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如果一首诗就能读懂柳宗元,那就读读这一首吧!

如果一首诗就能读懂柳宗元,那就读读这一首吧!

  在中唐时期,唐诗已经在初唐的激扬华丽和盛唐时期的大气磅礴后而变得平淡、宁静。安史之乱后,李唐虽再次重掌山河,但已然没有了贞观气象和开元盛世之景,此时的唐朝正在腐败和党争中走向衰退的下坡路。

  此时李白的浪漫豪气已随白云远去,不破楼兰逝不还边塞意气,也早已埋入茫茫风沙。唐朝的一切都在一场战争之后归于平淡。李杜已随江水而去,韩柳(韩愈、柳宗元)、元白(元稹、白居易)、刘白(刘禹锡、白居易)却正踏浪而来,将唐诗又推向另一个高潮。

  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这几位诗人都有着纵横交错的朋友圈,他们一起在朝中为官,也曾有着共同的理想,当然每个人也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今天我们就走进其中柳宗元的一首诗,去了解这位中唐诗人、思想家、文章大家。

image

  柳宗元,出生在唐朝时期著名的河东柳氏家族,21岁的时候和刘禹锡一起同年进士及第,像他父辈一样开始了政治生涯。而刘禹锡也就此成了柳宗元一生的挚友和政治同志。在目睹了中唐政治的黑暗之后,他们一起跟随王叔文开始了政治革新,史称“永贞革新”。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触及了朝中权贵利益,仅仅持续了100余天,便随着皇帝禅让戛然而止,伴随而来的是“八司马”的贬谪,其中刘禹锡开始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柳宗元则更惨一些,余生十四年辗转偏远的永州、柳州,直到去世,也没有进入权力中心。

  今天一起读的这首诗,就是柳宗元在今永州冷水滩地区写的一首春天的诗:

  零陵春望

  柳宗元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这首诗是公元809年,也就是柳宗元永州10年生活里的第四年在现在永州市冷水滩地区写下的。

  此时柳宗元的姨夫任永州刺史,他行动更加自由,也更加渴望回到长安,这首诗的后四句便吐露了他的心声。而他结束永州10年贬谪生涯后,被调回长安没多久便又被贬谪到更远的柳州,直到去世,抱憾而终。

image

  这首诗前四句写潇湘春景,后四句写自己被贬而渴望回到长安的心声,是比较常见的景情融合手法。湖南省永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零陵”,也是三国重镇,因“潇水”、“湘水”穿境而过,故称“潇湘”。所以题目《零陵春望》就是写永州的春天。

  时下立春和元宵已过,东风即将带着春天而来,这首诗也算是应景。

  春天的湘江两岸,一片平野,春草在潇湘润雨中吐露着新绿,早晨的莺儿在远处山丘的林间啼鸣。此时春日晨光在湘江中的巴洲滩升起,远处的朝云被衡山(岣嵝,衡山主峰,永州地区离衡山不远)拦住。好一番春日潇湘图,春日又是早上,有广阔的平野、吐绿的野草、远处的山丘树林、晨光从江中升起,朝霞在遥远的衡山出隐没...一切都是那么新,早晨遇到春天,江水遇到晨光,平野遇到远林,朝霞遇到上,一切都刚刚好。

  而后四句,则是晨日春景后的感慨。永州的春景再好,如今也无法返回长安,朝廷已经容不下自己,凝望着远处的春景,或许自己要像舜帝巡视苍梧之野(苍梧之野,泛指湘水流域,也就是湖南地区),而葬于九嶷山(九嶷山位于永州境内)了,意表自己或许要终老永州了。

  柳宗元一生不信鬼神,却偏好佛学,他贬谪穷山恶水也能随遇而安,在永州的时候他择愚溪而居,在这里他的山水诗达到了最高水平,将贬谪之苦,化作当地山水诗意,一首“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和“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足以见得他的山水情节。虽偏好佛学, 但他一生的态度都是积极入仕,身在千余里之外的永州,却也无时无刻不在北望长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永贞革新失败后的他是潇湘山水之中的孤独者。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唐代 柳宗元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唐代 柳宗元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须臾力尽道渴死,
狐鼠蜂蚁争噬吞。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睢盱大志少成遂,
坐使儿女相悲怜。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深林土翦十取一,
百牛连鞅摧双辕。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馀毫末不见保,躝跞涧壑何当存。群材未成质已夭,
突兀gE豁空岩峦。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蟠龙吐耀虎喙张,
熊蹲豹掷争低昂。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
美人四向回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星躔奔走不得止,
奄忽双燕栖虹梁。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常。

夏昼偶作

唐代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南涧中题

唐代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饮酒

唐代 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始得西山宴其记

唐代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其。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其,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其,其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184篇诗文

诗人柳宗元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