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方献夫
病思日忽忽,归舟不停桡。经途亦何远,所遇复寥寥。
昨日许市头,郑谷有深邀。今日胥门下,俟我昆山轺。
此会良几何,为子淹崇朝。一语终薄日,孤灯复连宵。
愧此平生怀,落落应难调。对子若有合,由然慰无聊。
嗟载未竟言,一别不可招。风尘日以满,关山日以遥。
谁能御天风,觅我于西樵。
赠谢明府奏绩
三年为令两移封,治状行应达九重。秪恐宵衣问幽侧,青山无以答从容。
访宗侄约
忽忽浮生春又半,闲来花径慰诗神。繁红满眼寻常事,却爱幽琴鸣傍人。
贺丹山家兄得子和梁越狂邦宪韵
江湖十载泛轻舠,正好庐山隐蒯鳌。更信宦途连弟拙,惟应门第见渠高。
英姿渐见能涂壁,佳器悬知陋续骚。他日奎躔联紫气,凤翎麟角冠时髦。
恭和圣制夏日与辅臣同游 其一
太液流光,水阔源长。万年社稷赖明良。稽首我皇,致治成康。
载稽首慈圣,安祝皇嗣炽而昌。
赠童子汪大通
童子挟笔艺,肃恭来见予。九岁如成人,应对有疾徐。
虽然未知学,闻教意沛如。道德以为本,文艺安足居。
圣虽由学作,所贵童子资。念哉程氏训,勿负天所畀。
水澳横舟
浴凫飞鹭满前汀,喜逐江头春水生。野渡有人如络绎,楼船尽日笑吾横。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一
竹须长有不须繁,闲里时时执斧看。君子洗心如洗竹,荒枝休得到千竿。
五龙稳睡
山色空濛忘晓昏,石床高在五龙墩。等閒一枕希夷梦,莫遣鼾声过隔村。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其六
献诗重上翠芬亭,拂拂花香袭御屏。更喜绕栏观芍药,始知仙境在皇扃。
送陈环溪
朱云一疏排阊阖,王素孤风动海山。七十峰头有明月,独能千里照君颜。
郭总戎世臣见过石泉
疏慵自分只渔樵,故向深山小结巢。两日明公来对酒,一壶聊下树头瓢。
别王阳明 其二
闻道萧山有主人,为寻王翰卜佳邻。野人亦有湘湖约,何日孤舟许问津。
洗耳岩歌
岩上石嶷嶷,岩下水泠泠。一坐松竹间,能令两耳清。
君不见昔时巢父与许由,挂瓢树杪万事休。世间荣利付流水,一任青山春复秋。
夜话呈丹山家兄
归来相对便多情,一话绸缪话二更。古瑟从来无别调,疏弦今日正稀声。
乾坤许我具双眼,诗酒曾谁共此盟。尚爱河南两兄弟,令人长夜想仪型。
赠黄积中之郴州教
诗兴因君酒兴赊,且将诗酒忘年华。眼前好景看新月,墙角残梅自落花。
千古风流思泽畔,三春桃李望江涯。杏坛莫奏虞妃曲,湘水秋风日易斜。
再用杜子美韵十首 其十
混世终能否,耽幽奈癖何。一蓑聊自足,馀论敢求多。
凤鸟何时见,沧浪隔岛歌。吾侪今洒落,不啻舞雩过。
西樵诸景闲咏啬墩散步
散步林峦葛袂轻,倦时闲憩啬墩亭。眼中多少山园趣,荔子将红橘又青。
次丹山家兄韵
十载还山梦寐勤,一年天气足氤氲。偶来白酒同溪月,更许青藜入洞云。
自笑经纶应外事,亦知鸟兽可同群。衣冠几日延佳赏,秋色刚添又几分。
大径凭高
天畔群山紫翠堆,茆亭正在白云隈。时时发兴凭高去,石径松风咏且回。
登大科峰绝顶
晚来偶发登临兴,策马高淩绝顶头。尽见百川归巨海,却疑诸岭在平丘。
拂云天外观何极,倚石松根坐不休。一枕借眠谁可共,几回飞梦到罗浮。
方献夫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150篇诗文
钓台月色
溪边坐石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四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其三
夏日馆中书怀
玉台揽秀
与戴仲鹖宿梅汀舟中
赠族侄士表之黄岩司训
次韵答邓贲斋
再用杜子美韵十首 其九
贵溪谒象山先生祠 其一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三
赠刘紫岩之南宗伯
又古乐府二章 其二
严子陵钓台 其二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
再用前韵呈东所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五
登浴日亭
燕窠眺远
题云树图为黄明甫监司赠别胡大声方伯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六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二
玉岩观瀑
西湖春涨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八
游罗浮朱明洞
江约之南窗赏菊次丹山家兄韵
喜黄小江佥宪至同坐宝峰 其二
胥门与方昆山思道 其二
与周大尹岐瑞西樵看山次韵
舟访邓顺之既别以风雨阻再至
赠别张东所
赠周充之 其二
望西湖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七
再用杜子美韵十首 其六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九
梧窗赠林县博坛 其一
次韵答牛道徵长官中秋书闷是夕予适夜直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其一
游西樵山 其二
赠湛甘泉奉使安南便道归省
游西樵山 其一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其四
草堂初成陈尧山诸友约过诗以候之
望钱塘忆会稽寄王阳明
盛德篇赠伍侍御
宝鸭濯清
舟中写怀寄王阳明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