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观蚁二首 其一

观蚁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偶尔相逢细问途,不知何事数迁居。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后车。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游水月寺

宋代 杨万里

烟日蔫云乍暑天,倦投山寺借床眠。清凉世界谁曾到,却在红尘紫陌边。

昼倦

宋代 杨万里

睡眼䰒松倦日长,却抛诗卷步回廊。狸奴幸自双双戏,忽见人来走似獐。

一鹭先立池中,有双鹭自外来。先立者逐之,双鹭亟去,莫敢敌者

宋代 杨万里

鹭鸶各自有食邑,长恐诸侯客子来。一鹭忽追双鹭去,穷追尽处始飞回。

六月晦日

宋代 杨万里

今年六月热全无,不是云阴即两余。
松叶落阶休扫动,黄金线织滑氍毹。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精舍

宋代 杨万里

忆我南溪北,千岩万岳亭。
妒渠紫阳叟,詑杀一峰青。

上巳日予与沈虞卿尤延之莫仲谦招陆务观沈子寿小集张氏北园赏海棠 ...

宋代 杨万里

东风吹我入锦幄,海堂点注燕支薄。不论宜雨更宜晴,莫愁倾国与倾城。

半浓半淡晚明灭,欲开未开最奇绝。只销一线日脚红,顷刻千株开绛雪。

伟哉诗人桑苧翁,持杯酌酒浇艳丛。坐看玉颊添醉晕,为渠一醉何须问。

己丑上元后晚望

宋代 杨万里

雪里晴偏好,寒馀暖尚轻。山烟春自起,野烧暮方明。

又是元宵过,端令病骨惊。遣愁聊觅句,得句却愁生。

寄题龙泉李宗儒师儒槐阴书院

宋代 杨万里

龙泉二李继谪仙,朝议朝散相后先。凤雏二妙继乃祖,宗儒师儒贤弟昆。

手种兔目今几年,日茹叶淘呻断编。阴似王家三树绿,异时官职追前躅。

花作唐人八月黄,来岁能书催趣装。

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生憎雁鹜只盈前,忽览新诗意豁然。锦字展来看未足,玉虫挑尽不成眠。

插秧歌

宋代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夜过杨州二首

宋代 杨万里

新晴残冻未全销,月恋冰河雪恋桥。
两岸红灯成白昼,杨州腊月看元宵。

和庆长怀麻阳叔二诗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自幼仍投老,相欢不解愁。政缘湖外别,负却竹林秋。

佳政真馀事,闻人说甚休。不应野水渡,横此济川舟。

舟中午睡

宋代 杨万里

一叶摇无定,昏然妙思通。
化为漆园蝶,飞入大槐宫。
有酒相勾引,无茶作寇戎。
平生眠不足,还债橹声中。

冬至前三日

宋代 杨万里

故山千里几时回,又见初阳动琯灰。
酒不逢人还易醉,诗如得句偶然来。

上巳三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上巳春阴政未开,寒窗愁坐冷于灰。冻蝇触纸飞还落,仰面翻身起不来。

刘季澄投赠新诗次韵为谢

宋代 杨万里

君操笔耒启新畬,耕遍西溪万卷馀。藜杖芒鞋来得得,柳风花雨政疏疏。

是家人物孙如祖,惊代诗文我爱渠。努力收科无早晚,不须灯下独长嘘。

三辰砚屏歌

宋代 杨万里

天小紫,日淡红,相光正与日相通。一星雪白大于黍,走近相旁无半武。

吾闻三辰不并明,如何日中见相星。霜后梨花定非瑞,春秋获麟不应贵。

君不见八相十五夜向晨,东方亭亭升火轮,西有玉李伴金盆。

是时三辰正如许,君不著眼君莫论。吾家大阮嗜文字,看书到晓那能睡。

三辰并光射窗几,影落砚屏不容洗。就中相轮景特奇,桂树可数叶与枝。

炯如秋水涵荇藻,天巧此岂人能为。怀璧未为罪,借书未为痴。

公当十袭古锦帕,如何传玩十手把,不防夜半有力者。

次公满秩来归,偶上已、寒食同日,父子小酌

宋代 杨万里

又是一年修禊时,何须曲水泛金卮。
遍尝众酒少亦醉,坐到三更眠未迟。
上已巧当寒食日,春风悭放牡丹枝。
白头父子灯前语,忘却江湖久别离。

春晓三首

宋代 杨万里

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尽十分。
不必开窗索花笑,窗隔花影也欣欣。

夜读诗卷

宋代 杨万里

幽屏元无恨,清愁不自任。
两窗雨横卷,一读一沾襟。
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
病来谢杯杓,吟罢重长吟。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