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温庭筠水平很高的两首诗,粗看平淡无奇,细读却令人赞叹不已

温庭筠水平很高的两首诗,粗看平淡无奇,细读却令人赞叹不已

  诗词创作有时需要技巧,有时也依靠灵感。一首诗从立意、选材开始,直到创作完成,就像匠人打造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仅需要熟练的技术进行细细打磨,还要有成熟的思想、老道的经验,才能赋予无情之物以有情,让静止的物体有灵动的感觉。一位出色的诗人就有这样的能力,在大家觉得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挖掘诗意。下面一起欣赏温庭筠水平很高的两首诗,粗看平淡无奇,细读却令人赞叹不已。

  

image


  瑶瑟怨

  唐代: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与李商隐齐名,又与韦庄共同被尊为花间派鼻祖。他的作品辞藻华丽,多写离愁别恨,情深意远。这首诗也是咏写闺怨,全诗虽无一个怨字,却描绘出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的幽怨。

  

image


  佳人夜间无眠,心中烦闷,“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这两句大意是,秋夜里,竹席冰冷,梦也难成,长空澄碧如水,夜间轻云飘荡。

  女主人公期盼与郎君会合,不仅渺茫难期,而且寻梦不成。可见别离之久,连对方的长相也记不清楚了。“夜云轻”三个字,也交代出女主人公活动的环境和背景,不仅衬出她柔美的形象,也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绪。

  

image


  后两句转而听觉角度写景,“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这两句大意是,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十二楼中夜色深沉,唯有明月透出寒光。

  寂静的深夜,“雁声远过”,渐渐消失在长空之中,女子凝神屏息、若有所思,暗示着她思念之人就在遥远的潇湘那边。“月自明”三个字很有情味,离人面对明月,会勾起团圆的期望。但月本无情,只顾照临高楼,作品以景结情,增添了悠然不尽的余韵。

  

image


  过分水岭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这首诗是年轻的作者由秦入蜀途中,经汉中府略阳县东南八十里的分水岭时所作。这里的分水岭是秦蜀间往来的交通要道,诗人描写了经过分水岭时与溪水的一段情缘,及由此引起的诗意感受。

  

image


  前两句阐述诗人行程中观察的情景,“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大意是,溪水无情却似对我脉脉有情,进山三天得以有它伴我同行。

  溪水本无情感,作者用了一个“似”字,语意灵动轻妙,仿佛溪水只对自己有情,不离不弃地一直伴随,平淡中见深情。深山空寂无人,旅途孤孑无伴,清澈的溪水却以流动的身姿和清脆的声韵,来慰藉旅人的寂寞,读者也仿佛感觉到诗人心中的喜悦和欣喜。

  

image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后两句是说,登上山头就是分手之处,潺湲与我依依惜别,却仿佛一夜有声。三天来诗人与清溪时时相伴,感情日渐深厚,分手后诗人又在岭头住宿一晚。寂静之夜,耳畔的流水潺湲作响,彻夜不停,仿佛与友伴殷勤话别。

  

image


  细味温庭筠的作品,第一首诗描写寻梦不成之后的所见所闻,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众多意象组成了幽怨的秋夜图,诗中虽无一个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第二首诗构思独特,作者抓住“有情”这个诗眼,又由分水岭的自然特点展开联想,化无情为有情,语言朴素自然,将溪水的有情描写到极致,而诗人对溪水的深情也在不言之中。朋友们若对温庭筠的作品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鄠郊别墅寄所知

唐代 温庭筠

持颐望平绿,万景集所思。南塘遇新雨,百草生容姿。
幽鸟不相识,美人如何期。徒然委摇荡,惆怅春风时。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唐代 温庭筠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经李处士杜城别业

唐代 温庭筠

忆昔几游集,今来倍叹伤。百花情易老,一笑事难忘。
白社已萧索,青楼空艳阳。不闲云雨梦,犹欲过高唐。

赠越僧岳云

唐代 温庭筠

世机消已尽,巾屦亦飘然。一室故山月,满瓶秋涧泉。

禅庵过微雪,乡寺隔寒烟。应共白莲客,相期松桂前。

寄崔先生

唐代 温庭筠

往年江海别元卿,家近山阳古郡城。莲浦香中离席散,
柳堤风里钓船横。星霜荏苒无音信,烟水微茫变姓名。
菰黍正肥鱼正美,五侯门下负平生。

题李卫公诗二首

唐代 温庭筠

蒿棘深春卫国门,九年于此盗乾坤。两行密疏倾天下,
一夜阴谋达至尊。肉视具僚忘匕箸,气吞同列削寒温。
当时谁是承恩者,肯有馀波达鬼村。
势欲凌云威触天,权倾诸夏力排山。三年骥尾有人附,
一日龙须无路攀。画閤不开梁燕去,朱门罢扫乳鸦还。
千岩万壑应惆怅,流水斜倾出武关。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