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观瀑送罗戒轩伍秋农还里
清代 :成鹫
昨夜闻声今到来,三瞻四顾兴悠哉。炎天忽下千山雪,晴日犹鸣万壑雷。
僧老行藏凭竹杖,道心浓淡寄茶杯。无情最是云边瀑,流入人间不复回。
丹霞除夕与诸子守岁
閒心到处不须安,借得岩居学懒残。拥被早为虮虱计,废书留作蠹鱼餐。
梅妻梦里将春信,鼠妇灯边语夜阑。大地一时人尽老,独留孤影在蒲团。
赠置荅师隐山
投老空山计未能,偏将好事让良朋。开云觅路闻啼鸟,就树营居园俊鹰。
分得田园凭地主,望来烟火有邻僧。何堪别后思君处,独立螺峰最上层。
谢马校尉国祥有施
老来空负住山心,日暮凭谁溉釜鬵。借得好风生幕府,送将孤鹤入云林。
交情恰似青萍合,愿力还兼紫水深。从此伏波坛上月,清光长照伯牙琴。
蒲竹山阻雨赠方照静主
蒲竹山中昼掩扉,苔痕青染薜萝衣。浮云蔽日人将老,宿雨连天客未归。
久懒不堪耕稼苦,忘机还笑灌园非。从师乞取三条篾,结束閒身住翠微。
丹霞元旦
天外三更来鹤神,老翁白发参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两人。
海印乍生虚室白,谷风不动明窗尘。兴来策杖入云去,极目莽苍何处春。
丹霞十二咏 其十 舵石朝暾
上方明相下方同,林影参差辨梵宫。海印光生华藏界,天鸡啼向舵盘东。
云迎霁色先沉壑,鹤趁朝暄早出笼。莫道日高僧未起,阳乌曾不恕衰翁。
呈泽萌和尚 其四
林光亭午日当中,定出无心笑懒融。片石似云争远近,双松连影失雷同。
南车直指千峰北,西水长流万派东。从此丹霞无别客,不妨识得主人翁。
丹霞十二咏 其二 锦水滩声
山光历历水涓涓,十里滩声绕法船。碧石无心成背触,清溪何事独潺湲。
涨添宿雨迷孤屿,响驾长风下百川。却笑沧浪老渔父,急流收钓竟忘筌。
丹霞十二咏 其六 松涧涛风
一种孤高不易攀,此身只合住深山。养成鳞甲为龙去,化作云涛林鹤还。
声入空林人寂寂,响归幽涧水潺潺。叮宁莫把松风卖,留在千岩万壑间。
挽郑听轩 其四
独宿孤峰起梦思,东林回首笑攒眉。蹉跎前夏安居日,惆怅先生易箦时。
有骨犹堪逢伯乐,无弦宁禁忆钟期。茂陵遗草休轻弃,付与床头七岁儿。
送孙禹尚还京
桃花零落滞河阳,玉树联翩返帝乡。卫玠丰仪年独富,苏门清啸韵偏长。
因逢北阮思南阮,更藉元方识季方。怅别溪桥无可赠,片云孤鹤自相将。
赠林山人
每因梅鹤忆林逋,道骨仙风世不如。石室启将丘索秘,金针传得越裳车。
青山到处开生面,黄石何年授异书。炼就丹砂成九转,不如陵谷有乘除。
长者峰
久响高峰老古锥,名山随地见威仪。天花过眼能无着,霜雪盈头禅不知。
稳坐枯禅同木石,长留古镜照须眉。海螺吹落千山月,正是无情说法时。
九日与丹霞诸子登海螺峰绝顶,同赋用咸韵
共携短策与长镵,采得茱萸手自缄。山路细通多宝塔,秋风先到七斤衫。
蝉声断续吟红叶,鹤语差池下碧杉。岁岁重阳得如此,终身不拟别螺岩。
定崖师住槐园赋赠
久客槐园未有诗,别来三径草离离。赖君青眼重为挂,容我閒身再到时。
苦李不留当路实,新松须长拂云枝。东林此去无多远,白犬驰书待寄谁。
懒诗 其四
不近人情不问天,涅槃轮转且随缘。两条寒涕何因拭,七尺枯形任自然。
有口只堪长挂壁,无心不拟更参禅。耽閒转觉多忙事,笑杀西来竺土仙。
挽李
一入金门便隐沦,曲江回首见垂纶。沧桑阅尽人间世,岁月销磨物外春。
丹诀有灵龙蜕骨,碧天无际鹤翻身。浮生日促仍多病,拟拾遗薪逐后尘。
送罗山甫入京
锦江流水接通津,野老长歌送远人。古道论交君仅见,新诗盈箧客非贫。
登临记得曾游路,匡济偏宜未老身。挥手不须怅离别,重来应及岭头春。
丹霞十二咏 其九 乳泉春溜
石乳岩边长绿苔,水帘高捲洞门开。溪云入谷成山雨,崖溜添泉助茗杯。
抱瓮春深机事息,挈瓶林下野人来。清泠莫逐桃花去,流入尘寰不复回。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曹溪八颂肉身
姚明府复任番禺寄赠 其二
丹霞十二咏 其十一 杰阁晨钟
丙戍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 其四
病中荅人
送李善藏省觐揭扬因柬其尊人李远霞广文
寄云庵和尚
送李静庵广文还仁化学署兼怀前广文郭元修暨旧游诸子 其一
拟忼慨歌送智泓禅者归北山旧隐
送王晋予孝廉
与哉明师话别 其四
朝天行赠王固山裕公入觐还粤见过
弹子矶 其三
送高邑佐伴贡入京用来韵十首 其六
送李陈二子赴中宿 其二
题账荒图为马卧仙赋
赠罗炼师
送刘块然还里 其六
宿绿萝庵赠半僧万欲曙
客夜寒雨
十九秋 其十 秋帘
挽黔阳吴芥舟明府 其三
和社中诸子咏一茎二色红白莲花
谒刍庐阿阇黎影堂
过海城堂作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其十五
寄谷旸惟一师
和中州李沧维见奇
赠马敬子孝廉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其十二
前参戎李元济手植双槐于庭下其子东园兄弟不忘手泽颜之为堂绘图徵 ...
