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七 西涧吟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七 西涧吟

明代 陈镒

有客在涧西,掬泉弄秋月。委心任自然,稍稍忘蕴结。

空山更何有,白云静堪悦。时还掺孤琴,清音随意发。

却复念故庐,州城暮天阔。落叶飞不停,岁月去飘忽。

世道犹崎岖,归计那可决。浩歌一长叹,凉飙激疏樾。

诗人陈镒的古诗

题买从道枯木石图

明代 陈镒

寂历何年树,槎牙傍水村。霜风吹叶尽,秋色落云根。

和周山长别后见寄韵

明代 陈镒

穷居彼此共栖迟,薄宦无成与愿违。白发五年愁避乱,青灯一夕喜吠诗。

雨凉吠蛤喧人耳,风定流萤入客衣。别后相思心独苦,犹怀把酒夜深时。

乙酉二月十六日偕杨贯道谒张贞居外史留宿南山登善庵明旦以诗奉别

明代 陈镒

涧阿不到一年馀,此日重来访隐居。银烛照花明渌酒,石函封藓贮丹书。

雨添瀑水春池满,云起山窗晓室虚。自愧匆匆回俗驾,不堪松下别霞裾。

五月二十四日游平山庵客怀豁然用前韵呈周济川叶诚中

明代 陈镒

一庵潇洒何年构,半近青山半近原。群木丛中留古冢,小轩明处见孤村。

灶烧落叶茶烟湿,门掩苍云竹日昏。羡尔主宾无个事,晚凉堂上注芳尊。

题松阳项氏瑞芝诗卷

明代 陈镒

和气致祥瑞,在草惟灵芝。造化之所钟,人力讵可为。

松阳有隐者,结庐马湖湄。德润日已广,枯朽生神奇。

三秀同英华,五色耀陆离。眷兹生意深,见者但嗟咨。

惟昔商颜翁,采之以疗饥。宜尔孙与子,食德无休期。

松山翠绵邈,松水清逶迤。流芳暨千载,永言著声诗。

赠医人冯英伯

明代 陈镒

一别冯君今十载,重来犹带旧行囊。空窗灸艾消沈疾,新卷编蒲写秘方。

阅世已经三折臂,忧时还转九回肠。餋生道要如相授,分我刀圭换鬓霜。

题何子远典史诗卷

明代 陈镒

风尘十载共飘零,湖海空留漫浪名。君为奉亲辞薄宦,我因归计识勤耕。

天机衮衮青春去,世事纭纭白发生。好向溪头理渔艇,绿波烟雨结鸥盟。

道径东岩砦

明代 陈镒

荒村寂寞两三家,故垒东边石径斜。岩树不知人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次韵吴仲怀学录理发有感

明代 陈镒

君子遁林壑,德润日以滋。清晨启重门,理发延轻飔。

比栉去其垢,心惬乃自知。盈颠忽种种,睹兹却兴悲。

感怀寄吟咏,秀句何瑰奇。默伤时序迈,蹭蹬无所施。

风尘况扰扰,涉历世故危。虽云发早白,年实未及衰。

惟昔践场屋,曾折丹桂枝。功名姑少试,其志在远期。

而我苦节士,亦复怀明时。为子歌欲放,歌罢还自嗤。

游延庆寺

明代 陈镒

久厌城市喧,偶出览佳胜。迢迢转溪湾,翳翳入山径。

林深寒日薄,塔耸秋云净。翠光冷松杉,古韵度钟磬。

跻石遂幽讨,掬泉足清兴。忽闻禅老偈,颇发骚人咏。

尘空性自澄,妄去心始定。因悲射利徒,扰扰一何竞。

甘露寺废址

明代 陈镒

金碧楼台安在哉,空留铁塔镇崔嵬。慈云散尽无甘露,烈火烧残有欹灰。

巨镬欹斜堆败叶,断碑零落付苍苔。老僧飞锡知何处,落日长江潮自回。

次韵胡元帅题夘山

明代 陈镒

夘峰高耸碧孱颜,见素真人此炼丹。古井水寒通远海,紫坛云暖拥大山。

境超大地三千界,天近层楼十二阑。遥想瓣香朝谒处,青霞深护玉宸班。

重阳后二日遣闷

明代 陈镒

去年登高莲城北,今年复在松山阳。自嗟头发间白黑,忍见菊蕊含青黄。

世乱甲兵战未已,日报羽书驰更忙。苦无尊酒慰寂寞,东望家山愁思长。

夜泊桐江

明代 陈镒

柂牙伊轧涛惊枕,船腹凄凉月射窗。正是客愁无处着,数声寒雁起沧江。

次韵刘宗保秋怀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扰扰风尘满眼愁,乍寒天气怯深秋。齑盐况味聊堪守,竹帛功名不用求。

今日闻鸡无祖逖,当年梦蝶有庄周。自惭衰老将归隐,二顷还须为鹤谋。

次韵简周济川山长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白首频遭乱,其如造物何。纵鳞乘骇浪,病鹤托脩柯。

别友岁年久,怀人梦寐多。扁舟须过我,沽酒听渔歌。

和贾县尉秋日往山中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山色苍茫翠欲流,行经熟路忆曾游。西风鸟影寒塘晚,细雨蝉声碧树秋。

过眼年光如急电,伤怀世事等浮沤。知君为国勤劳苦,一寸丹心有百忧。

次韵毛彦明训导过访

明代 陈镒

山斋终日睡昏昏,有客相过夜向分。张烛共谈三载别,读书谩守半冷勤。

自怜冷味齑盐淡,不放冰肠曲蘖醺。明日沙头又分手,小舟撑破一溪云。

和周济翁写别韵

明代 陈镒

西风两鬓已苍然,万事无心只任天。细饮黄花新酒味,长吟绿竹旧诗篇。

登高未落龙山帽,尽兴先回剡曲船。后夜定知窗外月,照人凉冷不成眠。

夏日周子符过访用杜工部严公仲夏枉驾草堂诗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溪流曲曲路盘盘,远辱高人此驻鞍。别久忽惊诗骨瘦,饮多尚觉酒肠宽。

茅斋雨积晴犹润,竹径云深夏亦寒。坐对棋枰遗世虑,不妨相与尽清欢。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