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纪
二十妇道无欠亏,儿未三月身孤嫠。共姜有誓天与圮,令女此心山不移。
能扶纲常励风俗,可使旌表光门楣。后来史笔重节义,佳传必资徵是诗。
閒居二首 其一
茂林修竹是吾庐,身已无官也自如。莳药种花筋力倦,北窗高枕教儿书。
次韵沙允恭感怀二首 其一
莫向春风忆旧游,老年怀抱不禁愁。自来自去堂前燕,相逐相呼树底鸠。
行乐有孤灵运屐,笑谈无复庾公楼。武昌门外多官柳,能有几株今尚留。
怀季明大政二乡友
乡里衣冠日渐稀,故人又去着戎衣。塞翁得失皆前定,莫向如今怨昨非。
游观音山简主僧大用并范彦华
两山出云气,众山自开晴。游人看山来,浮舟绕山行。
舟行虽可意,未惬登览情。舍舟入山去,山僧出相迎。
问予从何来,谓予欲何征。殷勤待远客,茶香石泉清。
范卿文正孙,解后诘姓名。自言在山住,欢爱如平生。
追陪极遐眺,高步凌云轻。细路曲穿岭,旁出猿猱惊。
千里析秋毫,所向双眼明。灵岩见孤塔,去鸟投天平。
风帆太湖口,烟火夫差城。沧海东南流,青天西北倾。
后巘方献奇,前㟧巧已呈。何当庐涧阿,听此潺湲声。
尘襟正披豁,落日催归程。怅然别二子,私与烟霞盟。
旧时月色为吕希阳训导
月到衡门有意无,相随出塞又归吴。适来此夕又何夕,照见今吾即故吾。
屈指秋光重自省,满身花影再谁扶。阴晴圆缺寻常事,消得平生酒几壶。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二 忆弟季明
池塘春草梦依依,明月清风半掩扉。今夜灯花何太喜,多应洱海有书归。
折枝牡丹
沉香寂寞久无欢,何况杨家百宝阑。池馆买栽谁到老,不如聊写折枝看。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六
杨柳低金缕,鸬鹚滟玉蛆。纵无山简马,也伴倒骑驴。
与太常典簿顾谨中题画二首 其一
髣髴风烟笠泽东,吴山不与越山同。谁家楼阁停歌舞,旧是夫差避暑宫。
春闺曲
重门半掩梨花院,博山飞烟绕梁转。晓莺啼傍小窗来,只在柳梢看不见。
罗衣单薄恶春风,却要捲帘令燕通。春愁只能清臂玉,何时得消红守宫。
对花强拣花枝折,心事可向旁人说。
墨菊二首 其一
夕餐始见楚人辞,晚遇柴桑亦赋诗。何似颛工写秋色,金壶墨汁更淋漓。
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 其五
过雁无凭望欲迷,春波只隔五茸西。相思此夜何终极,月在青天水在溪。
望淮轩为钱文规
望淮轩上客来频,多有江南故旧人。云起八公帘半捲,风传百和酒初巡。
吴艘顺下帆如叶,海鹤横飞翅若轮。日日倚阑图画里,不知身是异乡民。
短歌行次韵俞仲基
君不见朱门空锁春
次韵陆宅之雪中见示
瑞象新年有,纤埃到处无。山开银洞府,地涌玉浮屠。
笔冻诗难写,樽空酒更沽。重茵莫嫌冷,跣足有樵夫。
题画五首 其三
鼓瑟齐门事已非,抱琴何惜赏音稀。有弦争似无弦达,閒看閒云出岫飞。
风木轩为丁季悦
有生非无母,失恃才五龄。已惭泣杖俞,徒慕刻木丁。
谁知树欲静,无奈风不停。终身罔极悲,年年坟草青。
夜泊江上
雁叫霜汀鹊绕枝,夜长无寐客眠迟。一灯隔岸渔船火,愁似江枫对照时。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八
出焙好茶闽上有,带浆新荔浙西无。异乡美味都尝遍,只欠松江巨口鲈。
閒处光阴轩为章文浩二首 其二
宜捲湘帘且莫垂,要看清景半涵池。云过影落萍开处,风起声来竹动时。
对客不辞分险韵,留僧必欲了残棋。日长犹恨无消遣,髣髴仙家岁月迟。
董纪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278篇诗文
次韵答俞季明
云松陆宅之先生以别时容易见时难为起句赋律诗一首送俞原肃之武功 ...
别侄董时雨二首 其一
留别华亭尹蒋季和二首 其二
书所见二首 其二
予与翁应吕同至赣州府是日各从本道予往雩都翁赴惠州作诗送之时十 ...
顾定之墨竹二首 其一
惶恐滩夜泊
题画五首 其一
尹节妇
赠张孟经
閒情二首 其二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 其一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 其四
打姑恶二首 其二
雪煮茶三首 其二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三
游山联句
草堂杂兴十首 其二
重阳有感
次韵答胡彦恭二首 其一
奉简陆宅之先生并晏如上人二首 其二
梦述圣德诗
日重光行
匡方人家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三
附宽河书后寄周仲鼒父子二首 其一
十月十五日奉天殿早朝
草堂杂兴十首 其五
凤鸟何不至
送李孟起贡士
与韦佥宪同登快阁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 其三
昌德言小海楼上即席次韵答陆宅之先生并示晏如上人五首 其五
屏风画意二首 其二
附宽河书后寄周仲鼒父子二首 其二
昌德言小海楼上即席次韵答陆宅之先生并示晏如上人五首 其三
画扇二首 其一
草堂杂兴十首 其三
子猷访戴
白云归岫送道士吴德常还洞霄宫
效香奁体二首 其二
次韵俞原举致谢高都官惠锦熏笼
春山晓思图为佥宪林彦恭
来鸥亭为姚宗文
何如野老住深村二首 其一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七
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 其二
四时词 其二
樗散轩为戴彦文
宅之约余中秋过小海楼不克往
东村隐居为长州赵伯善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十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