雪夜过严滩谒严子陵先生祠
送圆音禅友主席丹霞 其十二
月窟
蔡箕衍孝廉偕诸公过访分赋
病中放言 其七
龙山遗菜颂
寄匡庐净成泽萌和尚
再续前题备述园林花石之胜兼送领军入觐
挽硕堂老人十章历序平生相遇之缘 其四
和张子白杨鬯侯游飞来寺见寄 其四
山中寒雨答友人
挽黄广思
赠岑金纪 其二
宿寒梅寺
闻雁杂咏 其十 溪边闻雁
通方石
丹霞十二咏 其八 丹梯铁锁
过灵洲寺访敏公不遇
赠秋霜师 其二
答张子白来韵
送邝词辉孝廉北上
锦岩杂咏五首 其二 看下路
题刘让夫明府行乐图十二 其十一
过蓝关谒韩文公庙
赠岑金纪 其一
舟赴中宿与张子白话别
初入丹霞与九译禅友夜话
苏瀛洲广文过寺话旧
番禺东官临高长宁四明府见过即事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其三
题画 其五 莲花
闻雁杂咏 其九 山间闻雁
挽陈德山 其十
还东林萧志三见赠用韵赋答 其一
双照八咏 其八 竹林煮茗
赠郑侪鹿
元旦有怀姚明府时略地海上 其四
赠黄三曜
答西粤冯作鹏来韵
挽黔阳吴芥舟明府 其十四
挽陈德山 其八
挽泽萌和尚七哀歌
蘡薁花
送黎大年入西宁
游石碣山作
病中放言 其五
客有遗予白鹅者贫无稻梁不给朝夕悲呜欲去乃从其志寄养于南皋处士 ...
答梁南樵过寺见赠韵二首 其一
欧铁泉过赠赋答
仙城寒食歌四章 其四 尚公坟
寄马卧仙
拟补兰亭诗缺 其一
秋阳
题富春山房 其二
送王固山裕公入觐 其三
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
双照八咏 其七 荷沼分题
八影 其五 菊影
挽硕堂老人十章历序平生相遇之缘 其一
答霍鼎洲来韵
柬邑明府姚齐州索蜡石
题富春山房 其一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 其二十三
白菜
送六幻师归珠崖东山 其一
兵后还山答邻僧见讯
赠李石亭
题百鹿图为陈母程太君寿
赋得玉兰秋放送关若垂孝廉北上 其三
小除前五日立春
寄郑珠江给谏
赠岑金纪 其四
梦入深山题诗六句醒而足之
锦石岩
寄丹徒毛中庵明府
留别张子白
送卢雁林归里
刘吟祉偕严周二子过大通赋赠
和张子白杨鬯侯游飞来寺见寄 其二
宿胡宪公署中作 其一
八影 其一 梨影
和社中诸子
将入山留别同学
谢胡东长惠绵被
戏赠埽雪童子
答梁南樵过寺见赠韵二首 其二
送圆音禅友主席丹霞 其五
赠谢邺门五十一诗
初住东林周太尊缪西冷过宿
大隐庵则已师过话旧
送吕广文典教程乡
拾翠词
寄祝春州广文霍朝望
读宋史偶笔 其二
呈贾青南鹾使 其一
招隐
烧畬歌
元旦有怀姚明府时略地海上 其二
送刘块然还里 其四
送李陈二子赴中宿 其一
泽萌和尚归自栖贤主海云席赠此 其一
雨中答双桂洞天公见寄兼柬同门兄弟 其二
冬夜姚齐州明府陪佟司马舟过大通江干夜话赋得倚松待潮生 其一
挽毛明府
挽陈德山 其七
彼美行送杨鬯侯归江南应举
送李陈二子赴中宿 其四
仙牛岭阻雪即事 其五
题刘让夫明府行乐图十二 其七
刘明府仰山作宰行唐以外艰归里奉命焚黄赋此以赠
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 其三
埽雪歌
元旦有怀姚明府时略地盘上 其三
闻雁杂咏 其七 舟中闻雁
送毛希瞻广文
隐泉诗院杂咏和马专城韵八首 其四 自适轩
送侍儿出关 其三
送高邑佐伴贡入京用来韵十首 其五
鹊顶蛛眉颂
庆云八咏 其八 曲径云封
送张子白明府归里
挽邓魏公
和诸笠山县尉见过一韵四绝 其四
仙牛岭阻雪即事 其一
答家明府葆羽见寄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其二
庆云八咏 其一 湖山鼎峙
泊汾水闻琵琶社题 其二
送宗人北上
题画 其四 萱草
移居梅园
赠罗伟甫举孝廉上公车
鹅潭渔父 其三
李广文斗山谒选北行舟过大通赋诗留别并出丹霞题咏见示用韵赠行 ...
舟中和张子白 其四
赠岑金纪 其七
祝发呈本师
有鸟行
宿富春山与霍西牛话别
庆云八咏 其七 方池月印
缀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