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万里
平生取友孤竹君,馆之山崦与卜邻。风衿月佩霜雪身,只谈风节不论文。
我开西斋对清润,每嫌隔窗不相近。别来桃李一再花,我长在外君在家。
归来西斋挂窗处,此君忽在窗前住。绕墙检校无来路,此君来路从何许。
向来先生初出去,遣猿看墙鹤看户。如何鹤睡眼未开,此君一夜过墙来。
明朝稚子满庭砌,豹文玉骨龙苗裔。春风吹堕锦衣裳,仰看青士冠剑长。
先生岂惜窗前地,与君同醒复同醉。
桑茶坑道中
过西山
一年两踏西山路,西山笑人应解语。胸中百斛朱墨尘,雨捲珠帘无半句。
殷勤买酒谢西山,惭愧山光开我颜。鬓丝浑为催科白,尘埃满胸独遑惜。
子年刘郎写余老貌求赞
桑茶坑道中八首 其七
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五
斫地烧畬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
自生米小路出舞阳渡
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 其一
钟山已在万山深,更过钟山入定林。穿尽松杉行尽石,一庵犹隔白云岑。
春晓三首 其二
风光明淑奈渠何,非暖非寒直是和。春到千花俱有分,海棠独自得春多。
揭阳道中二首 其一
厌穿山径石嵚
雪后十日日暖雪犹未融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寄题张钦夫春风楼
乐斋先生子张子,独立春风望洙泗。四海无人万古空,咏歌一声满天地。
不应东阁胜东山,浮云于渠了不关。只馀平生医国手,未忍旁观缩袖间。
楼中古书积至斗,楼外春江绿如酒。权门得似圣门寒,万波横流独回首。
向来沂上瑟声希,由求相顾只心知。至今留取一转语,不知何咏亦何归。
晚照
题汪季路所藏李伯时飞骑斫鬃射杨枝及绣毬图二首 其二
君王将幸宝津园,刷洗天驹尚未乾。禁地何缘有阑入,考官应奉得来看。
烛下和雪折梅
春日六绝句
题连沧观呈太守张几仲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其一
岳麓猿声里,湘流雁影边。自天持一节,到日是新年。
身退名逾重,今稀古则然。黄花非不好,只是插离筵。
小舟晚兴四首 其一
箬篷旧屋雨声乾,芦䕠新檐暖日眠。枕底席边俱绿水,脚根头上两青天。
缓辔入东宫门望见渔浦山
渔浦孤峰入九城,承华门里最分明。马头看得山低去,夹道芙蓉红露声。
雪后领儿辈行散
今日意不惬,出游聊逍遥。父子自为伴,何须外招邀。
过溪足小倦,临流坐危桥。回头顾吾庐,竹树翳草寮。
独有万花亭,岿然出山椒。高陂泻溪水,环佩锵琼瑶。
飞流迸空起,平水和天摇。舂淙到潭底,势尽自浮漂。
蟹眼沸不停,雪山涌还消。近观绝汹汹,远听渐萧萧。
忽逢绿头公,携孥鼓丹桡。喧呼苇间出,得意似见骄。
我行为小立,流鱼偶双跳。人物各自适,兹游定谁超。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五更过无锡县,寄怀范参政苏侍郎
观蚁二首 其一
春晓三首
池冰二首 其一
走笔送济翁弟过浙东谒丘宗卿二首
清晓湖上三首 其三
刘平甫挽诗二首 其一
泊姑苏城外大雪二首
书莫读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蛩声三首 其三
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秋夕书怀
醉後捻梅花近壁,以灯照之,宛然如墨梅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 其二
走笔送赵正则司户来访皈觐亲庭
雨里问讯张定叟通判西园杏花二首 其一
读诗
谢陈希颜惠兔羓
月夜阻风,泊舟太湖石塘南头四首
子上弟折赠木犀数枝,走笔谢之
檃括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 其一
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
烧香
赠阁皂山懒云道士诗客张惟深二首 其一
送丘宗卿帅蜀三首
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其七
野荼
十月四日,同子文,克信,子潜,子直,材翁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
积雨新晴二月八日东园小步二首 其一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过杨子江二首 其一
东窗梅影上有寒雀往来
腊前月季
紫宸殿拜表贺雪二首 其一
忆秦娥(初春)
寄题龙泉李宗儒师儒槐阴书院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其五
宿小沙溪
腊里立春蜂蝶辈出
寄吴宜之
游水月寺
入浮梁界
夜坐小集
和周元吉左司东省培竹
和昌英叔觅松枝作日棚 其二
中元日午
落梅有叹
晚春即事二绝 其一
甘露子一名地蚕
赵达明太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其七
跋黄文若诗卷
送朝士使虏
凝露堂木犀恶人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