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岭上

岭上

明代 陈子壮

朱明不尽曲江头,生长能为柞棫谋。谂是越裳梯贡路,至今一线頫神州。

诗人陈子壮的古诗

亭上 其二

明代 陈子壮

不使钱刀计亦胜,床头无恙玉壶冰。近添饲鹤三升粟,更供慈元一盏灯。

祈雨行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卉腓穗愞蒙荒陌,斥卤膏场尽龟坼。农家停耜日如年,郁轸隆蒸犹弗释。

二仪旷废失春和,非时硉兀火旻多。难鞭螮暕胜氛祲,错教荟蔚作滂沱。

盍将此意呼阊阖,璧牲虚荐竟如何。三城夜夜辉星月,南巷舞雩北里歌。

吹笙伐鼓枌榆侧,可怜士女转婆娑。

竹枝词 其三

明代 陈子壮

片片蜻蜓尔但嬉,踰田跨野拣新枝。蜻蜓未解将身化,撼树西风忆尔时。

为张邑侯赠公题册 其三

明代 陈子壮

达人为可继,志不在田庐。屯洛无争汲,陈留有借车。

诗书为政在,乡里买邻居。畏垒皆尸祝,今看结驷闾。

春日同张孟奇太守王幼度明府连集东皋

明代 陈子壮

江上行吟名已埋,花时别墅景差佳。追趋五马双凫会,教放三春两日怀。

鱼为亲人添水槛,鹤能报客扫山斋。丁丁又听樵声晚,留醉知君心赏谐。

闺词四十首 藏钩 其二十

明代 陈子壮

并列芙蓉金井头,蒙茏月下笑藏钩。侬家不识生离事,赢得披拳中一筹。

庆翁寿图赞

明代 陈子壮

曾到函关作吏来,史君原是谪仙才。鲈鱼蚤矣辞荣禄,玄豹悠然起寿杯。

松菊几悬晴日艳,芝兰偏对好风开。只今紫气横天末,知是关前命驾回。

闺词四十首 打鸳鸯 其十三

明代 陈子壮

鸳鸯绣罢出池边,三十六双明睡莲。莲子试将随意掷,一双惊起不成眠。

潜山道中遇雨

明代 陈子壮

半天鸣籁四畴摇,一望翻澜众渴消。道上逢人堪假盖,水边何事竹悬瓢。

农家翠竹编初就,佛国青山步不遥。借问行行车马客,依稀还叱旧溪桥。

禺阳杂诗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福庭幽不测,树杪露香台。缆阻天为劈,江冲景屡回。

龙岩新雨涨,鸟道乱云堆。扫石将魂冷,惊涛溅面来。

寿姚永言给谏封公孝廉

明代 陈子壮

被服精华亦隐居,侧身淮海信忘鱼。阳春索咏梅花句,灯火閒抄贝叶书。

闻有白鸠随刻杖,可容驷马及安车。十年自厌孙宏策,并属青蒲视草馀。

咏白莲十首 其四

明代 陈子壮

水月灵因一样光,暴心还愿待秋阳。那知皓皓江潭畔,十丈红尘染客裳。

祈雨部宿呈李金峨大宗伯林鹤胎左宗伯

明代 陈子壮

自传春仲亲耕籍,天下三农望帝家。星鸟踰时催布谷,铜人刻日候文华。

研池汲井私占策,书案盛香吏报衙。丰泽若随皇念注,难将涓滴压尘沙。

邀庄景说候船撰酌东皋同作

明代 陈子壮

背郭新畴一径偏,数声黄鸟绿阴穿。不嫌初服牵宫锦,共操南音入野弦。

菡萏月明山雨后,琅玕风细烛花前。欲知鸡黍田家约,即是星槎海上仙。

家圃与诸客竟日夜剧游伯促咸在赋二十二韵

明代 陈子壮

青山谁独往,白日竟无哗。谁有高人迹,来寻处士家。

襟怀都贮月,骨相本餐霞。松下幽盟在,林中逸兴赊。

观鱼新水上,策杖小桥斜。棋局临风置,书床就竹遮。

侵阶半马舄,点户碎桐葩。欲种三眠柳,才分五色瓜。

灌园吾自拙,挥麈客偏嘉。庾杲能供韭,樵青解试茶。

飞觞流石齿,改席近檐牙。单袷□初怯,层台瞩转遐。

萤窗犹伏蠹,影树忽惊鸦。春迫连宵暗,星辉此夜华。

朋簪盍不偶,酒德颂还加。得句同书叶,工诗愧浣花。

社莲心并照,池草梦谁誇。孤赏琴三叠,奇情赋八叉。

调调疑答籁,阁阁任吹蛙。贪弄金鹅蕊,从嘶臼鼻齁。

无人行阛阓,随意步壸阇。重约明朝过,催晨鼓易挝。

智上人黎君选陶摇光欧嘉可载酒索书分赋得萍字

明代 陈子壮

高僧处士宜相访,文雅淹留载酒亭。濡头著墨惟倚醉,青眼看君难独醒。

自喜客添尊满满,不愁月薄烟冥冥。竹溪逸友足吾志,池上风多任打萍。

闺词四十首 戏蝶 其十九

明代 陈子壮

蝴蝶飞飞处处同,漫劳消息过墙东。轻衣薄粉拈来碎,花气薰人恐梦中。

莫元慎司理

明代 陈子壮

公孙科晚暮,连州绍伯仲。白意支烦郡,贞栖消薄俸。

方委折腰劳,随牵出肠梦。诗音流馀匠,碑版惭新砻。

闻人遮须逃,知怪阎浮恸。

留春词 其六

明代 陈子壮

游冶儿郎亦太颠,骑马看花已十年。北客昨来还借问,皇州春色尚依然。

闺词四十首 佩兰 其三十七

明代 陈子壮

采采游春意自殊,芳风长日袭流苏。最怜楚泽多香草,婵媛犹堪作女媭。

陈子壮

陈子壮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28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