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有韩愈这样一个朋友,会怎样?

有韩愈这样一个朋友,会怎样?

  

  韩愈在宜春,守袁九月,政声鹊起。虽为文宗,实是名宦。千年以往,宜春民间韩愈故事脍炙人口,代代相传。宜春市政府网为宣扬韩愈为官从政风骨、挖掘研究韩愈文化,现登载新编故事系列,以飨读者。

  研究韩愈,从故事做起!

  


  


  诗 劝 王 涯

  公元808年的秋天,在唐东都洛阳,寒冷的秋意似乎比往年来得早,街道两旁的槐树叶在在萧瑟的秋风中纷纷坠落,和那飘浮的尘土搅成一团,借着风势,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地旋转横行,把一个秋天渲染得十分悲凉。

  这天午后,国子博士韩愈正在寓所书房推敲一首新诗,猛听得大门“砰”地被推开,一行急促而零乱的脚步穿过庭院,直朝书房而来。

  “先生……先生……”正诧异间,学生皇甫湜慌慌张张地站在面前,急得一时语塞。

  韩愈心中不快,蹙起眉头说:“你总是改不了这急躁偏激的毛病。”

  


  


  “先生,我舅舅在家喝醉了酒,一边骂,一边追着要打我,你去劝劝他吧。”

  韩愈板起面孔,不怒自威地说:“都是你惹的祸,逞一时之快,口无遮拦,要到什么时候才不让人操心!”

  皇甫湜的舅舅是王涯,与韩愈为同年进士,私交甚好,时为翰林学士。这年古历三月,皇甫湜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试,他的策文与牛僧孺、李宗闵的策文被列为上等。他直言谠论,气盛言厉,针砭时弊,毫不留情,因此得罪了当朝宰相,甚至招来了龙颜大怒。皇甫湜被逐出翰林院,外放为陆浑县尉,其舅王涯作为复审官,“坐不避嫌”,事先没有报告,更没有遵守回避规定,与其他考官、复审官一起被贬,初贬虢州司马,后改谪袁州刺史。

  俩人匆忙赶到王涯府邸,只见王涯披头散发,衣服零乱,两颊酡红,两眼充血,手捉酒杯,一副潦倒悲痛的模样。一看见皇甫湜,便双目怒瞪:“你又来干什么?滚出去!”吓得皇甫湜连连后退。

  韩愈急忙撑住王涯摇摇欲倒的身体,扶他到太师椅上坐着,随手帮他抻着零乱的衣服,关心地说:“广津兄,你喝醉了。”

  


  “我没醉……”王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拖过一个碗,抓起酒罐,就要给韩愈倒酒,“退之,陪兄喝几杯……”

  “不要再喝了。”韩愈按住王涯拿酒罐的手,顺便也把王涯的酒杯夺下来,“广津兄,恕弟直言,你明知有回避规定,却不向宰相报告说明,存有私心哦,怨不得别人。”

  王涯无言以应。少顷,充满绝望地说:“退之,袁州地薄人稀,偏僻遥远,民风野蛮,我这一辈子怕是完了。”

  “兄言差矣!”韩愈正色道:“太史公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古今欲成大事者,谁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呢?你这点小挫折,与先贤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韩愈显然有些激动,表面上是劝慰王涯,言外似有自况自励之意。

  


  韩愈比王涯小四岁,年龄相当,又是同科进士,志趣相投,后来,王涯的外甥皇甫湜又拜韩愈为师,两人的关系又进了一步,他们常在一起饮酒高论,吟诗作文。韩愈喜欢钓鱼,公休之余,闲暇之日,王涯、皇甫湜虽然钓技不高,但也爱与韩愈同往,其乐融融。甥舅二人颇受韩愈影响,韩愈是“文章巨公”,其文多为经典,王涯在道统文章上与韩愈相差甚远,但诗写得好,“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慷慨激昂,胆剑气盛。尤长诏令、奏疏等公文。而作为“韩门高足”之一,皇甫湜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重要作家,他继承并发扬了韩文奇崛的一面,提出了“尚奇”的文学主张,并付诸创作实践,名噪一时。此为后话。

  却说韩愈甚为王涯担忧,他觉得,若不打消王涯的悲观情绪和消极态度,那将影响王涯的仕宦前途,甚至一生抱负。因此,韩愈不惜引经据典、苦口婆心、软硬兼施,耐心劝导。

  眼看王涯情绪渐趋稳定,韩愈心情也高兴起来,继续推心置腹地说:“况且袁州并非你说的那样蛮荒,其实是一个文化深厚的佳丽之地。西汉刘成在此建宜春侯国,立宜春台,死后葬于此。东汉名士袁京研究《易经》,厌倦世俗,行至袁州,但见山林葱郁,四野清幽,环境静谧,更有一条秀美的河潺潺东去,当即心动,就此隐居,从此过着荷锄躬耕、研经讲学、闲云野鹤的生活,其清贫励志、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为世景仰,人们为感怀纪念他,遂将他隐居的山称为袁山,秀河称为袁河,隋朝始设州治,称袁州。像袁京这样的高士都对袁州情有独钟,广津兄,放心去吧,袁州是块风水宝地,只要造福百姓,必定大有作为。”

