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已过半月菊花方开二首
宋代 :杨公远
十日宋省斋有诗谓不及同登南山独步乌聊山
我辈登高崄更遥,闻君独步上乌聊。休嗟昨日浑无兴,须信明年尚有条。
节后黄花香未减,年高黑鬓雪偏饶。拂笺续罢新诗句,回首重阳越一朝。
游南山次刘晓窗韵二首
次程国舍
欲坐春风欠宿缘,识荆琳宇忆当年。初逢脱略知心地,再见从容值暑天。
万卷诗书君有种,一犁烟雨我无田。晓来喜报檐前鹊,忽得珠玑璨两篇。
雨过閒步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贽雨村施权宰
再韵奉酬
寓乾明观五首
寓婺源紫虚观
自笑 其一
自笑人生立世难,甘辛滋味饱曾参。头颅潦倒梅横雪,心地通明月印潭。
诗欠惊人徒著意,事多忤俗更休谈。何如领略三杯酒,不必如泥只半酣。
再用韵十首
照水梅
自笑二首
游南山次刘晓窗韵二首 其一
神仙窟宅白云扃,山径迂回峻复平。烟冷恐遗丹灶在,草深不向斗坛生。
市廛尘隔二三里,岩谷禽啼一两声。莫讶此来仙不见,遥岑寸碧眼增明。
上赵相公 其二
彻骨清贫颇自怜,生涯淡薄只随缘。搜罗景象画多趣,抖擞襟期诗几篇。
毛颖漫供烟雨耒,石泓聊当稻粱田。化炉倘赐甄陶意,便是人生际遇年。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 其十
径曲通村深复深,听莺吟歇听蝉吟。园林幽雅吟成趣,朝市纷华岂到心。
匣冷冯驩长铗剑,壁悬元亮不弦琴。故知忤世皆缘直,有口从今只合瘖。
呈许使君 其二
蒙泉清彻底,更不著纤尘。滕阁曾逢月,花屏又遇春。
采芹尊秀士,拔薤抑强民。祇恐芝泥召,催归侍紫宸。
吊讷相次仲宣韵 其二
官居鼎鼐只儒酸,雅淡襟期耐岁寒。拂袖乘箕天上去,斑斑青史后人看。
吊讷相次仲宣韵 其一
两字清忠帝衮褒,都缘稳把济川篙。后来诸老多成败,何似先生勇退高。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次刘晓窗九日韵 其八
一溪赵宰惠诗次韵谢
寄东麓赵赞府 其一
始生书怀三首
见王书史系按察司所委平反劝课
水西行散次韵程南仲
四用韵 其六
四用韵 其十
九日同王月溪访紫阳有诗次韵
次程南仲韵 其三
大佛头次程斗山
次宋省斋七夕雨
借虚翁涌金门城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
三用韵十首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 其五
谢许侯特雇
月下看白莲 其一
生朝二首
初夏旅中五首
次罗梅谷诗画总观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 其二
隐居杂兴
次程南仲韵 其四
呈赵提领
池塘生春草
上赵相公二首
次韵别黄山中
次汪菊坡秋深韵
次宋省斋木犀 其二
见山真意
次韵黄仲宣九日
次姚舍人二首
和靖
诗壁
次韵郑山长九日
四用韵 其三
诗将
回溪道中
边日雪次典仲宣韵二首
高斋韩东尉用前韵见寄次韵谢
再韵奉酬 其一
迟梅
谒和靖先生墓借斗山韵
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二首
次兰皋吴堂长晓起
用前韵酬项性初
呈许使君二首
迓王书史六邑劝课回四绝
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诗四联演成八韵句工而韵险似难继和愧 ...
立春旬日雨作不止
次宋省斋木犀二首
春夜雪再用韵 其十
次吴篁屿山行
次金东园渔家杂咏八首
次程斗山村居韵 其六
江天莫雪
次吴篁屿赠别
旅寓岑寂中园丁送花四品因赋五绝
蝶二首
许侯赠诗借韵谢 其二
再韵奉酬 其三
池上芙蓉
寄饯东麓赵赞府之官湖南
游水西次吴秋磵韵
月下看白莲
次程南仲韵 其二
万竹乃竹洲曾孙也万竹子常新恩弃儒於乾明入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
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
闰九日
再用韵 其十
次宋省斋九月十日
见古梅吴府教
芳溪閒步
饮归次南仲韵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 其六
次友梅编校独卧床
次省斋桂花
题徐氏聚秀楼
借汪路教韵题赵东麓判丞临清堂
回岭观瀑
学樵
再韵 其一
次程斗山村居韵十首
初度寓郡
借虚翁涌金门城望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 其一
次黄山中山居韵二首
月下看白莲 其二
春夜雪再用韵 其八
次余静庵晚望欲雪
次余静庵寒夜诗思二首
次江草塘
春夜雪再用韵十首
雪十首
次文长老
饯王书史
次宋省斋避暑
次赵都使心田寿哉韵
次赵篷窗岁莫
写梅
诗谒按察疏斋赐贱号二大字赋诗以谢
诗匠
次宋省斋立秋
九日登高次省斋韵
次敏斋陈先生月艇
逗春海棠
借张山长韵呈方虚谷三首
饯康侯二首
清明后旬日不闻鹃
龙金庵次壁间韵
听磵泉琴次赵丞韵
次程南仲韵五首
次姚吏隐惠诗韵
迓王书史六邑劝课回四绝 其一
寿许侯
三用韵 其三
借虚翁涌金门城望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 其二
重阳已过半月菊花方开 其二
上疏斋虑按察
诗癖
见还楼次敏斋陈先生韵
谒秋崖先生方吏部墓借斗韵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八首
五用韵奉酬见寄二首
四用韵十首
昨携拙稿呈康使君郢正以诗促之
新安江上次程南仲韵
次韵立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