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温庭筠写了首肉麻情诗,被才女毫不客气地打脸,现成一首网红情诗

温庭筠写了首肉麻情诗,被才女毫不客气地打脸,现成一首网红情诗

  我国诗词史上出现的高手不计其数,有些文人写诗词追求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像“诗仙”李白,他的诗作大都是心有所感挥笔写就;而有些文人写诗词没有那种浑然天成的才气,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反复推敲”来确定遣词用句,就像贾岛写个诗如他所言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而要说历代诗词中,哪个流派文风最为绮丽,那就莫过于晚唐时的“花间词派”,因为他们作词追求的就是文字富艳精工,因为对词句过于雕琢,而缺乏对于诗词意境的创造,而这种绮丽的词风对于后世也是影响颇大。

  


  花间派的代表词人,就是晚唐著名文学家温庭筠,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笔者本期要介绍的并非他的词作,而是他的一组肉麻情诗,同样绮丽,还因此被当时的才女毫不客气地打脸,未曾想最后还是流传了千年,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首网红情诗。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没点文化的都看不懂,看懂后送上大写的服的情词。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其一)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组诗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的温庭筠时常参加好友裴郎中的酒宴,两人喜欢在酒宴上作词,这组《新添声杨柳枝词》就是在一次酒宴上所作,而当时在酒宴的还有大才女刘采春的女儿周德华,温庭筠和裴郎中二人便邀请周德华将这首词演唱出来,不过却被周德华以“太浮艳”为由而拒绝。

  


  第一首诗写的是被抛弃的女子的心绪。“一尺深红蒙曲尘”写的可能是女子出嫁是所披的红盖头,但是现在已然蒙尘,说明曾经的爱恋已然褪色,或许是郎君已心有他属,让这女子不由心有戚戚然,才有了“天生旧物不如新”的慨叹。当年两人初结良缘时的合欢核桃依旧还在,但是现在心底却只剩绵绵恨意,再回首,原来当初的合欢核桃里面早已有了别“仁(人)”。不得不说温庭筠以“仁”代“人”的隐喻着实高明,不细细品读,还真的读不出来其中的深意,但是读懂了,真的是大写的服。

  


  第二首诗写的则是女子对于情郎的眷恋。虽然这首诗最为出名的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两句,但要说到哪两句更具匠心还要属“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这里的“深烛”其实是“深嘱”,而“长行”既是当时的一种博戏的名称,又可以理解为“长途旅行”,“围棋”也可解为“违期”,其实就是叮嘱情郎,出门远行早点回来,不要误了归期。而后两句其实和前两句也是呼应的,长干这种博戏是要用到筛子的,而那筛子上的颗颗红豆,其实都是女子入骨的相思,希望情郎在外时看到它能够想起女子绵绵的相思。

  


  其实我们细细品读这两首诗,多个一语双关的使用,让它看上去有点儿怪。若是对诗中的双关谐音不了解,确实会不太看得懂这首诗。诗虽然写得有些另类,但却并没有周德华口中的“浮艳”,或许是在当时那样的年代这般炽烈的爱情令人难以接受,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地直抒胸臆不仅不“浮艳”,相反更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中女子对于爱情的直率。对于这组诗,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和友人题壁

唐代 温庭筠

冲尚犹来出范围,肯将经世作风徽。三台位缺严陵卧,
百战功高范蠡归。自欲一鸣惊鹤寝,不应孤愤学牛衣。
西州未有看棋暇,涧户何由得掩扉。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唐代 温庭筠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

观棋(一作段成式诗)

唐代 温庭筠

闲对楸枰倾一壶,黄华坪上几成卢。
他时谒帝铜龙水,便赌宣城太守无。

送李生归旧居

唐代 温庭筠

一从征战后,故社几人归。薄宦离山久,高谈与世稀。
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法云寺双桧(一作晋朝柏树)

唐代 温庭筠

晋朝名辈此离群,想对浓阴去住分。题处尚寻王内史,
画时应是顾将军。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
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

过分水岭

唐代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