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壮
至质别人英,精矿属神铸。受物面清流,居地□□誉。
谁知参密危,自欲引身遽。数旬及终天,颓□□孺慕。
城月歇邻春,台风障残团。为咽白云词,□□桄榔树。
闺词四十首 微步 其五
緰袜罗滕子细裁,金铃不响莤裙开。微尘只向波心觅,枉费陈王八斗才。
闺词四十首 集古美人 其二十三
女流才调称相如,彤管丹铅日不疏。自是闺中无逸史,惠班徒读汉庭书。
亭上 其一
沙草连飞太白云,南征遥度水犀军。閒中一散机心事,留客楸枰过夜分。
欧阳伯曦参军
僧院昔陪游,留都悄相见。金尽随官牒,祸憯人诗以。
每读生还篇,思扬义仆传。肯以屈江轻,而易嵇琴曼。
天边贯索沈,峡里冯夷宴。
与客泛舟浮邱 其三
江中千百舫,我辈选双舲。缁艳从分载,鸥凫又隔汀。
浮家终有策,吊古恐无灵。不道虚长日,烟林火数星。
双塔
神岛丹邱若个边,西山云日净诸天。双藤仆仆巾车引,笑杀长安双塔悬。
为冯青方铭杖
七尺之筇,五尺之童。何以御之,老子犹龙。
宝月台
李白居南国,青山换九华。联诗在高壁,放酌出清涯。
相对烟峦古,相悬江汉斜。盈盈有台月,长载洞中霞。
咏白莲十首 其二
不愁浓腻占恩波,虢国夫人马上蛾。无端太液池边水,惹得閒情解语多。
咏白莲十首 其七
朱阑翠箔渺前身,梨影梅魂认未真。凉雨过时香亦洗,孤清难买水仙邻。
送黎君选同龙友北上 其二
二豪酒德并堪论,花月春江笑问津。共醉万重山色里,不知谁是客中身。
邀庄景说候船撰酌东皋同作
背郭新畴一径偏,数声黄鸟绿阴穿。不嫌初服牵宫锦,共操南音入野弦。
菡萏月明山雨后,琅玕风细烛花前。欲知鸡黍田家约,即是星槎海上仙。
赐环纪恩 其二
豢养君恩涕泪馀,中兴犹复问樵渔。天怜部党俱弛禁,人喜名家渐拜除。
咨访辄当裴垍识,疏慵无籍子公书。而今一忆元都树,未信刘郎恨不如。
舟溯胥江闻何太史迟予峡山 其一
禺君非不好,短棹信迟迟。一报佳人待,如闻灵管吹。
参差诸翠合,轻驶并云移。莫以此时兴,方子远道思。
庄景说奉使靖江瑚邸往来五羊见访赋此赠别 其二
物色青门自一丘,齐名不敢望龙头。金装本异陆郎节,绣被还同瑚子舟。
日出珊瑚轮海市,风薰翡翠点江楼。山灵作意邀清盼,黄绢新词愧莫酬。
直讲纪咏 其十
书签举袖若为宽,时值天颜一笑看。对案氲氤香百和,殿棂不觉绪风寒。
赐环纪恩 其一
万里天南拜诏频,丁年袍笏又从新。栖迟厚禄曾非据,诖误微名蚤见伸。
有父固应闻讽议,无才终不老閒身。庭旋车马休嫌隘,自是先朝草莽臣。
浔阳曲
扬州大艑截珂峨,窗屋连簿上水歌。为人只道招夫婿,心比长江九派多。
送龚培赤随谢简之越游
鱼鸟情亲自竹林,江湖不负远游心。军中阮瑀多优渥,门下袁郎独赏音。
藿食定知弹铗易,布裘端及授衣深。分明一棹剡溪曲,画里名山尽意寻。
闺词四十首 澹妆 其一
堕马新妆碧玉簪,秾华未便称幽襟。寻常梳掠无人见,独自盈盈出镜心。
陈子壮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287篇诗文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 其八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四
张二无督学数造敝庐余方屏迹虚其盛意赋诗谢之
亭上 其二
隆德
答欧子建
张孟奇挟诸郎就试五羊有卜居之兴
晨起见逢永题壁而去追和一首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 其五
诃林新辟禅社吴用潜玺卿十虚上人继至
访何相君遥望榄山有作
直讲纪咏 其十二
庄景说奉使靖江王邸往来五羊见访赋此赠别 其一
藕泉 其二
闺词四十首 围棋 其三十二
晨坐斋中和张曲江先生韵
送孙青宕归宁波 其一
崇祯元年元日立春歌 其一
别意 其二
与客泛舟浮邱 其四
叠前韵为公逊拨闷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一
经慧山游眺
若上人新辟禅讲偕黎黄传诸君往观酌智上人方丈
对菊绝句 其八
竹枝词 其三
夏日曾元鲁方伯邀同修若二上人黄弈客阁集
三水候陆观察座师
和黄士明少宰四首 其一 咏尘
咏白莲十首 其一
咏白莲十首 其九
直讲纪咏 其十一
庆翁寿图赞
莫元慎司理
雨中柬黄子
智海入罗浮送以四偈 其三
舟中赠郑太史
送刘瞻甫州守左补江西幕
玉虚宫
送顺虎家兄宰贵县步李太白中都明府韵
立春日赠张玉笥邑侯
闺词四十首 藏钩 其二十
送吴玺卿兼寄何宫谕 其二
对菊绝句 其三
文止弟出市买磬诗以雅之 其一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七
部中杂咏十二首 其五 鹤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 其六
悠悠曲 其二
文止弟出市买磬诗以雅之 其二
为陈廉茹太史兄弟奉寿尊甫涧云先生
生日偈答石佣子
郑太史既游罗浮访我月泉精舍入小嫏嬛同赋
宿青口驿楼
沈丰城母六帙其侄来粤索诗
与木之围棋嘉可诵弇州和长庆诗仆亦和此二章 其一
寿姚永言给谏封公孝廉
曾谦父以且园诗见投次韵赠之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