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便面 其三

便面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人住桃花源里,舟横独柳溪傍。狼籍湿云片片,幽閒凫鸟双双。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五十 韩淮阴侯

明代 孙承恩

定伯雄图,登坛数辞。用兵制胜,霆击风驰。成功既高,执义亦固。

忘期赤松,英雄悔悟。

送陈德弘省母还常熟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束书戒晨征,别我在顷刻。把袂不得留,使我心恻恻。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其二十三 咏边塞

明代 孙承恩

穷边秋气早,六月飞霜华。胡儿弓力强,马蹄蹴风沙。

黄云连白草,极目天无城。孤城控险阨,令严寂不哗。

凄风传画角,落日悲鸣笳。征人于此际,谁不动思家。

百字令 其二 寿夏桂洲阁老和坡翁韵

明代 孙承恩

上天纯佑,为社稷、生此中兴人物。巨器宏才更风流,挺立千寻绝壁。

冠世文章,包人度量,襟抱同冰雪。试论今日,何人堪比奇杰。

还羡秉笔黄扉,笑谈机务了,英猷横发。仰止皋夔,树芳声、千古谁能磨灭。

退食逶迤,开怀延国士,吐餐握发。望公何似,碧天永夜孤月。

谢锦衣孙伯泉写菊见惠

明代 孙承恩

孙侯赠我此画菊,我疑图来自甘谷。昔时疑筌少传派,近岁陶成共机轴。

怪石磊磊苔藓斑,苍崖屈曲鸣高湍。轻红嫩白巧相错,疑金紫玉纷成团。

石根细草青绵茙,三四筼筜森作丛。野花无名亦竞秀,云烟澹浥开秋容。

我家故园东海侧,篱落年年费栽植。别来岁久应荒芜,天涯对画空相忆。

我言孙侯画菊不是画,精神似与菊俱化。晚节寒香秪自知,精思妙墨何论价。

坐玩还多逸兴生,骚人千古怀幽贞。更须孙侯拂绢素,画取老夫餐落英。

浔州

明代 孙承恩

畏途何崎岖,落日江水黄。举头见浔州,孤城倚高岗。

萧条市衢静,莽莽篱落荒。山田废不耕,四野多豺狼。

边臣劳辑柔,寇盗蔑纪纲。感事增唏嘘,悄悄情内伤。

两岸击刁斗,竟夕严堤防。喧声不能寐,起视明星光。

曈曈晓色动,山鸟鸣且翔。扬舲复前征,望望关山长。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三六 宋太宗

明代 孙承恩

显允太宗,重光御世。修德弭灾,仁民图治。节重山林,功略宦寺。

太平之政,蔚然可纪。

题小景画册十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拉伴事幽寻,古洞共探历。马蹄相追随,岚气袭衣湿。

园居漫兴 其八

明代 孙承恩

溪头一朝雨,水长三尺馀。若教更终日,俯槛拾游鱼。

拟古二十七首 其十

明代 孙承恩

淳风日浇丧,世道江河流。倾危售奸欺,笑谈隐戈矛。

得时鼠为虎,失势鹰成鸠。秦越可骨肉,父子堪仇雠。

天道既漠漠,人事良悠悠。谁能挽沧溟,一洗生民羞。

赠潜江田侯赴夔州别驾六首 其六

明代 孙承恩

宦绩从来盛蜀中,前有文翁后了翁。寻常俗吏非君事,政教须当继古风。

园居漫兴 其二十七

明代 孙承恩

楚客千畦蕙,侬家二亩蔬。草根随意长,无事欲亲锄。

次桂翁东阁读卷韵三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千年礼乐开昌运,百辟衣冠侍禁庭。华盖春深垂帝问,丹霄昼接近孤卿。

共传云瑞中天见,且喜台光午夜清。愧我疏慵叨盛典,秪将忠孝励诸生。

同襄阳守张士弘过习家池六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襄阳传得谪仙歌,江水无情落逝波。千古昔人行乐地,谁知今日我来过。

白沙

明代 孙承恩

扁舟凌洪涛,日暮弭双楫。沙净白如粲,鬼燐乍明灭。

好事吴将军,邂逅尊酒设。为言盗贼繁,干戈日骚屑。

当宁推毂勤,阃外谁秉钺。哀哉此生民,川谷日流血。

远信苦未真,客子肠百结。酒酣看吴钩,激烈双耳热。

金柝喧两崖,画角韵呜咽。酒散复别去,空江浸明月。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五 元鲁山

明代 孙承恩

元子大雅,制行纯笃。孝友配古,清介绝俗。浑朴外著,英华内韬。

人接眉宇,鄙吝自消。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九一 谢叠山

明代 孙承恩

蚤岁英迈,议论激发。晚遭崎岖,不失臣节。饱忠饫义,我腹匪枵。

充然而归,文山并高。

南斋十咏 其五

明代 孙承恩

古人妙墨今人收,古人心画谁能求。不知阅世几春秋,人间万事良悠悠。

断文尤足当琳球,吾欲即此穷冥搜。

题马氏孝感卷三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一念真能契上天,似君笃行亦堪怜。纷纷薄俗谁无父,听我高歌孝感篇。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四 程淳公

明代 孙承恩

睿质天成,充养完粹。和风庆云,盈溢宇内。神悟默识,道体洞然。

敦其似之,我怀子渊。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