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程通
驽骀焉敢趁骅骝,深愧相从逐去舟。藩辅树勋谁第一,殿廷射策尔为头。
风涛何事羁行色,景物从教动客愁。今日浪平川若练,片帆摇曳过邳州。
和曹先生体民韵 其一
邂逅忽相遇,从容不忍离。剧谈当日事,还动故乡思。
江左卜邻近,辽西识面迟。从今永为好,如发复如丝。
送唐孟实还绩溪
冰霜严冬月在丑,客邸萧条独株守。掩卷暂向桥门行,忽然遇我平生友。
掀髯一笑临风前,殷勤询问同携手。举杯聊慰别来思,夜雨西窗频话旧。
况复遗我蒙山茶,亦欲报之乏琼玖。明朝送别龙江头,一首新诗一卮酒。
来时密雪绽红梅,归路东风舞官柳。到家如见交游者,道我问讯今安否。
和钟纪善韵
十日春来十日晴,正宜扈驾历边城。松篁不逐春风媚,花萼相辉昼日明。
双凤齐飞云锦丽,六鳌不动海波澄。回朝正笏详敷奏,天下如今已太平。
寄黄侍御克敬谪归
一封直上谪荥阳,三径归来菊未荒。白发喜沾新雨露,乌纱犹带旧风霜。
梅梢初月供诗卷,溪上閒云伴钓航。莫谓山林真可乐,徵书还恐下岩廊。
寄汪育德斋 其五
公馀閒步楚江滨,何日归舟为问津。千里有怀嗟远道,一官无补赖同寅。
岭云关树频年别,岸草汀花几度春。料得故园桃共李,几枝烟雨映城闉。
和朱训导韵
江梅消息兆先天,便觉阳和布海边。世上有生皆德泽,辽东无处不桑田。
蓬莱仙阙三山晓,杨柳人家万井烟。真是太平新景象,愿将史笔纪尧年。
送夏佥宪
昔别在京国,今逢汉水湄。十年又相见,倏忽又别离。
河山淑气转,桃李春风吹。抚景岂不乐,而与故交违。
驱车向何许,还望东南驰。留君不可住,送君一凄其。
寂寞羁旅中,殷勤劝一卮。分手无以赠,聊此凉薄辞。
和同官韵
底事年年应候来,乾坤荡扫净氛埃。挽回一气非无力,发育群生讵有胎。
弱柳窥春开翠眼,落花飞雪点瑶台。几翻掠海冲归雁,阵阵纵横字字杯。
敬和留别诗韵 其三
祖道宏开毡帐高,当筵举盏醉葡萄。日辉棣萼霞舒锦,风捲杨花雪点袍。
分手河梁犹驻马,驰心关树剧悬旄。闾山徐水无多远,来往宁辞从者劳。
敬和元日韵
鸿胪当殿赞朝仪,百辟衣冠拜玉墀。天地三阳开泰日,华夷一统大明时。
皇皇圣主恩涵育,穆穆贤王敬缉熙。何幸小臣逢盛事,承筐玉帛骏奔驰。
和曹先生韵
不见先生重有怀,相逢一笑旅颜开。也曾并辔春游去,更复连床夜话来。
海上交情谁第一,江西诗派尔为魁。从今愿托金兰契,勿谓高明弃谫才。
题黄克文先生竹溪图
秀色娟娟翡翠滋,溪边新长拂云枝。明年一日春雷动,正是飞腾变化时。
题孙允刚饮水轩
智者惟乐水,乐之斯饮之。清贫自足乐,真味谁能知。
江海归吾量,膏粱匪我思。孔颜今不作,千载竟何师。
梦萱吟
朝望天南云,暮思北堂老。展转不得寐,恻然伤怀抱。
有梦到门闾,宛然见萱草。秋风忽披拂,颜色宁复好。
觉来坐蓬窗,忧心有如捣。泪坠沾衣裳,天空月正皎。
送王大参
柳色绿堪把,桃华红未齐。君归江南去,芳草正萋萋。
北地尘
平沙万顷浩无垠,一阵风来总是尘。初讶瘴烟昏白昼,又疑宿雾翳青旻。
风前欲语难开口,马上相逢不见人。何日乞归优诏许,清泉白石与为邻。
送童正蒙归泾川省亲
携手话新别,殷勤酒一觥。云横亲舍远,风送客帆轻。
锦轴题诗富,斑衣照眼明。升堂拜家庆,应足慰深情。
勤学
高斋尽日不吾扃,勤学存心在六经。黄卷千篇深属意,青灯一点漫劳形。
何须苦映孙康雪,更忆曾囊车子萤。窗下十年坚笃志,会须奏对立王庭。
送詹观归省 其三
岁聿云暮,雨雪其雱,君辞璧水归故乡。片帆缥缈谷溪傍,溪傍冻不流,行人此停舟。
次项公见示雪中诗韵 其三
大凌河上喜初逢,洪武壬申十月冬。下榻有时曾共卧,行轩无处不相从。
颠狂忍看风前絮,贞固深嘉雪后松。不但论交成白首,还期匡国尽丹衷。
程通
(1364—1403)明徽州府绩溪人,字彦亨。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进左长史。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旋上封事被发,下狱死。► 151篇诗文
和翁纪善韵
挽章生文喜
兰亭怀古
春日即景
敬和桃花马图
送赵子艺疏侍
和曹先生春游韵
和于博文韵
为萧尹题墨梅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二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五
舟中阻风
送项公回浙江祭祖 其二
寄方希古
奉使途中
庆太守门人韩渊侍亲其兄从戍故弟得以归养
舟次潇湘
荆州登楼 其一
送詹观归省 其二
次项公韵
题方宗义先生石友轩
送舒侍御
题练溪閒居卷
次项公送别韵就别陈奉祠诸公
二月七日舟过桃源先是连日风浪至日恬静因而有作
为葛士延题竹 其三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八
寄汪育德斋 其二
敬和春雪诗韵
随驾幸教场
敬赋双头莲房
和十六府徐纪善韵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一
题白云丹室
寄汪育德斋 其四
别方希古
和曹先生体民韵 其二
赠黄太守 其二
和王典簿韵
和项公立秋韵
送项公回浙江祭祖 其一
和胡公韵 其一
送陈君还池州省亲
梦还家
雪狮
为葛士延题竹 其二
和胡公韵 其二
次诸公见赠诗韵 其一
敬和双头莲房
元宵 其一
较猎
寄汪育德斋 其三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三
题存心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