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宋代诗人只活了40岁,但一首小诗很有意境,颇有王维韦应物的风采

宋代诗人只活了40岁,但一首小诗很有意境,颇有王维韦应物的风采

  要说到对自然界山水景色的描绘,唐朝的王维和韦应物堪称是其中的佼佼者。王维诗中有画自不必多说,韦应物的那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同样极富画面感,真正把唐诗的清丽特色发挥到了极致。

  

image


  后世当中很多人也都会遇到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他们看到过的类似景色,有太多的人也想把这种景色诗意地表达出来。只可惜限于才华,限于心境,他们总吐不出新意来。而宋朝一个只活了40岁的诗人,却有这样一首精彩的唐诗。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首古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题目就能够看得出,他写的应该是傍晚的景色,实际当时诗人也是经历被贬,从京城被贬到苏州。苏州?想当年韦应物被誉为韦苏州,两人冥冥之中还真有些关联。

  

image


  诗歌的一开始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春日的傍晚,只可惜阴云笼罩。天地间一片昏暗。如此灰暗的背景下,按说是写不出来多少精彩的诗意的。但是到了诗人的笔下,却因为看到一朵野花而变得眼前一亮。

  傍晚的“草青青”,上头顶着乌云密布,天地间浑然一色,带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压抑。但是在这漫山遍野的青草之外,偶尔还会有一两朵的野花冒出来,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诗人的心情开始有了变化,而此时天气也开始有了变化。“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诗人把一艘游荡的小船,停泊在一个古庙(有人说是古祠堂)之下,就坐在房间里,看着外面的满河风雨。

  

image


  在那个极度缺乏娱乐设施的年代,躲在安静处看风雨也是一种人生趣味。尤其对这些生性敏感的诗人们来说,看着风雨,让思绪随着风渐飘渐远,也是一种怡然自得的感受。风雨交加,或者小雨淅沥,都是不一样的感受。而此时潮水的逐渐上涨,更是充满情趣,充满意味。

  苏舜卿和当时著名的大诗人梅尧臣并称梅苏,在当时的诗坛上还是很有几分地位的。虽然年龄活得不够久,只有40岁,但是留下了很多精彩的作品。《淮中晚泊犊头》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

唐代 韦应物

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林。我以养愚地,生君道者心。

寄二严(士良,婺牧。士元,郴牧)

唐代 韦应物

丝竹久已懒,今日遇君忺。打破蜘蛛千道网,
总为鶺鴒两个严。

和李二主簿,寄淮上綦毋三

唐代 韦应物

满城怜傲吏,终日赋新诗。请报淮阴客,春帆浪作期。

送灵澈远云门

唐代 韦应物

我欢常在梦,无心解伤别。千里万里人,祇似眼中月。

府舍月游

唐代 韦应物

官舍耿深夜,佳月喜同游。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散彩疏群树,分规澄素流。心期与浩景,苍苍殊未收。

休暇东斋

唐代 韦应物

由来束带士,请谒无朝暮。公暇及私身,何能独闲步。
摘叶爱芳在,扪竹怜粉污。岸帻偃东斋,夏天清晓露。
怀仙阅真诰,贻友题幽素。荣达颇知疏,恬然自成度。
绿苔日已满,幽寂谁来顾。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