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夏濠上
明代 :区大相
濠上行云卷复舒,数竿修竹野人居。庭幽蚤听秋虫急,客病时惊夏木疏。
栖息一枝南国鸟,逍遥万里北溟鱼。中林拟遂甘疏散,未老浮名觉渐虚。
和大司成韩公祷雨宿署中之作次韵时读书国学
旱云何事赋成均,总道苍生属望新。丹陛宵衣传露祷,三雍拜诏肃郊禋。
风霾岂压祈年瑞,桃李偏宜化雨春。惟是傅岩徵梦日,商霖应洒属车尘。
抵南都闻林开先先一日渡江入北
千里风期拟共君,过江消息转愁闻。过来建业书何处,舟入邗沟路暂分。
六代莺花馀染翰,三吴烟树阻论文。若言鞭弭寻常事,先寄离声向五云。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三
十载丝纶藉上卿,几回霖雨慰苍生。夔龙业就身先退,鸿鹄歌来翼已成。
天为老臣全晚节,时逢明主竟遗荣。前星重朗边烽息,此是先生后乐情。
行至万阴会有勘河之役感赋
行河冠盖日相仍,万井萧条思不胜。万水建瓴嗟下邑,汉家沉璧护诸陵。
禹功四载今何赖,贾策三条晚见称。疏凿更须平土颂,能歌瓠子亦中兴。
上元后三夜陪焦陶二太史王董黄孙四吉士宴大将军李侯宅
盟府金貂奕世功,淹留词客醉新丰。淹翻都护春调马,赋就甘泉晓射熊。
北里烟花过节丽,西堂樽俎助文雄。当杯又进吹铙曲,塞上何人更引弓。
过兰阴不得游灵洞山房奉怀
青溪迥绝少为邻,翠岭依微入望新。五柳种成才有径,千桃栽就更无津。
云霞岂乏留宾榻,猿鹤从知待主人。见许初平为弟子,愿看棋局过千春。
谢韶州偕诸僚邀游九成台
虞帝昔巡衡岳至,山川万古有韶名。山霞尚想飞龙驭,箫管犹疑下凤城。
石上松阴迎辇合,檐前溪响应琴鸣。延州岂必观皆遍,但鼓南薰佐圣明。
饮对江楼望越井冈木棉花同黎惟仁赋
高楼醉倚眺山椒,千树红芳雨点消。已共露桃开二月,似陪仙杏种丹霄。
绛烟掩映呼銮道,赤锦分明插汉标。别有寻芳骑马埒,粉绵飘尽紫骝骄。
送吴门卫司空榷税杭州
苏台行尽见杭城,官舍离家百里程。竹箭旧输多越赋,梅花新曲半吴声。
雪残小苑星轺远,草绿长洲画鹢轻。若是司空旧游地,六桥堤上问山名。
与客赏牡丹
金屏香榭簇芳尘,共识长安富贵春。正好看时盛游骑,何曾赏处见贫人。
千花敛态羞无色,数朵争妍觉有神。寄语金銮旧供奉,莫誇艳曲醉中新。
庚寅中秋馆中对月 其一
御堤流水象天河,堤上游人步月过。云气渐分仙掌曙,秋光偏在禁城多。
南宫树影栖鳷鹊,西第花阴会绮罗。此夕清晖谁不望,霓裳何处倚云和。
灵鹊
辕门旺气动三城,灵鹊如云翼阵行。灵为移军占喜色,非关绕树噪新晴。
银河填处移兵渡,金印悬时傍将营。铙吹未翻朱鹭曲,已从唶唶听欢声。
上元置酒苑西楼同四兄七弟对雪瑞历两儿侍 其二
凤城行乐幸同欢,雪色年光上画阑。六出花前艳流火,百枝灯里薄生寒。
莺迁上苑声犹涩,雁度平楼翅欲乾。试问年来相忆处,瑶华共把醉中看。
同黎惟仁访朱氏兄弟山池
渐入前林已少邻,转行深巷更无尘。烟迷竹树才分径,花泛溪塘别是津。
往日云山如待客,经年琴酒始逢人。爱君几片松间石,青李临书过一春。
寄宗良
昔从文史见风流,常忆琴尊侍宴游。奏雅几时来北阙,校书经岁卧南州。
楼中香护青绫被,江上春归翠翰舟。更道别来多胜事,相如武骑正淹留。
登天池山
层层石路上无涯,㶁㶁流泉听转赊。万仞壁间藏古刹,千岩云际吐奇花。
望穷天汉人难住,行尽烟霞佛有家。一点尘心何处著,夜来风雨长灵芽。
图南诸王孙同舟送至剑浦而别
使星何在豫章西,有客相随恋别携。树引柴门帆影近,烟横芦渚雁飞低。
佳人揽桂期前路,王子同舟爱晚溪。南浦岂劳重怨别,岭云江月不曾迷。
行经玉蝀望太液池
雕阑宛转度芳溪,映日春旗拂綵霓。碧浪晴开天苑右,青山近出帝城西。
潭鱼在藻惊人跃,谷鸟衔花过水啼。惟有岸杨与汀草,长承玉辇幸金堤。
回至英州九日登南山寺张明府载酒
野寺移樽木叶苍,南山佳色对重阳。闲阶坐爱莓苔静,深院时闻松桂香。
岂有参军来落帽,偏宜陶令与传觞。今朝不费天涯目,此地登高近故乡。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少年行赠人从征
月夜花下小酌和友人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五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三十四
西湖春游曲 其九
中宿山歌 其三
寄梁少仲巢居
同林咨伯汪公干黄汝纶秋日僧房对菊 其一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十
感怀讯友人 其三
梁少仲夜过濠上
登钓台作
移居后谩述 其二
元旦阁中拟献诗一首
赠梁少仲东山旧隐
奉和甘霖应祷
中秋夜对月叙怀
岘亭再作
蚤春园桃盛开亲友携酒过赏得春字
解监宅看海棠
