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吹箫

吹箫

明代 陈子升

玉琴浑碎尽,閒把洞箫吹。紫凤吟乾竹,清商绕白髭。

行过吴市日,赋动汉宫时。总是洪钧气,声声讵自知。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同旷圆大师庞若云诸子游家牧止深村别业

明代 陈子升

深村好林沼,况乃属深春。最是闭门者,偏宜摇艇频。

花繁初露子,竹密竟遮人。觅得青莲种,从来不染尘。

赋得鸣琴赠张公亮明府

明代 陈子升

朗朗琴张子,鸣琴揭岭间。南徐下流水,北固旧高山。

听讼依桐响,怀仙与鹤閒。惟怜一绿绮,掩抑独无颜。

三子赠答诗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我昔游五岳,登高仰寰宇。附孔上泰山,攀葛吟梁甫。

封禅七十二,其事在太古。继此徒荒唐,秦皇与汉武。

绵邈予有怀,飞龙居九五。黋炳以辉煌,圣作而物睹。

一人响圜方,百辟分茅土。子其从我游,高名录天府。

佛日东游答欧奏孚陈皖公

明代 陈子升

西方传佛日,东去访仙山。五十未闻道,江湖稀闭关。

苍烟奔急翼,霁景媚衰颜。君问逢迎意,方将乞大还。

以诗代书呈诸公

明代 陈子升

我生澹荡本无忧,生产萧然无所求。楚楚摊书独南阮,栖栖环辙或东丘。

床无阿堵何劳撤,路有明珠怯暗投。同异仅存黄马论,纵横敝尽黑貂裘。

几回变态翻云鸟,只自忘机对海鸥。岂知世事争排击,水静偏逢乱石激。

当年倾意尽江河,谁是衔恩见涓滴。一饭今惟感漂母,百金可怪谋洴澼。

蟊贼伤苗越陌阡,射工伺影含砂砾。莫是豪强归阘茸,奈何贫贱招仇敌。

士龙父祖人所知,司马文章空尔为。意气必须天下士,风波翻自里中儿。

愿同知己谈深浅,不厌旁人说盛衰。傥逢晏子鞭堪执,欲绣平原难买丝。

休言伏枥年将暮,剪拂长鸣是此时。

过朱未央

明代 陈子升

风流当日事,矍铄老翁心。薄俗不相厚,古欢遑问今。

垂帘障野马,出郭听春禽。始信朱公叔,门稀鹤盖阴。

自感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莫臂饥鹰莫钓鳌,泰山遮莫等鸿毛。日光肯照冯生铗,霜色先凋范叔袍。

迥出楼台何岁月,相依篱落此蓬蒿。因风漫谢芦中父,海岛俄奔白马涛。

寄赠泰和萧子

明代 陈子升

名家最是萧居士,往往名山衲子称。压卷爱摹螭钮玺,包经多剪鹄文绫。

千奴收橘供徭役,五老登峰作近朋。世好不曾逢道貌,自来文体识庐陵。

赠李调甫程乡

明代 陈子升

花满移新县,源高发远流。风开山起伏,泉濯土刚柔。

境内驯胎鹤,庭前过目来。招来近者悦,出仕学而优。

练武兵抟兕,斑文杖祝鸠。岁寒重相结,一掖点狐裘。

感遇十八首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箪食奔窭人,金珠竞王公。膻蚁还相慕,小大胡雌失。

窃钩干国禁,三晋为周容。得失如循环,君看塞上翁。

方悟老氏贵,栖心在虚冲。

江涨雨甚浩然兴叹

明代 陈子升

白马涛方怒,苍梧云正流。临渊叹今雨,向若况先秋。

独閟江上阁,谁归天际舟。若为藏羽翼,深树拂鸣鸠。

同梁颙若归西山草堂留题二首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通津深入小桥斜,城里青山即到家。善读父书藏旧草,閒携儿戏玩晴花。

水松雨后全生韵,石壁亭西不厌遮。仲叔自知无累邑,劳君樽酒对桑麻。

感秋四十首 其七

明代 陈子升

平生矫俗虑,不乐闻徵输。负郭田方弃,未能归旧庐。

中林行命酒,欹案坐观书。仰止桐江客,垂纶不羡鱼。

感秋四十首 其十

明代 陈子升

彩凤舞炎方,朝阳更夕阳。苍梧不可宿,韶石但相望。

本与麟龙并,如何羽翼伤。长歌洁心志,芝草秀斋房。

柳波曲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

试撷

明代 陈子升

试撷花房露尽垂,心星相照夜何其。戏鱼大抵因莲叶,嬲燕从来是柳枝。

赵后凝妆招赤凤,陆郎分橐促斑骓。安知为雨为云意,十二巫山不可移。

逢邓子敬讯郭天门先生家居有寄

明代 陈子升

中丞归老处,一片洞庭秋。客至鄱湖上,湖光远近浮。

天风吹鹤氅,海国忆龙舟。若有离骚作,知子赋远游。

寄慧公上人用前寄在犙禅师韵

明代 陈子升

袈裟西出雪峰寒,舍卫曾分一钵餐。白马经惟童寿译,黄梅心自祖师安。

春江欲引回肠去,浊世宜将慧眼看。居士辩才今善病,君来酬对未应难。

题中洲水楼

明代 陈子升

高楼矗矗起方塘,跨作飞桥宛转长。虽有荆州楼可赋,秦川元是仲宣乡。

感秋四十首 其十六

明代 陈子升

袁宏运租去,甘与众佣群。日为千仓积,非因五谷分。

舟中看皓月,身外比浮云。偶尔成高咏,偏教谢尚闻。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