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韦应物的这首诗很平淡,却用情至深,温暖了世人多年

韦应物的这首诗很平淡,却用情至深,温暖了世人多年

  语言平淡,是对诗歌风格的一种描述。它不等于平庸与淡而无味,反而是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深厚的感情,只不过是以朴素淡雅的语言说出来罢了。譬如,王维《杂诗三首·其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崔颢《长干行》:“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很平淡的一首诗。但是它绝不平庸与淡而无味,反而语浅情深,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正如清代著名学者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

  


  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是韦应物的好友,曾拜尚书郎,后隐居临平山学道。顾名思义,韦应物写下这首诗,就是为了表达他在秋夜对隐居好友丘二十二员外的思念之情。虽然它不似爱情诗那样缠绵,但是也用情至深,可谓写出了世间最为纯朴真挚的友情,温暖了世人1000多年。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首先,诗的前两句“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即我思念你恰好是在这秋天的夜晚,为此我一边散步,一边感叹秋天的寒凉。很显然,韦应物这里是写自己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它点明了季节是在秋天,具体时间是在夜晚。而秋夜的寒凉,加上诗人的“散步”,便衬映着诗人的“怀君”之情。所以这两句诗是环环相扣的。

  


  然后,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即想必此刻的空山正在掉落松子,隐居空山中的你一定还没有睡觉。一般来说,诗人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只会从自身出发,而韦应物这里却是想到了身处空山中的好友。也就是说,当韦应物在秋夜思念好友的时候,它想到了同一季节不同地方的空山应该正在掉落松子。

  


  也想到了隐居空山的好友还没有睡觉,这是韦应物诗思的飞驰,也是友情最为真切深挚的表达。因为“幽人应未眠”的原因,就是他也在思念着远方的诗人。从写作手法来看,这首诗运用的是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它的好处便在于能够将诗人的眼前景和意中景同时展现出来,进而表达出两人虽处异地,却同相思的一片深情。

  


  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韦应物与丘二十二员外并不在一处,但是深厚的思念之情无形中却将两人连接在了一起。细细读完这首诗,它的语言无疑很平淡,但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司空主簿琴席

唐代 韦应物

烟华方散薄,蕙气犹含露。澹景发清琴,幽期默玄悟。
流连白雪意,断续回风度。掩抑虽已终,忡忡在幽素。

送令狐岫宰恩阳

唐代 韦应物

大雪天地闭,群山夜来晴。居家犹苦寒,子有千里行。
行行安得辞,荷此蒲璧荣。贤豪争追攀,饮饯出西京。
樽酒岂不欢,暮春自有程。离人起视日,仆御促前征。
逶迟岁已穷,当造巴子城。和风被草木,江水日夜清。
从来知善政,离别慰友生。

答李浣三首

唐代 韦应物

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
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游琅琊山寺

唐代 韦应物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驺砌寒,绿缛草木香。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

唐代 韦应物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
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
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岂知晨与夜,相代不相见。
缄书问所如,酬藻当芬绚。

送陆侍御还越

唐代 韦应物

居藩久不乐,遇子聊一欣。英声颇籍甚,交辟乃时珍。
绣衣过旧里,骢马辉四邻。敬恭尊郡守,笺简具州民。
谬忝诚所愧,思怀方见申。置榻宿清夜,加笾宴良辰。
遵途还盛府,行舫绕长津。自有贤方伯,得此文翰宾。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诗人韦应物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