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展现人类内心情感的文字之中,诗词是最真诚、最美妙的语言。
它们是中国人的文化家底。
我太害怕你失去感受生命中深情的能力了,所以我推荐你读词。
词比诗更深情。它描绘的常常是一个人生命里那些短暂、深刻的或缠绵的情感。
读词,让你的心灵不死。
读“词”从《花间集》开始,这是中国第一部词集
94 岁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曾说:“词有了它特殊的美,是从《花间集》开始的。”
《花间集》是中国历史上的首部词集,是中国词作的开端。
它收录了唐代到五代十国的 18 位词人共 500 首词作,其中包括与李商隐齐名的花间派词人温庭筠、韦庄的作品,在当时具有最高的文学及美学价值。
没有《花间集》,就没有后来宋词的繁荣。
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就是由花间词派发展而来。而豪放派的苏轼,写词时也借用过花间派词作中的句子。
汤显祖专门写书点评过《花间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它有多处深度解析;
朱光潜将本书列为必读的 16 部国学经典之一。
你熟悉的《甄嬛传》主题曲“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就取自《花间集》的首篇《菩萨蛮》。
《花间集》词作是由当时的文人诗客选取传唱最多的民间乐曲,亲自重新填词而成。
放到今天,它类似集最佳作词和最佳作曲为一体的一本金曲合集。
读词,要从《花间集》开始。
这部词集里,有人内心最美好、深切的情感
《花间集》作品以描写上层贵族女孩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为主,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女子图鉴”了。
连命名也跟女孩有关——
那个时代人们素以花来比喻女孩,所以给它命名《花间集》。
随手翻开,每首词都让你觉得美透了,也觉得心醉了。
彻夜未眠的女孩,听见了落雨的“滴答、滴答”声:
与爱人离别的女孩,“语已多,情未了”。千言万语只化成一句:
梦醒觉慵的女孩,盼来的只是:
世间的忧愁、思念和离别都被揉进了每一个字里,你的内心变得柔软起来,也获得了治愈和安慰。
我特意从《花间集》中挑了几首词找人念给你听:
你会发现,很多你正在经历,却无法准确表达的心情,几千年前已经有人替你唱出来了。
1000 多年以来,你将首次获得在画中读「花间词」的体验
中国花鸟画艺术和词同时成熟于五代,在宋代抵达巅峰。
但是,1000 多年以来,从未有人把两者结合起来。
古代的《花间集》是不配画的,词里的意境全凭想象。
这次我把这些画面找来,配在书里推荐给你。这也是出版界首次集结中国最经典的花鸟作品大全,最有名气的都在这里。
读词的过程,就是一幅幅画面徐徐展开的过程:
你可以一边欣赏唐伯虎的“仕女图”,一边品读韦庄的“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你会伴着郎世宁的“花鸟图”,品味孙光宪的“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提升文学和美术修养的同时,你更会在词画中找到生活的意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