送友人还山歌 其一
闻宪府李公增修星岩之胜遥有此寄 其一
舟中杂咏 其二
送艾熙亭中丞巡抚四川
三礼诗三首 其二 皇太子冠礼诗
励志诗 其八
送王光禄削籍南还
东鲁豪士行
舟夜小集 其四
赠谭金吾还朝 其一
叶县歌
赋得五星如连珠
百泉夜泛因寄汪处士公干
自宁远趋蓝山纪行作
仲冬即事 其二
四月六日与客游高梁桥
辛巳仲春有鹤一双巢于耆德寺浮屠顶上感而赋之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二
题黎惟仁对江楼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三
阮溪漫兴 其三
盘松篇夏日陪诸公饮报国寺盘松下共赋
仲冬即事 其一
闺中闻子规
虎丘山作
山中言志 其一
续刺谗诗 其五
三礼诗三首 其三 皇太子婚礼诗
雪夜谢彦云载酒见过与四家兄汪公干小集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一
阮溪漫兴 其一
入毗陵
白雪吟
上元之夕星月朗然夜半阴雨以去岁中秋验之亦先晴后雨
入西山 其一
咏上苑桃花 其一
舟行杂咏 其十三
关南阳羽客 其一
大雪林维烈南发以诗留之
送范子乔还杭 其二
送人还山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 其二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二
九望 其八 望崧台
和黎惟仁得吴明卿书问次韵
淮浦吟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三
蠲愤
谢病遣怀 其四
于清远峡山待命作
答龚秀才岸文 其一
忆阮溪
续刺谗诗 其二
西湖春游曲 其六
发大梁过郑州感谊叙怀奉寄中丞曾公
庚寅中秋馆中对月 其三
宿苏门山中
送梁武库赴临洮 其二
夏日诸公过集紫薇花树下
送徐符卿使郑府营葬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五
使大梁赠同行范中翰
崧台独步颇有何仰之怀 其二
咏梅 其五
早春送李松江董漕事竣还郡
咏苏门
中秋乐词 其二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九
东征从军行 其三
侍御七弟携诸侄游西樵遥寄
奉使淮藩留别同馆诸君 其二
舟中杂咏 其十五
续刺谗诗 其十一
又咏新柳八韵
湘中杂咏 其八
送何公露佥宪之豫章
大庙荐新麦
奉使周藩发都亭作
董玄宰太史席上送朱君采舍人
将游燕感赋 其一
登箕山
闻雁 其二
九望 其三 曰望苍梧
慈圣皇太后圣节皇极门朝贺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太和宫杂曲 其二
出城马首望西山 其四
山园春日歌
赋得文杏梁 其二
经玉河堤上望瀛洲亭 其二
于五凤楼前赠瑶
南行酬别徐鸣卿武选四首并次来韵 其二
院鹤吟 其二
初冬夜集高正甫所居禅室
游嵩山四首 其四
题虎丘山寺
陈少珍山人以岁暮怀武夷之作见示赋答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
答黎文学惟仁
被弹将南行作二十四韵
舟中杂咏 其六
待月有怀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九
忝珠篇赠张孟奇寿母
续刺谗诗 其八
送太保尚书郑公巡边
过友人玉河官舍
仁圣皇太后圣节朝贺
舟行杂咏 其十七
经碧云村
饮邓希父博士斋中
入净乐宫
章元礼寓善果寺与林咨伯潘象安出访
答龚秀才岸文 其三
颍阳三月雨雪歌赠丁元父
槐阴清昼和寓直诸公
同七弟送四兄于彰义门 其二
湘中杂咏 其二
湘中杂咏 其五
西湖春游曲 其三
高正甫出守袁州九月九日予偕家兄暨诸亲友能文者十九人饯之毗卢阁 ...
和四家兄新岁梅
再入显灵道院有感 其二
咏阶前鹤
游南岳 其五
题王学士忠铭先生山中四景 其一 文笔晴烟
九日同何梁二公登雁峰寺
赋得吴门市赠庞尉
游少林 其二
南华寺谒能禅师像效唐体 其一
九日偕诸客登显灵宫阁
从军行 其一
太和山铭
黄公绍博士斋中同黎司封集得文字
舟中同四家兄读七舍弟疏草述怀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二
夏日濠上书怀贻二三同好 其二
九望 其九 望西樵
送范子乔还杭 其一
再入显灵道院有感 其三
昨游姑蔑徐氏园见林开先题壁兹过上饶费氏馆见朱贞吉留题凄然有作
游南岳 其二
汪公干送至卫河赋诗别去
戏和怨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