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函谷关》是韦应物安史之乱后去就任洛阳丞,路过函谷关的时候写的。所以,需要了解在这之前发生了什么,才能明白他在诗里为什么会发出那些感慨。下面继续:
因为出生在一个顶了天的豪门,韦应物 20 岁之前的工作履历,完全碾压绝大多数的同龄人。也正因为年少得志,加之从小不知愁滋味的他生性顽劣,所以 豪横不法,为祸乡里。而更加关键的是,关于这一点,并不是后人的附会或编排,恰恰是他 本人亲自 作诗描述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会通过学习他的其它诗,具体谈到。就是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工作、这样的人生,如果不是安史之乱的话,他也写不出《经函谷关》,更不会生出那么深切的感慨。他很可能会一直做一个御前侍卫,到一定年龄或遇到某些机会的时候,调任到某个军队担任一个中级军事主官,也可能在十六卫内资格熬够了,一级一级升上去;然后结一房门当户对的婚姻,过一个富家翁的生活,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可偏偏,站在他 个人角度 看的话,小概率事件发生了;站在 历史高度 看的话,又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发生了。因为随着 张九龄的被贬,李林甫的专权,玄宗的懈怠,安禄山的膨胀,大唐内部的各种力量在歌舞升平中,以一种让人迷幻的方式在远离那个平衡点,直到雪崩突然发生。写到这儿,就想到那句“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公元 755 年 12 月 16 日,安史之乱爆发。后世的白居易用一种诗性的语言描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当消息报到玄宗皇帝面前时,已经习惯了歌舞升平,太久没有负面消息的玄宗 竟然不相信,以为是那些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谎话,想污蔑完全值得信任的安禄山。直到一周后,玄宗皇帝才相信真的发生不好的事情了,而且非常不好。仅仅一个月,洛阳就失守 了。半年后潼关失守,长安门户洞开,无险可守。公元 756 年 6 月 12 日黎明时分,做了 44 年太平皇帝,一手开创大唐“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带着心爱的杨贵妃、皇子、皇孙、杨国忠、韦见素等少数亲近大臣、宦官们,从延秋门走出禁苑,惊慌失措地逃离长安。史书上美其名曰“玄宗幸蜀”。
玄宗出逃后,长安城一片大乱。据《资治通鉴》记载,一众平民百姓混合着不安分之徒,在长安城内乱窜、乱闯,所有的王宫府苑都被百姓闯入、哄抢,宫城大内已经无人看守,百姓闯入宫城乱抢,甚至有农民骑着毛驴上了太极宫大殿。随后,万邦来朝、四方来贺的大唐国都彻底沦陷,安史乱徒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长安城,天崩地裂。长安城的末日,一众王公大臣、富商巨贾的末日,就这么从天而降。玄宗出逃后,作为御前侍卫的千牛备身,刚刚 20 岁的韦应物,突然间失业了。岂止是失业,连家都没了。“去天尺五”的韦氏家族位于昭国坊的府邸,突然被一众赤脚平民闯入府中哄抢一气;还没回过神,又是更多、更凶横的穷兵匪将涌进府中,开始了彻底的搜刮、抢掠、毁坏,甚至竟然放起火来。整个长安城都沦陷了,没有一寸净土,没有一尺安乐。到处是烧杀抢掠,到处是哭声、喊声、救命声。从天堂到地狱,转换就这么快,完全是一瞬间的事情。昨天还在大理寺审案,和一众朋友在西市酒家玩五木戏,赢得趾高气扬,喝完酒后还在朱雀大街上哄闹;一夜之间,乾坤倒转,日月无关,大理寺没有了,西市没有了,连皇上都跑路了。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切就结束了,一切的一切,全都结束了。 如此乱局之下,长安城是不能再待下去了。府邸被烧了,钱财被抢了,藏书被毁了,幸好家人们都在。遣散了下人们后,一家人凄凄惶惶地离开了世代居住的昭国坊,去了离长安不远的昭应县。那里还有一处小宅院可以容身,更重要的是,从小定亲的女家在那里。
女家唤作 元萍,出自河南元氏,正宗的世家大族,和韦应物是门当户对,两人自小由父辈做主定了婚约。河南元氏本是 鲜卑族后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弘实行汉化改革时,下令拓跋氏改姓为元,并迁都洛阳。元苹的父亲曾任吏部员外郎,爷爷曾任简州别驾、太子宾客,是北魏皇帝先祖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的后代。756 年 8 月,韦应物和元萍结婚,此时元萍 16 岁,韦应物 20 岁。元萍的家族在安史之乱中受到什么样的冲击,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想来不会轻松。覆巢之下,是很难有完卵存世的。二人的婚姻虽是秉承父母之命,践行媒妁之言,但二人的婚姻生活显然是和谐的、充实的。遇上元萍显然是韦应物的福分,元萍出身世家大族,从小识文断字,性格温良贤淑。二人虽身遭大难,但琴瑟相和,相敬如宾。元萍每日操持家务之余,常常劝诫、鼓励应物不要消沉;应物遭受了剧烈的变故后,原本前路茫茫、不知所措,朝廷和家族一旦覆灭,才发现自己 身无所长,无以立足。但妻子的温婉贤惠、勤俭持家,又使他在巨变的漩涡中,获得了极大的抚慰。家庭的温暖逐渐磨平了他那原本 冷峭乖戾的锋芒,他开始收敛心神,认真思考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回想自己过去虽上过几年太学,但毕竟心性浮躁、年少轻狂,没有能够用心读书,导致现如今几近目不识丁,实在是羞愧。几个月后,终于想明白一个原本简单的道理,读书是最重要的谋身、谋心之途,当此乱世,除了读书,也确实无事可做。
于是终于拿起笔墨诗书,把自己全部沉进去。每日晨起 净手、焚香 后,盘膝而坐,静心读书。但拿起书以后,才发现,自己的基础太差了,很多时候读不下去,也读不明白。
所幸,妻子元萍自小熟读诗书,学识很好,可以给他很多的帮助。夫妻两人原本患难与共,再加上共读诗书,情趣相协,心灵相通,日子也不觉得苦了。因为战乱的影响,二人也曾经无奈地在长安周边屡次搬家避难,还曾在长安西边的 武功县宝意寺 寄居过一段时间。
就在韦应物在妻子陪伴下每日苦读诗书、清净度日的几年中,朝廷和叛军的争却一刻未停。
玄宗从长安出逃后,刚刚走到 马嵬驿,士兵们就发动了兵变,丞相杨国忠被杀,玄宗被迫处死了杨贵妃。由于当地民众的阻拦,玄宗又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军平叛,自己前往蜀地。自此,太子李亨北上灵武 (今宁夏灵武),很快就在手下一干人的拥戴下宣布继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第二年收复长安和洛阳。
此后,肃宗、代宗先后重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历时八年终于平息了安史之乱,随后又吓退趁乱占领长安的吐蕃军队,代宗才得以返回长安。历经 8 年战乱的大唐帝国,终于大体上平息下来,朝廷和民众终于能够缓口气了。在长安周边 避难读书 的韦应物,也终于有机会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长安城,在和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的喜悦中,开始努力 争取出仕 的可能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