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久费栽培托彼苍,痴顽阿弟愧王郎。寒冲庾岭梅初放,霜逼疏林橘已黄。
诗思宛同云水淡,离情更比海天长。匆匆归计难留住,珍重长亭酒一觞。
秋日漫题
年荒莫谓少馀资,蔬水家风乐自宜。破倦拂笺临晋帖,消闲倚枕诵唐诗。
向人羞说愁盐米,任命何须问筮龟。且喜一窗秋色好,橙香橘绿菊黄时。
四弟久客台州
天涯何日返征轮?落寞风尘困客身。思渴梦魂忘道远,离多骨肉见真情。
怜亲衰老违甘旨,忆弟飘零历苦辛。逆旅寒温谁护惜?几回翘首泪沾巾。
秋日书怀二首 其一
俗情累我一生忙,磨琢身同百炼钢。何处可将幽思遣?东篱喜对菊花黄。
冬夜看月
细听冰檐下,迎风铁马敲。卷帘人乍起,纤月挂梅梢。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暑往寒来疾似梭,闲中岁月易蹉跎。兰生幽谷人知少,骥伏空槽情慨多。
佳句离情传纸笔,素怀英气壮山河。从来豪杰成名晚,归向芸窗再琢磨。
暮秋偶成
丹凝枫叶水盈波,转瞬春归秋又过。家务纷纭难自料,徒教终日锁双蛾。
咏白菊
亭亭独立暮云隈,幽艳宜人实快哉。傲骨不妨霜力压,孤标偏向冷时开。
生来黯淡成清品,洗尽繁华脱俗胎。百卉争先怜尔后,让他梅萼占春魁。
重阳有感二首 其一
韶光荏苒太匆忙,佳节无聊觉昼长。戏马雄风今忆项,落霞绮赋叶怀王。
枫留残叶千林赤,菊绽奇葩一径黄。此日茱萸人插尽,凝情骨肉怅他乡。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一
数年负笈立程门,多愧先生雨化恩。新买拟将丝五色,焚香珍重绣平原。
重阳叠韵(1) 其二
一天秋讯又重阳,无限羁愁客念乡。满径翻飞枫叶赤,半篱灿烂菊花黄。
白衣送酒人何在,乌帽随风兴太狂。折得茱萸频眺望,家山故事未能忘。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一
为寻胜迹偶闲游,放眼风光迥不侔。到此凡机都洗尽,浑忘尘世有忧愁。
伴梅
亭亭瘦骨傲群芳,雪压霜催更吐香。我特伴梅梅伴我,与君一味爱清凉。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一
闲来无事倚庭柯,接读阳春逸兴多。欲和几番频搁笔,总嫌才短莫如何。
重阳日见菊花未开嘲之
东篱久盼菊花黄,节到而今不吐芳。莫谓风尘无赏识,故含幽质骗重阳。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一
西风吹雁影参差,底事人间有别离?玉盏乍斟心已醉,骊歌未唱意如痴。
一天烟雨归帆急,千里霜林去路迟。我欲留兄兄不住,纵留兄住不多时。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三
也知作妇古称难,但得宁馨百虑宽。莫念高堂双白发,殷勤我自劝加餐。
嘱燕子
爱栽松竹爱培花,庭院幽闲静不哗。吩咐画梁双燕子,莫寻春色到邻家。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一日犹如一岁长,金湖雉水两茫茫。多时吟就相思句,怕惹相思懒寄将。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二
弱质亭亭怯晓霜,那堪飘泊在寒塘。曾教眉黛窥双镜,剩得云罗花一箱。
三月烟花成幻影,六朝金粉怅君王。道旁欲问前情绪,遥指斜阳十里坊。
哭阿嫂三首 其二
茫茫哪个是知音,顿冷诗筒久废吟。一自子期身死后,从今不鼓伯牙琴。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悼亡词 自度(1)
咏竹夫人(1)
赠别阿兄归里(1)
和二姑《看花》原韵
春雨初霁(1)
月夜抒怀
秋夜不寐
送别阿嫂(1) 二首
送四弟归里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夏日即景
重阳日和韵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一 。
寄怀阿嫂二首 其二
勉学二首(1) 其二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春日自感
怀念
重阳有感二首 其二
菩萨蛮 春暮
薄春即事(1)
晓梦二首 其一
春闺二首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五 。
夏夜感时
次韵书怀(1)
待月二首
哭阿嫂三首 其三
悼亡夫十五首 其四 。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四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一
病中口占三首 其三
送大兄
述怀三首 其一
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 其二
哭亡媳三首 其三
送阿兄归里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二
小楼夜雨
送别二首(1)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三 。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鹧鸪天 暮春
看花(1)
重阳叠韵(1) 二首 其一
咏水仙二首 其二
夏夜与大兄话别
自悼
春日杂咏四首 其一
观剧
晓梦二首 其二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一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其二
咏兰草二首 其二
春日闲居
听蛙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三
寄怀十四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