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诸暨有王安石的后人?听说就在东和乡的溪头村

诸暨有王安石的后人?听说就在东和乡的溪头村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登飞来峰》想必大家十分熟悉,毕竟当年它在教科书中,可是各类考试的重点复习对象。

  写诗的王安石,名声更是响当当。他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曾封侯拜相。

  


  王安石有位胞弟,叫王安礼,子和甫,是北宋政治家、诗人。据《暨阳王氏宗谱》记载,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中进士,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拜尚书右丞,迁左丞(正二品,副宰相)参与执政议事。先后任扬州、青州、蔡州、舒州等知州、永兴知军。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任太原知府,卒于任所。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魏国公。

  


  ▲(《暨阳王氏宗谱》王安礼的记载)

  要说王氏跟诸暨真正的渊源,得从王安礼第二个孙子王榕算起。

  北宋末年,王榕从江西迁来,到诸暨做县令,居诸暨相门坊,其子孙后迁居于四十八都溪头之青紫山,是溪头王氏之始迁祖。

  


  ▲(《暨阳王氏宗谱》王榕的记载)

  在溪头村,坐着一方敦睦堂,是王氏宗祠。始建于清雍正甲寅年(公元1734年),次年落成,距今已二百八十余年。

  


  宗祠因时久年远,又屡遭风雨,已成木朽墙残。2014年10月,溪头村成立王氏宗祠修缮委员会,通电发函,慕筹资金,着手修缮事宜。2014年12月修缮工程动工,历经两年,祠堂修缮工程竣工告成。

  


  进入宗祠,右边墙壁嵌着功德碑,镌刻着修缮王氏宗祠捐资芳名。

  


  四面墙上,用文字记录着溪头王氏溯源,敦睦堂记,而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却是王氏用来教诲子孙的家训。

  


  忠君,爱亲,敬长,悌兄,隆师,亲友。简单的几个字,被王氏后人用性命相惜,早已化为溪头人的思维方式,成长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王安石后人何在?!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世事

宋代 王安石

世事一何稠,论心日已偷。
尚蒙今士笑,宜见古人羞。
老圃聊须问,良田亦欲求。
非关畏黻冕,无责易身修。

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阴见及之作

宋代 王安石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看鱼蟹不论钱。
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沙非少年。
强乞一官终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怜。

与徐仲元自读书台上定林

宋代 王安石

横绝潺湲度,深寻荦确行。
百年同逆旅,一壑我平生。

黄鹂

宋代 王安石

野花吹尽竹娟娟,尚有黄鹂最可怜。
娅姹不知缘底事,背人飞过北山前。

书何氏宅壁

宋代 王安石

有兴提鱼就公煮,此言虽在已三年。
皖灊终负幽人约,空对湖山坐惘然?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一

宋代 王安石

心期自与众人殊,骨相知非浅丈夫。独斡斗杓环帝座,亲扶日毂上天衢。

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绣三朝国有儒。爽气忽随秋露尽,但留陈迹在龟趺。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815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