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代朝宗弟和饯行二首 其一

代朝宗弟和饯行二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席门谁复顾寒儒,深愧频迂长者车。更为穆生时设醴,应怜冯子食久鱼。

诸生久被弦歌化,盛礼谁将简册书。从此邑人蒙劝奖,定知容驷有高闾。

诗人陈渊的古诗

处冲为栖神导气之术每晓起得意成诗前后四首次其韵 其一

宋代 陈渊

功名亦误人,自古谁能了。老大欲退藏,少壮知几少。

彤墀班已齐,宿鸟尚木杪。岂无山林心,路长天杳杳。

再和邓志宏二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先友遗书犹在耳,念之清泪如铅水。可怜万事已忘情,独尝托我芝兰子。

阿戎文采映前人,脱略不顾妻孥瞋。却能饮我瞑眩药,知我老大言尤真。

利欲昏人须猛绝,妙年母谓吾谋拙。古来解使玉如泥,剑铓除是锟铻铁。

处冲见和复次韵二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高谈无补自风波,毕竟平生意若何。万里误游梁苑囿,三年悔寄楚山河。

轩裳气味情终可,林壑风流兴已多。赖有故人真远器,会看鹏翼九天摩。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 其一

宋代 陈渊

声外闻和岂待言,棒头犹是老婆禅。如何更被文殊惑,却道维摩但默然。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 其二

宋代 陈渊

腊穷春到不须臾,霜下陈根岂用锄。若信彫荣如转毂,故应摇落有扶疏。

赠别杨至游三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和平简易是吾师,自有家风更问谁。不是妙年狂气歇,可能从我独无疑。

题仙霞岭上庵中

宋代 陈渊

妫之后,封于兹。出我车,济乎沂。龙得雨,燕始归。一投匕,遂拂衣。

忠州孙,见者思。发一笑,译其辞。

泊舟延平二绝 其二

宋代 陈渊

星河不动水东流,夜影摇空逼钓舟。梦破沧浪歌在耳,欲寻溪友向烟洲。

雪中入国门寄令德三首 其三

宋代 陈渊

谁能一饮□千钟,分付闲愁入酒中。共向重楼看晓景,一天飞絮舞春风。

三绝句寄几先 其三

宋代 陈渊

敌犯东南夜垒惊,却防西北有奇兵。将军坚卧鼻雷吼,七国峥嵘次第平。

送张巨山著作使闽分韵得我字

宋代 陈渊

道山仙者居,是中乃置我。白前英俊前,糠秕出扬簸。

同寮事阔略,未忍弃衰惰。日闻所不闻,更欲学其可。

张侯廊庙器,文字粲藻火。一班见馀论,已足践青琐。

欣然取使节,去我何其果。无乃万斛舟,未授济川柁。

相携湖上别,酒尽重城锁。分离情已重,去住计谁左。

从来洞庭野,乘雁不加夥。何日西江潮,送我东归舸。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六

宋代 陈渊

小舟适久雨,疏篷常自蔽。形留一席间,心与天地际。

逝者不可作,遗编等蝉蜕。一念无古今,千载若符契。

颜乐亭

宋代 陈渊

亭名颜乐枕高山,自有行藏远契颜。玉陛不求千载遇,荜门赢得一生闲。

箪瓢陋巷堪游衍,富贵浮云任往还。更续洛川求所学,会传馀论落人间。

季脩有诗求公晦颜公书元次山碑铭既而公晦和成使病者亦赋之

宋代 陈渊

英雄仙去形骸薧,空有遗铭卧荒草。谁将后事付平原,石刻长随天不老。

古来笔法多神逸,断碣尘埃谁复扫。顾无清议蔼人间,末技纵工何足道。

往年好古笔奇迹,百过曾看争坐稿。直词无复假军容,僣逆知公能辩早。

教儿祇欲传家法,挥金可笑欧阳媪。岂知名义重丘山,遗屦终令鲁人宝。

此碑文墨两奇伟,千载漫郎犹有考。当时谈笑傲豺狼,首领不求明哲保。

至今心画落银钩,逸若骅骝初脱皂。先生年来好收书,兼爱此翁忠有馀。

岂惟笔力求深造,定要声名不减渠。

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 其六

宋代 陈渊

投辖谁云有祖风,啜醨难与贵人同。竹林若许供鸡黍,助我醇醪幸少丰。

小诗七首寄养蒙兼呈景骏 其三

宋代 陈渊

它时樽酒对春风,夜雨霏霏抵晓钟。但说寻常往来地,岂知重到有丹枫。

眉溪与光祖共谈得四绝句 其二

宋代 陈渊

青山雨后足奇态,好鸟檐间无俗音。纵使曲生难会面,可无毛颖解传心。

铅山道中小休

宋代 陈渊

秋阳如猎火,四顾不可避。肩舆得微阴,休此仆夫瘁。

我生道途间,岁月七之四。山林固清远,及物乃初意。

黄云堆垄亩,早稻一尺穗。所欣居者乐,未敢叹劳勚。

诏书宽逋负,豪吏不少置。民穷戒勿扰,天下适无事。

过崇仁莫宿山寺书事

宋代 陈渊

驿路涂泥一尺深,竹舆高下历千岑。愁霖洗尽梅梢雪,把酒无人慰此心。

翁承事挽词五首 其五

宋代 陈渊

楼阁溪山两斗雄,中横千丈未雩龙。当时令尹儿啼处,依旧东流绕七峰。

陈渊

陈渊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25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