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辛丑九月十三夜伏枕不寐,忆前年咏菊诗款惬意,续赋二律 其一

辛丑九月十三夜伏枕不寐,忆前年咏菊诗款惬意,续赋二律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群芳夺目艳阳天,寂寂柴门抱石眠。不与春光争烂漫,独寻秋色斗鲜妍。

奇才岂肯因人热,傲骨何须入世怜。自是陶家高品格,粗桃俗李敢随肩。

诗人方仁渊的古诗

癸卯除夜怀周子标上舍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一樽细论十年前,携手狂吟后世篇。古帖爱临松雪本,新诗同赏菊花天。

人当风雅心多妙,地隔尘嚣室自妍。记否灵岩前度约,寒梅开放又经年。

敬之大兄归道山一年矣,久欲作挽而未果,今往吴门篷窗暇为补三首 ...

清代 方仁渊

天与才多便不祥,如君摇落更堪伤。旁观尽笑稽康赖,举世谁知阮籍狂。

老尔头衔称博士,误人性命岂文章。玉楼正少清词客,莫锁双眉怨未扬。

潘幼南比部任扬州教授六年矣,一毡坐冷,鸡肋难归,今春寄诗述其 ...

清代 方仁渊

一江遥隔水盈盈,佳句开缄四座惊。芳草难萦孤客梦,落花留恨豆人情。

聊将红豆传衷曲,寄到珍珠照眼明。为报平安眠食好,年来心节喜双清。

北门竹枝词十首 其四

清代 方仁渊

鏖鸡松菌又尝新,野蔌山肴胜八珍。正是酒阑佳客至,狂呼添个炒虾仁。

吴儒卿先生来寓读述怀诗蒙赠大篇成绝奉答

清代 方仁渊

飒飒西风洒面凉,新诗吹到木樨香。樗材也荷如椽笔,应是先生善善长。

游虞山八咏 其四 剑门

清代 方仁渊

此门何日辟,宝剑掣风雷。石状白云乱,崖分青嶂开。

奇峰从地起,灵穴透天来。欲写崔嵬势,惭无谢朓才。

题萧云孟镌红馆随笔诗词集后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一曲新歌被管弦,俳谐志怪斗清妍。香山意气由来淡,坡老襟期持可怜。

座客莫持无鬼论,微辞终属有情天。寸心已备名山业,不遇其人莫浪传。

邀邵息庵消寒小酌,并简潘幼南兄

清代 方仁渊

老去吟怀似冻鸦,绿云初拨瓮坭斜。梅痕未绽枝头玉,春意先回处士家。

已分此心同木石,那知世事乱蓬麻。消寒惟有呼红友,敢望高轩肯惠嘉。

次韵萧云门游山即席之作藉以送行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三年诗酒契生平,结习难忘岂好名。山水互争新两色,别离无奈故人情。

清才未合长贫贱,下吏何须耻圣明。樱笋江南春欲老,落花风里送君行。

上巳日别香麓诸子

清代 方仁渊

诸子自修禊,怜予独远行。只因身世贱,转觉别离轻。

碧树故乡色,白云游子情。那堪烟雨里,啼尽子规声。

七十感怀三首 其三

清代 方仁渊

生无可述死无名,敢谓岐黄一隙明。笑我参苓方乱写,问谁药石论持平。

漫言仁术康斯世,只恐庸才祸此氓。一过九功犹不掩,白头欲补待来生。

敬之大兄归道山一年矣,久欲作挽而未果,今往吴门篷窗暇为补三首 ...

清代 方仁渊

身世犹多未了因,天何容易丧斯人。撑肠空柱五千卷,磨碣频遭三十春。

不信参苓能续命,也知贫病最伤神。华胥梦断荷花落,薤露歌残秋又新。

五君咏 其三 宗君思柔

清代 方仁渊

宗子今时秀,才名满海虞。老骐终峻阪,雏凤已高梧。

对酒气愈壮,谈言心欲无。照人肝胆碧,坐老一醇儒。

游灵隐飞来峰

清代 方仁渊

灵鹫飞来几万春,问谁鬼斧妙通神。冷泉不定忙于我,古佛无言提煞人。

欲證菩提清净果,偏多魔障利名身。此游未许除荤酒,愿借青山一洗尘。

不和三叠戏作三绝句呈培才一噱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诙谐臣朔本星精,老凤声高小凤清。连战骚坛推健将,勇如方叔也曳兵。

次春尽日过报慈桥漫兴

清代 方仁渊

篮舆一路嫩阴凉,报慈桥头春日长。鸟声四面树齐碧,花影满溪麦欲黄。

田父已添秧水阔,儿童争拔茅针香。明朝立夏须记得,鲥鱼樱笋下酒娘。

舟泊塘栖

清代 方仁渊

风紧岸移速,舟行水拍堤。雨收篷背重,春暖柳丝低。

言语初闻越,人家半枕溪。鳜鱼烹正熟,沽酒宿塘栖。

早出小东门至藕渠镇

清代 方仁渊

晨起驾柔橹,宿雾犹冥冥。晓日冲波白,遥山带郭青。

鱼盐喧小市,鹜雁聚寒汀。自笑谋生拙,孤舟未敢停。

寄锡山石香刘君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入秋雅兴竟何如,不见东来双鲤鱼。为问先生诗酒外,搜奇近日读何书?

咏菊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野圃霜高九月天,疏枝繁蕊满篱边。陶家酒熟花应笑,杜老诗多句欲仙。

鏖战西风秋作骨,冷笼细雨淡凝烟。深杯此日休辞醉,再到重阳又一年。

方仁渊

方仁渊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风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13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