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韦应物意蕴悠长的诗作,寥寥二十个字,却惊艳了世人千年

韦应物意蕴悠长的诗作,寥寥二十个字,却惊艳了世人千年

  深秋的早晨,瑟瑟秋风吹来,黄叶纷飞,百花凋谢。秋日里天高气清、时节转凉,木叶纷落、露结为霜,浓艳而热烈的夏季义无反顾地别去,大自然到处都是一派深秋的肃杀之气。也许只有在这时,人们才能最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易老的悲哀,因而也才最渴望享受友情的温馨。

  

image


  然而好事古难全,天各一方也在此时显出它造成的创痛,古代思念亲友的佳句也经常与秋天相连。比如,杜甫的“凉风起天末,君子意若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还有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都让人不禁感叹。下面这首诗大家非常熟悉,韦应物也是惦记朋友,有感而发。

  

image


  秋夜寄邱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image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家推崇,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浯浅情深,言简意长,形成独特的古雅闲淡的风格美,给予读者一种玩绎不尽的艺术享受。

  

image


  诗人在一个明月高悬、树姿婆娑、微风徐徐的秋夜,独处山中,想起了远方的挚友邱丹,不由“怀君属秋夜”。这句中的属同嘱,是托付、寄托的意思,与下句的咏字对举,和李白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寄字,意思相似。

  一片深情已随秋夜之风飘向远方,便很自然地关心这消息是否能为对方得知,思友之情因之更加强烈,以至不能成眠。于是诗人起身,在月光如水的庭院里信步游走,高声吟咏赞美这舒适凉爽天气的清词丽句。

  

image


  表面上看来闲散悠游,实际则是强迫自己将感情转移于其他事物,正如宋代词人辛弃疾愁肠百结时“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故作旷达,顾左右而言他,内心的煎熬却欲盖弥彰。

  

image


  末二句,诗人的注意力又眷恋于挚友,那带去我深情的秋风大约已经到达,邱丹呵,你如果得到,请务必给个回音! 突然,幽静空寂的山上,传来松果落地的声响。这大自然中唯一的声响,产生了惊心的效果,诗人不禁大喜过望,想必幽人邱丹也还未眠,用至诚心灵的力量,使松子落地来回答我的问候。

  最后一句中,诗人用了“应”,而不是亦、总等口气更加决绝的字词,表明他虽然基本肯定松子落地之声是邱丹的答复,却对自己一厢情愿的相信仍有疑问。读者当然可以设想,诗人一定不会因为有了答复,而心安理得地呼呼大睡,而是仍然沉浸在思念中,徘徊、等候、盼望。这使得他的友情显得更加淳厚,整个诗意也似终而未终。

  

image


  韦应物这首诗作意蕴悠长,寥寥二十个字,却惊艳了世人千年。诗人以抒情为骨干,寓写景、叙事暗伏于其中,因而使这首诗蕴含丰富,令人回味无穷。有时面对复杂的人性,我们宁愿在情感的世界里,选择去做一个简单的人。诗人散步时忽然惦记起朋友,却用“空山松子落”这句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来表达他们之间的心心相印,仿佛成了一位超脱了红尘的仙人。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将发楚州经宝应县访李二忽于州馆相遇月夜书事…李宝应

唐代 韦应物

孤舟欲夜发,只为访情人。此地忽相遇,留连意更新。
停杯嗟别久,对月言家贫。一问临邛令,如何待上宾。

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崔都水示端

唐代 韦应物

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
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回日看。

乐燕行

唐代 韦应物

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赵瑟正高张,音响清尘埃。
一弹和妙讴,吹去绕瑶台。艳雪凌空散,舞罗起徘徊。
辉辉发众颜,灼灼叹令才。当喧既无寂,中饮亦停杯。
华灯何遽升,驰景忽西颓。高节亦云立,安能滞不回。

赠旧识

唐代 韦应物

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蹉跎三十载,今日海隅行。

对芳尊

唐代 韦应物

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遥见青山始一醒,欲著接蓠还复昏。

寄释子良史酒

唐代 韦应物

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