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冯桢卿给谏为尊人青方新开园亭邀同卢本潜都谏过酌 其一

冯桢卿给谏为尊人青方新开园亭邀同卢本潜都谏过酌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名园不羡辟疆同,青琐郎扶白发翁。盘上生蒲皆九节,花边调鹤似双童。

干霄惯洒湖州墨,卜夜还谈碣石风。旧客肯教狂阮籍,独持清赏就王戎。

诗人陈子壮的古诗

禺阳杂诗 其三

明代 陈子壮

逢僧时歇坐,听鸟复閒行。林变阴阳道,泉移远近声。

洞崖苍鼠窜,栈阁翠翘明。何日经游迹,漫劳刻姓名。

灯夕赴洪紫云郡守园亭之招

明代 陈子壮

三城已奏三春乐,五夜还追五马欢。徐榻久悬高谊在,习池真许醉游看。

林间燕雀千声入,灯下鱼龙万舞攒。公暇更多求瘼意,野谈容易使君欢。

崇祯元年元日立春歌 其二

明代 陈子壮

拜舞今朝乐有馀,农耕堪试卜牛初。君王已自除珰虎,不比徒闻宽大书。

近京

明代 陈子壮

泥雨浃旬馀,晨光发玉除。两行瀛海树,一饭鄚州鱼。

漫刺烦相向,乔柯想旧居。识途高马齿,努力尚盐车。

菩提坛纳凉

明代 陈子壮

百年偕净侣,三伏辟红尘。即此袈裟地,谁为褦襶人。

有声都作雨,无日不留春。随意幡风动,端宜扫石论。

秋夜即事戏赠何龙友

明代 陈子壮

天上秋临玉镜台,小星三五映前台。明珠自古真无价,乌鹊今宵中有媒。

锦瑟弦中呈雅调,流黄机上试新裁。阮郎既识仙源路,桃叶桃根信往来。

直讲纪咏 其五

明代 陈子壮

侵朝传奉出交华,劳念微臣体数加。己午从容需讲次,直房消渴一杯茶。

宝月台

明代 陈子壮

李白居南国,青山换九华。联诗在高壁,放酌出清涯。

相对烟峦古,相悬江汉斜。盈盈有台月,长载洞中霞。

直讲纪咏 其九

明代 陈子壮

睿算云西寇退馀,进臣连下几签书。豳风亭上思清燕,不愿功劳汗马如。

送黎君选同龙友北上 其二

明代 陈子壮

二豪酒德并堪论,花月春江笑问津。共醉万重山色里,不知谁是客中身。

四骏歌

明代 陈子壮

上阶煌煌耀寰宇,中有星精为造父。遥从传舍坠天閒,化作飞龙翼神武。

同寺孳生多逸群,名藩进献烂如云。公徒无事閒游猎,长成赤汗兼兰筋。

官家酷爱止四匹,太平之騟夐第一。紫花点点缀乘黄,御仗光辉绚朝日。

青丝络脑金盘陀,追风蹑景何啻过。尚方豢养真无并,吉云之草玉山禾。

次有玉龙媒沃若,银鬃雪尾称维骆。琼岛春云任蹑翻,太液晴波惯超跃。

吉良之乘驯且良,唐家六厩避雁行。朝而刷燕夕秣越,不与凡马争腾骧。

最后一匹璇台骏,三花飞凤文成印。曾听西母白云谣,九色斑麟倍轻迅。

方知俶傥更权奇,我皇致此服九彝。圜丘方泽间一驭,金舆玉辇相委蛇。

燕昭筑台高突兀,剧辛邹衍徒骏骨。不惜淋漓锦障泥,为君立扫长城窟。

偏当艰险见豪雄,矫首天衢如踏空。谁能趣步诡遇子,依依栈枥论馀功。

闺词四十首 临帖 其二十五

明代 陈子壮

匀墨圆毫扫素时,翩翩如鸟踏花枝。阿谁妙楷参钟索,李卫夫人字茂漪。

碧玉洞

明代 陈子壮

一踏双高气即苏,风雷谁与擘真图。讵论竹箭三门驶,尽遣螭龙绝壑徂。

石窦秋深喧草木,海潮天落应虚无。题崖不记飞仙事,薄采空怜九节蒲。

庄景说奉使靖江王邸往来五羊见访赋此赠别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禁苑春光渺后尘,采风何地不咨询。千年铜柱开藩邸,一日金銮捧命臣。

赋比淮南山八桂,占当星汉月重轮。飞旌五两频来往,父老相望越水滨。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五

明代 陈子壮

嘒嘒新蝉至令迟,攀他荔子最高枝。舣舟斜日丝能繫,又趁堤头踏草嬉。

文止弟出市买磬诗以雅之 其二

明代 陈子壮

弟也习音乐,一室自鸣球。五月候夷则,黄钟律应不。

移竹 其二

明代 陈子壮

高节寻常手自分,平安何日袅秋云。风流最是山王别,几个林中伴此君。

祈雨斋居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大官方灭膳,私第且停杯。步宿如家食,朝云向晚开。

蚁游枯树侧,鹊噪嫩林隈。无数烦忧积,中宵绕象台。

耕籍礼成恭祀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天子亲行亩,微臣相秩宗。清尘传跸静,瑞霭出郊浓。

高柳喧灵鹊,华芝结衮龙。普天应有兆,九谷在三农。

部中杂咏十二首 其四 燕

明代 陈子壮

主人看物候,往往寸心消。海燕将春色,年年一度遥。

穿花时自喜,带雨即同飘。为忆张文献,吟诗鹰隼调。

陈子壮

陈子壮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28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