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方孝孺
避世惭无术,忘年赖有翁。山中九日后,花下一尊同。
江迥宜秋色,林疏怯晚风。放怀甘取醉,舍此更谁从。
感旧 其二
杯酒论心有几人,天台张谷旧相亲。近来诗句多奇语,书比藏真更绝伦。
送郑叔贞之成都
谢公江海人,雅量极宏廓。中年别亲友,犹谓怀抱恶。
况我
閒居感怀十七首 其五
窃窃众所忧,不踰衣食间。孰知温饱外,可忧非一端。
贱忧道难行,贵忧名不完。谁能断弃此,自乐如孔颜。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六
服猛本王政,赐皮书阁中。林泉眼如电,文采座生风。
似可讲周易,宁须唤小空。深思避贤者,玄理未能通。
杂诗四首赠林嘉猷 其四
载籍弥九有,群言剧毫毛。弃置患术疏,穷探畏心劳。
何由领其要,可使道艺高。圣学乱百家,黍稷杂莠蒿。
良农善别识,培溉复芸薅。取大成吾身,致用同伊皋。
彼哉沟浍鱼,岂足连九鳌。
遣病 其二
病痁当岁晏,冬去病犹存。气弱翻多汗,心虚苦畏喧。
此生应有命,万事可忘言。向晚移书卷,微吟卧负暄。
感旧(九首)
次脩德杂诗韵 其一
通衢夷且直,举世所共知。求端迷往辙,颠踬终无归。
达人解至理,秉心若明恭。敬恭视盘鉴,斋庄整裳衣。
昭昭奉一德,暨暨灭众私。为仁谅玆在,彼狂胡弗思。
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七
园官爱果胜黄金,一树生成一树心。味美巳知堪适口,当思培植用功深。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十六
鱼在深渊鸟在山,乾坤无物不相关。野亭日午攴颐坐,闲看云天一鹤还。
题东坡画竹
内翰何年写画图,眼中惊见凤毛孤。一枝润带江南雨,遂使眉山草木枯。
题山水 其二
离家今几载,衣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十一
一念无为付道耕,百邪还听敛心兵。本原能与天同体,三代功名始可成。
感旧 其七
立言温粹怀陈采,肆笔纵横忆鲍冈。若使韩门加接引,未容籍湜独升堂。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 其三
祸生既有胎,福茂讵无根。玄理谅不爽,群动何纭纭。
商周数百载,积累基至仁。胤嗣岂皆贤,所藉先泽存。
后王昧经远,谋虑止其身。于道或隅合,秉心殊未纯。
永怀嗣盛时,民物熙阳春。孟氏好斥霸,恶彼能乱真。
次郑好义见贻韵 其二
赤骥困皂枥,垂头避驽骀。王良振长辔,蹴踏风云其。
古来功名际,何代无奇才。当其未遇时,谁免蒙尘埃。
丈夫亮有命,勿使心颜颓。
勉学诗 其一
残灯结成花,枯木化为菌。凋零如此物,秀气终未尽。
人心最灵智,自弃独何忍。圣门本弘大,梯磴多接引。
曾高愚鲁资,直解配颜闵。流年急如箭,发白难再鬒。
及时不努力,老大成蠢蠢。
题许节妇傅
渭水不可浊,岂与常流俱。节妇不可辱,自与常妇殊。
节妇之节良可书,书出大手名斯垂。呜呼奇花异卉人难植,瑞麦嘉禾不可常种得。
閒居感怀十七首 其二
凤随天风下,暮息梧桐枝。群鸱得腐鼠,笑汝长苦饥。
举头望八荒,默与千秋期。一饱亮易得,所存终不移。
次韵留别陈季明先生 其二
每怀海上三秋别,来借山中一榻眠。妙论久容亲讲席,深杯相劝喜离筵。
时清共喜闲身健,情重翻令别意绵。他日朝廷访遗老,吹嘘拟进白云篇。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255篇诗文
感旧 其六
舟中呈靡召叶夷仲林公辅杨大中陈元丰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 ...
题万间室
遣病 其一
发褒城过七盘岭宿独架桥阁上
遣病 其七
蕨箕行
春和 其一
杨节妇
宿夹江寺
题竹月图送太学生归省
閒居感怀十七首 其十
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五
閒居感怀十七首 其十二
巾山晨望柬钱克温
宋五公 其四 范文正公
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八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 其十
王节妇
勉学诗 其九
春和 其二
勉学诗 其十八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 其一
寄好义
舟中呈同召叶夷仲林公辅杨大中陈元丰
勉学诗 其七
夜度桑洲驿
次韵奉寄好义 其五
斋殿观书恭侍间燕且承赐文嘉劳无任感服谨赋诗一首以抒下情
爱日堂
豫让论
乙丑中秋在石镜精舍同士友玩月后二日家兄寄示会饮分韵诸诗览之怅 ...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三
春和 其五
又送叔贞之成都
二禽咏
闲居感怀(九首)
次韵荅钱文学 其二
枯木图寄许士修
新栽柏为瓠蔓所缠令诸生披解以遂生意有作
閒居感怀十七首 其九
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四
葺书斋旧门扇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 其二
二十九日 其二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六
四月一日蒙赐宴浣花新建草堂感恩怀古偶作
墨菊 其一
杂诗四首 其三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六
江山万里图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 其四
次郑好义见贻韵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