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媒体爆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司马村的唐代大诗人杜牧墓及杜氏家族墓沦为菜地,舆论大哗,令人惊愕不已!不独有偶,同在司马村的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墓及其柳氏家族墓也沦为麦地,荒凉不堪,令人痛心!
柳宗元有一首怀乡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如此写道:“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京华亲故”当指都城长安的亲旧故友,柳宗元魂牵梦绕的“故乡”——就是古长安,如今的西安!
柳宗元名篇《江雪》、《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封建论》等等,脍炙人口,深入人心。
柳宗元(773-819),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一生,命运多舛,怀才不遇。心怀匡国济世之志,屡遭打击,最后客死南荒,归葬长安。可惜,时到如今,柳宗元念念不忘的“京西庄园”与“赐书三千”,早已荡然无存;他魂牵梦绕的少陵原先人墓园,以及他遗嘱归葬的柳宗元墓,已经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
柳宗元,生于西安、长于西安。在四十七年短暂的生命里,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长安度过。他贬谪在外的十四年中,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思乡之切,怀乡之痛,诉之于诗文,比比皆是。
千古绝唱《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让我穿越时空,读懂了先祖柳宗元。至今,他仍“千年孤独”,他仍魂无归处!
他对故乡的感情,正如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如今西安人,又还有谁知道,柳宗元竟然是他们的乡贤,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西安”呢?
柳宗元的至交、唐代文豪韩愈撰写的《柳子厚墓志铭》,足证柳宗元卒葬西安的事实:“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如今,在他贬黜十年的湖南永州,为官短短四年的广西柳州,足迹从未到过的祖籍地山西永济,河东柳氏后裔聚居地之一的山西沁水等地,对柳宗元的道德文章,无不推崇备至,或建墓,或造祠,或盖庙,或建园,或塑像,或公祭……,享有如此礼遇的文人墨客,在历史上鲜有其人!
让柳宗元,魂兮归来!让柳宗元,魂归长安!让柳宗元,魂安此土!让柳宗元,道德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