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寓漳南静众寺三月晦信步到庵亭旷望久之聊寄所感

寓漳南静众寺三月晦信步到庵亭旷望久之聊寄所感

宋代 陈渊

意行不知远,倚杖嚣尘外。南州风物繁,此地溪山会。

俯窥城市喧,蚁垤几成坏。只尔可忘情,未用旋吾旆。

诗人陈渊的古诗

庆邓德达得子

宋代 陈渊

海中仙果真难得,天上麒麟必异才。速客未为汤饼供,荐觞须俟鲤鱼来。

七夕闺意戏范济美三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衡阳新雁几时归,惆怅佳人万事非。蓬首西风还拜月,夜凉赢得露沾衣。

用中既和成以示山口唐蕴明蕴明亦和再用前韵呈二公

宋代 陈渊

高城缭绕环居门,草树蔽日鼪鼯奔。疏篁转影凉午枕,卧看鸟雀嬉晴暾。

清香一缕爇沉水,浓茗十分烹壑源。乘风欲效玉川子,蓬莱无路心难论。

虚堂愁坐漠无语,顷刻百虑空劳魂。缅怀皇祐贤御史,当日直气何轩轩。

臧孙强谏宜有后,奇士果见诸孙存。流传佳语忽到我,展卷疾读皆微言。

平生廖子口如铁,肯为此友西其辕。故应目击得深省,千载无愧孔与温。

更将馀力事酬唱,巧注未以黄金昏。古来求友贵胜己,二子年德皆吾尊。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 其四

宋代 陈渊

未暇南山访隐居,祇应无处不逢渠。凭君一省从前梦,莫叹离群岁又除。

次韵酬邓天启

宋代 陈渊

少年翰墨场,自姹穿杨箭。谁论第一功,不数曹参战。

圣门窥管豹,一斑时许见。弃捐忧患中,更欲资陶鍊。

两邓富文采,端可同席砚。投璧或未知,贾石谁敢衒。

小栟诗益奇,出语人所羡。过门遗新篇,无乃思与狷。

我怀古作者,临文频抚卷。孰能扫千人,期君当八面。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六

宋代 陈渊

龟山涉世若虚舟,触处忘怀得自由。道大不容长役役,心闲无事只休休。

题绿波亭

宋代 陈渊

南浦江波绿,阳关柳色青。夕阳千古恨,分付短长亭。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雾压山城石径遥,笋舆乘月度溪桥。已投柳舍人方起,却访鳣堂市未嚣。

用令德韵题严陵祠

宋代 陈渊

价微良易酬,器博无近用。骐骥非良乐,万里谁能控。

萧王汉中兴,四海倚为重。谁为渊驱鱼,一呼百万众。

妙算环无端,奇功射必中。忘机谅未能,岂数汉阴瓮。

谁人钩尚直,倦作仪韶凤。应无万牛力,负此丘山栋。

羊裘又独往,苦语馀嘲弄。至今卖菜言,空记当时梦。

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 其四

宋代 陈渊

少年凭恃气方强,肤理微邪未觉伤。迨得病深无治法,始知先甲是农黄。

端友和临要阁诗再次韵五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茅斋西望水边楼,亦复开轩对奕秋。欲效子猷偏种竹,竹前那得一溪流。

寄曹载德谏议二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不将尘土叹徒劳,白首驱驰任所遭。鸾凤尚能安枳棘,鸴鸠何敢厌蓬蒿。

论材竞欲推囊颖,备物何由数涧毛。末路固穷真自许,未应延颈试鸣号。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 其三

宋代 陈渊

窗前松竹翠连山,窗下弦歌昼掩关。雪里忍看梅欲吐,烟中遥认鸟知还。

闻公晦叔往廉州以诗送之

宋代 陈渊

宗之潇洒玉为颜,叔夜粗疏万事宽。天与海边尝瘴疠,意令他日惯艰难。

功名自古谁能必,忠孝于今众所观。志士杀身当不顾,小人怀土但求安。

奉酬杨达甫见赠

宋代 陈渊

春风不世情,暖入闲门草。君诗其似之,披拂逮枯槁。

平生金石友,岁晚迹如扫。一见杨夫子,胸腹便倾倒。

间关六年别,一字寄不早。忽蒙锦绣赠,光彩照龙藻。

嗟我独何人,揖我谓我好。无乃嗜好偏,收拾到羊枣。

从来诗人穷,君亦行此道。我欲从君游,山林不知老。

怀邓南夫

宋代 陈渊

丈室经年疏玉麈,数行何日寄银钩。只应立我轩前柳,满眼飞绵绿正稠。

和人独酌二绝 其二

宋代 陈渊

休论身外千端事,且醉花前一榻风。举盏但能邀皓月,隔篱何必唤邻翁。

令德送余都门外眷眷惜别余恨不款作诗寄之

宋代 陈渊

行人不忍别,遇酒辄醉倒。仆夫怪何迟,谬应行亦好。

怜君如弟兄,每见开怀抱。天涯重分携,祖席都门道。

城头倾落日,酒尽迹还扫。留连意虽勤,晤语终草草。

君如汗血驹,千里未脱皂。我若随波鱼,圉圉依寒藻。

去住各有谋,聚散初不保。惟馀一寸心,耿耿迟君老。

小诗七首寄养蒙兼呈景骏 其三

宋代 陈渊

它时樽酒对春风,夜雨霏霏抵晓钟。但说寻常往来地,岂知重到有丹枫。

奉和司录道中二首 其二 偶成

宋代 陈渊

云路横翔计似疏,二原清赏更谁如。池塘草满供诗梦,烟雨春来入画图。

落莫早知贫是病,参池今悟直为迂。傍人大笑公焉取,为说忘机或类吾。

陈渊

陈渊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25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