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韦应物这首静美之诗,其中一句被宋徽宗作为考核画师之题目!

韦应物这首静美之诗,其中一句被宋徽宗作为考核画师之题目!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韦应物的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很有点陶渊明的味道,语言简淡,不加雕饰,风格秀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滁州西涧》和《简卢陟》。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其中的一首诗歌《滁州西涧》。

  在这首《滁州西涧》中,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歌的意思是: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无行人。也许船夫已归家歇息,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据传,宋徽宗赵佶曾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考画师。应试者大多画一空舟系于涧边,或画一鹭鸶立于船上,或画一鸟落于船竿。有一画师画的却是一舟人卧于舟尾,手握一笛子……其意不在舟中无人,而是说明此野水无人过渡,连摆舟之人也无意吹笛,竟也打起了瞌睡来。

  诗歌的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意思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

  “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其实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答库部韩郎中

唐代 韦应物

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适委华冕去,欲还幽林栖。
虽怀委明恋,忻与物累暌。逍遥观运流,谁复识端倪。
而我岂高致,偃息平门西。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
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幸蒙相思札,款曲期见携。

除日

唐代 韦应物

思怀耿如昨,季月已云暮。忽惊年复新,独恨人成故。
冰池始泮绿,梅援还飘素。淑景方转延,朝朝自难度。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唐代 韦应物

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正当秋夏交,原夕起烟氛。
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
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扈亭西陂燕赏

唐代 韦应物

杲杲朝阳时,悠悠清陂望。嘉树始氤氲,春游方浩荡。
况逢文翰侣,爱此孤舟漾。绿野际遥波,横云分叠嶂。
公堂日为倦,幽襟自兹旷。有酒今满盈,愿君尽弘量。

子规啼

唐代 韦应物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何时明。

答李博士

唐代 韦应物

休沐去人远,高斋出林杪。晴山多碧峰,颢气疑秋晓。
端居山良友,枉使千里路。缄书当夏时,开缄时已度。
檐雏已飖飏,荷露方萧飒。梦远竹窗幽,行稀兰径合。
旧居共南北,往来只如昨。问君今为谁,日夕度清洛。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诗人韦应物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