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甲寅立春前一日,庞聱叟招饮,座中九人,合六百十三岁,醉归赋四绝句简谢 其二

甲寅立春前一日,庞聱叟招饮,座中九人,合六百十三岁,醉归赋四绝句简谢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新醅腊酒柏枝浓,恰好迎春更饯冬。醉后高谈惊四座,须眉最古让元龙。

诗人方仁渊的古诗

顾山香山寺文选楼怀古

清代 方仁渊

帝子声华事已遥,空留遗像仰清标。半庭草色侵双屐,一径松风话六朝。

殿宇几经沦浩劫,峰岚依旧薄层霄。文章麟炳垂千古,不与斯楼共寂寥。

赠冯钝吟先生四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歌哭穷途若个知,独清浊醒自言痴。美人香草多哀怨,半出行吟泽畔时。

严氏别墅逢隐士陆竹亭留茗却赠

清代 方仁渊

陆生思却疾,斸药此山巅。花莳金钱菊,茶烹玉蟹泉。

地幽邻古佛,心远即游仙。语及尘寰事,悠然不记年。

邵息庵阅倚云吟草蒙赐佳章,次韵奉答

清代 方仁渊

想著莼鲈便下叉,玉堂挥去谢京华。朱颜日丽宜春酒,乌帽风欹趁菊花。

读画高斋冰作鉴,衡文禁院眼无纱。仙家特健储多药,卫养何须百六加。

赵君坚兄属题瑞莲图勉成两律即希指正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昔年莲蕊满池中,斗艳争妍向晚风。清风已生双璧合,名花喜放两心同。

携来天上都佳种,开到人间见化工。应是趺跏将钵咒,碧泉也幻紫荆红。

癸丑上巳前同潘幼南、邵息庵、庞聱、俞君实四老破山寺看玉兰,率 ...

清代 方仁渊

未知今是昔云非,五老年皆到古稀。廉饮堂前玉兰放,大雄宝殿客花飞。

春光劝客须尽醉,鸟声呼人且息机。明朝花落更可惜,白头一瘦那得肥。

咏菊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霜里精神雨里姿,西风料峭挺寒枝。不分花淡还人淡,直信开迟亦落迟。

品逸最宜松作友,节高只许竹相师。南山近日多佳色,看罢归来月满墀。

庚寅立春日移居草堂新宅即事成诗二律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蒋径陶篱次第开,春光今日草堂来。先携书剑安吟榻,漫拭瓶樽插野梅。

下士不妨随俗隐,高轩多半谪仙才。一尊好遂升平乐,更鼓街头莫浪摧。

雨后作

清代 方仁渊

早起焚香坐,窗前雨乍晴。半庭红日漏,满径绿烟生。

身世云无定,功名梦未成。枝头多好鸟,得意自飞鸣。

游虞山八咏 其五 拂水岩

清代 方仁渊

绝顶忽逢涧,巍然驾石梁。水从何处拂,山到此中央。

芳树笼城碧,晴川入海黄。登临因尽兴,随意坐禅房。

赠潘幼南比部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我爱潘夫子,轩轩天半霞。才情艳红叶,风骨淡黄花。

洒翰称三绝,为文继八家。岁寒徵益友,君外更谁誇。

舟泊塘栖

清代 方仁渊

风紧岸移速,舟行水拍堤。雨收篷背重,春暖柳丝低。

言语初闻越,人家半枕溪。鳜鱼烹正熟,沽酒宿塘栖。

游石壁精舍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探幽穿岭外,石壁掩禅扉。湖影连天阔,山光捲浪飞。

游虞山八咏 其七 兴福寺

清代 方仁渊

郁郁破山寺,琳宫入翠微。暮烟迷竹径,新燕叩禅扉。

谷静鸟栖少,春深客到稀。归途趁晚色,落日照征衣。

余去梁溪五年矣,甲申冬有事重游,追思往昔,不禁感慨系之,为赋 ...

清代 方仁渊

海上夭桃结子时,罡风吹落别花枝。琵琶有调终含怨,锦瑟无端却繫思。

几度却成江令赋,不堪重读海棠诗。仙山此夜多明月,露冷霜寒两地知。

游木渎镇钱氏端园,园严姓所得,修葺尚未毕工也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花木亭台次第新,灵岩山色倍精神。名园幸脱沧桑劫,且喜今番得主人。

耕霞见和前诗再叠酬之

清代 方仁渊

开缄倍觉墨光华,焦尾归来日已斜。茶尚留香霏齿颊,诗如咏雪斗尖叉。

蠹残未许消红粉,蚊伏奚烦障碧纱。兴到挥毫聊叠韵,个中真乐更谁加。

次韵答王简修

清代 方仁渊

浪浪注雨掩晴光,闷对兰陵酒嫩黄。岭上湿云飞乱絮,船头流水霁幽簧。

天开晚霁增春色,人读新诗沈墨香。和罢阳春还自改,逢窗清兴为君长。

湖塘晚归即景

清代 方仁渊

执卷篷窗坐,披襟对好风。孤舟明镜里,落日浪花中。

远树连天黑,残霞映水红。江乡时雨足,蛙鼓闹年丰。

赠别昊星渚同门

清代 方仁渊

阔别无端岁月更,入门一笑两忘情。君忧兰玉皤双鬓,我为烟霞误一生。

话到深宵杯再暖,感来旧事眼愈明。梅花无语勤留客,云水相违意自倾。

方仁渊

方仁渊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风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13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