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金兽香消银蜡残,钟声断续夜漫漫。如何迢递关山隔,有梦寻君到也难。
春雨初霁(1)
玉槛春香九陌晴,岚光飞翠入檐楹。云鬓半偏新睡觉,绿杨阴里听莺声。
深院月 寄怀阿嫂
风淡淡,意恹恹,恼听莺声闹晚檐。长夜思君眠不得,月明却怕卷湘帘。
留别四弟
怕折河梁柳一枝,匆匆无计阻归期。魂销驿路难留际,肠断歧头欲别时。
先志久湮弟确继,青春不再汝须知。他年浪好乘风破,早报佳音慰我思。
次韵书怀(1)
细雨斜风薄暮天,帘垂四面景萧然。案头旧卷长为伴,身外浮名素不牵。
饱读书时方免俗,无求人处即为仙。年来更觉疏慵甚,万事让他一着先。
雁声
长空飞渡影漫漫,五夜哀号晓梦残。整阵凄清同铗鼓,书天嘹亮叶笙弹。
风回烟渚催砧急,霜冷汀洲唳月寒。惟嘱莫教楼畔过,有人闻尔惹心酸。
听蛙
小雨廉纤四望空,鸣蛙阁阁近房栊。问安已了无他事,只为沉吟坐漏终。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二
湖山围绕小瀛洲,不染尘氛气象幽。更上层楼高处望,绿杨一带水中浮。
赠小姑
小姑十五性灵多,每把新诗细咏哦。焚罢夜香无个事,倚栏笑问月如何。
答大兄悼外子原韵三首(1) 其二
前因排定莫因人,历历回思更惨神。冥路无门难问信,夜台有梦可相亲。
持家课子终夫志,背义贪生恨此身。但愿精灵犹宛在,暗培兰桂满庭春。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六
黛眉消尽倩谁怜,摇曳西风绾暮烟。几欲随君姿态袅,那堪催我恨愁绵。
阳关唱罢思千里,汉苑春残又一年。且待来时消息好,青光点染画桥边。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连朝暑气已全收,转瞬驹光不可留。篱菊花开知换节,庭梧叶落又临秋。
真情伤我惟离别,俗事劳人是应酬。况值沧桑今世局,我心日日只萦愁。
秋日遣怀
消磨气概鬓成丝,况遇年荒岁歉时。积恨已深何日遣?怀愁难诉别人知。
携壶漫醉将完酒,搦管闲抄未定诗。愧我御穷无善策,典衣卖画强支持。
秋日游过绿轩有感(1)
凋残花柳景殊非,感昔伤今泪暗挥。独有多情松菊在,青阴不改待人归。
长相思 雨夜怀阿嫂
风潇潇,雨潇潇。杜宇声声唤小桥,春寒逗碧绡。
思迢迢,恨迢迢。人隔溪山第几条?归期在那朝?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一
淡烟漠漠雨飘飘,湘馆依然事寂寥。今日芳魂何处觅?空留窗外竹萧萧。
重阳叠韵(1) 二首 其一
光阴虚度几重阳,历历回思付故乡。霜逼枫林千树赤,风催菊蕊一篱黄。
诗情不管人情乱,游兴聊同酒兴狂。此日登高临绝顶,尘寰俗虑已全忘。
己酉冬赴鄂城舟中即景(1)
轻舟飞渡楚江隈,霜染枫林夹岸陪。帆影遥从窗外过,涛声时向枕边来。
盘桓画槛安如屋,旋转蒸轮响似雷。最爱月明高处望,滔滔银浪万花开。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深深绿草闭重门,昔是今非总断魂。满地落花人不见,一轮明月伴黄昏。
和游士曹君原韵(1)
从来磨炼出英雄,世事炎凉迥不同。萍水有谁怜季子,穷途那个饭韩公?
吟成白雪思何妙,和到阳春句未功。几度挑灯频拂纸,漏声催滴响壶铜。
伴梅
亭亭瘦骨傲群芳,雪压霜催更吐香。我特伴梅梅伴我,与君一味爱清凉。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咏水仙二首 其一
昭君怨二首 其二
咏白菊
自悼
丑奴儿(1) 送春
夏夜与大兄话别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一
勉学二首(1) 其一
秋日同大姊、阿嫂过绿轩看花(1)
和纪姑公五首 其一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其二
即事 云墨联句(1)
和二姑《看花》原韵
夏日即景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送阿兄
将之外家(1) 留别阿嫂(2)
春晴即事(1) 二首
哭亡媳三首 其一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二
小楼夜雨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七 。
重阳有感二首 其一
丁酉(1) 冬饯别黄星臣夫子(2) 解馆二首 其一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悼亡夫十五首 其四 。
送四弟归里
悼亡夫十五首 乙巳岁 作(1) 其一 。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一
悼亡词 自度(1)
春日自感
春日杂咏四首 其二
寄怀阿嫂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一
哭亡媳三首 其三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二
代外子和胡茂才(1) 二首 其一
冬日遣怀
咏竹夫人(1)
饯别步大兄原韵
送别阿姊
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 其二
春闺二首 其一
赠别阿兄归里(1)
重阳日和韵
月夜抒怀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夏夜感时
送国瑞侄女
春晴即事(1) 其二 )
乡愁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二
咏兰草二首 其一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