  王涯颇为感动地说:“惭愧惭愧。其实鄙人对袁州也略知一二。今听君一席话,顿觉胸次豁然,块垒渐释。退之之胸襟格局,高山景行也。”

  “兄言过奖。想当年我们同榜进士,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哪知时世维艰,空怀抱负,至今乃命途多舛,一事无成。”韩愈语气伤感而悲愤,“广津兄,从今往后,不管历经怎样的风雨忧愁、艰难苦恨,愈愿意与兄一起分担,共同面对!”

  韩愈请王涯取出纸笔,命皇甫湜研墨展纸,于是悬腕提笔,饱蘸墨汁,略一沉吟,挥翰直书,一气呵成,力透纸背,一首五言古诗便呈现出来:

  淮南悲落木,而我亦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韩愈一边写,王涯和皇甫湜就一边吟诵,声音开始低沉,渐渐高昂,最后两句三人一同高唱,王涯一扫之前的颓唐,性情开朗而跃动。

  “广津兄,请自珍重。”临别了,韩愈心情有些沉重,他看了看身旁垂手而立的皇甫湜,对王涯说,“你放心吧,湜我会严加教管,这小子少有才气,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韩愈出了王涯府邸,回身向站在门口相送的王涯和皇甫湜拱了拱手,深情地说:“广津兄,你哪天起程去袁州,我来送你。”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代 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会合联句

唐代 韩愈

离别言无期,会合意弥重。 ——张籍
病添儿女恋,老丧丈夫勇。 ——韩愈
剑心知未死,诗思犹孤耸。 ——孟郊
愁去剧箭飞,欢来若泉涌。 ——张彻
析言多新贯,摅抱无昔壅。 ——张籍
念难须勤追,悔易勿轻踵。 ——韩愈
吟巴山荦嶨,说楚波堆垄。 ——孟郊
马辞虎豹怒,舟出蛟鼍恐。 ——张彻
狂鲸时孤轩,幽狖杂百种。 ——韩愈
瘴衣常腥腻,蛮器多疏冗。 ——张籍
剥苔吊斑林,角饭饵沈冢。 ——韩愈
忽尔衔远命,归欤舞新宠。 ——孟郊
鬼窟脱幽妖,天居觌清栱。 ——韩愈
京游步方振,谪梦意犹恟. ——张籍
诗书夸旧知,酒食接新奉。 ——韩愈
嘉言写清越,愈病失肬肿。 ——孟郊
夏阴偶高庇,宵魄接虚拥。 ——韩愈
雪弦寂寂听,茗碗纤纤捧。 ——孟郊
驰辉烛浮萤,幽响泄潜蛩。 ——韩愈
诗老独何心,江疾有馀t3. ——孟郊
我家本瀍穀,有地介皋巩。休迹忆沈冥,峨冠惭闒gl. ——韩愈
升朝高辔逸,振物群听悚。徒言濯幽泌,谁与薙荒茸。 ——张籍
朝绅郁青绿,马饰曜珪珙。国雠未销铄,我志荡邛陇。 ——孟郊
君才诚倜傥,时论方汹溶。格言多彪蔚,悬解无梏拲。 ——韩愈
张生得渊源,寒色拔山冢。坚如撞群金,眇若抽独蛹。 ——韩愈
伊余何所拟,跛鳖讵能踊。块然堕岳石,飘尔罥巢氄。 ——孟郊
龙旆垂天卫,云韶凝禁甬。君胡眠安然,朝鼓声汹汹。 ——韩愈

次邓州界

唐代 韩愈

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心讶愁来惟贮火,
眼知别后自添花。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
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读东方朔杂事

唐代 韩愈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偷入雷电室,輷輘掉狂车。
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
簸顿入山踣,流漂八维蹉。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
方朔闻不喜,褫身络蛟蛇。瞻相北斗柄,两手自相挼。
群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向观睥睨处,事在不可赦。
欲不布露言,外口实喧哗。王母不得已,颜嚬口赍嗟。
颔头可其奏,送以紫玉珂。方朔不惩创,挟恩更矜夸。
诋欺刘天子,正昼溺殿衙。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

郴口又赠二首

唐代 韩愈

山作剑攒江写镜,扁舟斗转疾于飞。
回头笑向张公子,终日思归此日归。
雪飐霜翻看不分,雷惊电激语难闻。
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赠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见《遗集》)

唐代 韩愈

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作书献云阙,辞家逐秋蓬。
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一名虽云就,片禄不足充。
今者复何事,卑栖寄徐戎。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朝眠未能起,远怀方郁悰。击门者谁子,问言乃吾宗。
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既往怅何及,将来喜还通。
期我语非佞,当为佐时雍。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诗人韩愈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