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宗元,广东狗四川狗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柳宗元,广东狗四川狗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image


  广州人民堆的雪人……

  话说2016年1月24日,广州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雪,将许多这辈子刚刚看到下雪的广州市民弄得像是吃了兴奋剂。这一整天,微博与微信朋友圈都被“广州飘雪”涮屏。听说白云山已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许多人专门开车前往观雪,以致交通一度出现堵塞,惊动有关部门在公路上挂出横幅“辟谣”:“白云山并没有下雪,请市民不要盲目上山”。

  就在广州人因为一场雪而兴奋得手舞手蹈的时候,北方人淡定地站出来取笑老广了:“特别喜欢看广大的广东人民看到下雪以后狂发朋友圈大喊大叫的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作为一个常年见雪花的北方人,我不得不站出来替大家科普一下雪花的有关常识。”还有人很认真地“纠正”说,“广州下的其实不叫雪,叫“霰”。霰是什么?知道么?”其实,这叫装逼。连广州人在汽车前盖上堆个小小的袖珍雪人,也被北方人鄙视说,“不够大气”。

  这并不是北方人第一次调笑广州人对下雪的兴奋劲。史有记载的第一个“地图炮”大约是唐朝的柳宗元。柳宗元似乎并未来过广州,不过他在815年,曾被贬为柳州刺史,来到岭南。就在这一年,柳宗元见到了岭南的一场大雪。对这场雪柳宗元看起来应该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后来他还在致友人的书信上谈起“广东狗”对于下雪天气的兴奋:“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这就是成语“粤犬吠雪”的来历。不但广东人未见过世面,连广东狗也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嘛。

  

image


  柳宗元是山西人,对大雪当然见惯不怪。但广州历史上下雪的记载屈指可数,广州人对下雪天有些兴奋,也情有可原嘛。你北京人吸惯了雾霾,到了澳大利亚还会“醉氧”呢。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但凡广州一下雪,人们都特兴奋,特别是小孩子,简直兴奋得像条狗。

  

image


  广州的雪,如粤菜般精致,可惜量太少……

  清代康熙五年(1666)十二月二十夜,广州大雪。一位客居广州的诗人写了一首《广州客舍夜雪歌》,其中两句说:“童子盛归锦袖中,主人为续清尊兴。”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广州又降大雪,另一位客居广州的诗人也作诗说:“儿童戏弄范以模,手掬瑶璠仙门里。人尽冰衔在玉堂,蛎墙龙户生辉光。”看看,人家将玩雪的广州儿童描写得多么天真可爱,不像柳宗元这个“地图炮”。

  明末清初的广州诗人屈大均也写过一首讲述广州下雪的《竹枝词》:“边人带得冷南来,今岁梅花春始开。白头老人不识雪,惊看白满越王台。”连阅历丰富的老人家对广州的下雪也感到稀奇。大凡人对罕见的事情,都会觉得惊奇。广东狗第一次看到天空飘下来的雪花,吠叫几声,也很正常,但若说“吠噬狂走者累日”,就有些夸张其词了。

  但柳宗元这么取笑广东狗,也不意外,因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地图炮”,四川狗也被柳诗人取笑过,他说,“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拜柳宗元的传播,才有了“蜀犬吠日”这个成语。

  贵州的驴也被柳宗元取笑过。你读过他的《黔之驴》吧?来,重温一遍:“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学问很大的柳宗元又贡献了一个成语:“黔驴技穷”。

  贵州的驴你先别感到委屈,临江的麋鹿还被柳宗元取笑过哩。柳氏写过一篇《临江之麋》,是《黔之驴》的姐妹篇,大意是说,临江有一只麋鹿被猎人活捉,跟猎人家的狗养在一起,日子久了,麋鹿与狗成了朋友,后来,“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柳先生,广东狗、四川狗、贵州驴、临江鹿跟你有什么仇什么冤?你怎么老是跟它们过不去啊?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唐代 柳宗元

知命儒为贵,时中圣所臧。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
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
干有千寻竦,精闻百炼钢。茂功期舜禹,高韵状羲黄。
足逸诗书囿,锋摇翰墨场。雅歌张仲德,颂祝鲁侯昌。
宪府初腾价,神州转耀铓。右言盈简策,左辖备条纲。
响切晨趋佩,烟浓近侍香。司仪六礼洽,论将七兵扬。
合乐来仪凤,尊祠重饩羊。卿材优柱石,公器擅岩廊。
峻节临衡峤,和风满豫章。人归父母育,郡得股肱良。
细故谁留念,烦言肯过防。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
龟虎休前寄,貂蝉冠旧行。训刑方命吕,理剧复推张。
直用明销恶,还将道胜刚。敬逾齐国社,恩比召南棠。
希怨犹逢怒,多容竞忤强。火炎侵琬琰,鹰击谬鸾凰。
刻木终难对,焚芝未改芳。远迁逾桂岭,中徙滞馀杭。
顾土虽怀赵,知天讵畏匡。论嫌齐物诞,骚爱远游伤。
丽泽周群品,重明照万方。斗间收紫气,台上挂清光。
福为深仁集,妖从盛德禳。秦民啼畎亩,周士舞康庄。
采绶还垂艾,华簪更截肪。高居迁鼎邑,遥傅好书王。
碧树环金谷,丹霞映上阳。留欢唱容与,要醉对清凉。
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玉漏天门静,铜驼御路荒。涧瀍秋潋滟,嵩少暮微茫。
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降神终入辅,种德会明扬。
独弃伧人国,难窥夫子墙。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
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不言缧绁枉,徒恨纆徽长。
贾赋愁单阏,邹书怯大梁。炯心那自是,昭世懒佯狂。
鸣玉机全息,怀沙事不忘。恋恩何敢死,垂泪对清湘。

再上湘江

唐代 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代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唐代 柳宗元

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华夷图上应初录,
风土记中殊未传。椎髻老人难借问,黄茆深峒敢留连。
南宫有意求遗俗,试检周书王会篇。

叠后

唐代 柳宗元

事业无成耻艺成,南宫起草旧连名。
劝君火急添功用,趁取当时二妙声。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唐代 柳宗元

君子病无乎内而饰乎外,有乎内而不饰乎外者。无乎内而饰乎外,则是设覆为阱也,祸孰大焉;有乎内而不饰乎外,则是焚梓毁璞也,诟孰甚焉!于是有切磋琢磨、镞砺栝羽之道,圣人以为重。豆卢生,内之有者也,余是以好之,而欲其遂焉。而恒以幼孤羸馁为惧,恤恤焉游诸侯求给乎是,是固所以有乎内者也。然而不克专志于学,饰乎外者未大,吾愿子以《诗》、《礼》为冠屦,以《春秋》为襟带,以图史为佩服,琅乎璆璜冲牙之响发焉,煌乎山龙华虫之采列焉,则揖让周旋乎宗庙朝廷斯可也。惜乎余无禄食于世,不克称其欲,成其志,而姑欲其速反也,故诗而序云。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184篇诗文

诗人柳宗元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