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暑往寒来疾似梭,闲中岁月易蹉跎。兰生幽谷人知少,骥伏空槽情慨多。
佳句离情传纸笔,素怀英气壮山河。从来豪杰成名晚,归向芸窗再琢磨。
送别二首(1) 其一
一曲阳关忍泪挥,功名无奈两暌违。临歧执手无他嘱,衰老高堂要早归。
送尧儿(1) 肄业法校(2) 临别口占
也识承欢好,求学要远离。寒温谁护惜,饮食自扶持。
霜重眠宜早,风严起要迟。叮咛儿确记,莫累倚闾思。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三
金兽香消银蜡残,钟声断续夜漫漫。如何迢递关山隔,有梦寻君到也难。
寄蕲春陈怡萱女史三首 其三
无限榛苓感,迢迢各一天。鱼雁能往返,诗书结因缘。
锦字蒙频寄,芳名已盛传。声闻人不见,目断白云边。
小楼夜雨
珠帘不卷上银钩,独拥残釭坐小楼。窗外蕉声阶下雨,听来点滴在心头。
春日寄怀外子
吴山楚水怅遥天,况复鱼沉雁杳然。别后栏杆闲夜月,近来云鬓弃金钿。
愁多不织机中锦,期爽难占囊内钱。家计纷纭儿女弱,问君何日买归船?
悼亡夫十五首 其五 。
妆台惨淡久生尘,两鬓蓬松泪满巾。我忒怜卿卿惜我,伤心愁对镜中人。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一腔孤愤未能消,冷看东邻兵马骄。愧我忧愁驱不尽,时生时退似江潮。
重阳日和韵
西风憔悴满池莲,众绿而今已寂然。处处砧声敲木落,纷纷虫语报秋先。
偷闲种竹娱清品,解郁观花断俗缘。佳节阳春传一曲,勉成巴调执吟鞭。
述怀三首 其一
俗虑多多累我忙,诗书文字已全荒。羞随邻女夸娇艳,懒向旁人说短长。
历遍尘途知险阻,尝深世味感炎凉。闲愁满抱凭谁遣,听雨看花倚石床。
次韵书怀(1)
细雨斜风薄暮天,帘垂四面景萧然。案头旧卷长为伴,身外浮名素不牵。
饱读书时方免俗,无求人处即为仙。年来更觉疏慵甚,万事让他一着先。
悼亡夫十五首 其九 。
一曲离鸾泪暗弹,何堪今日影成单?伤心记得当年事,月夕花晨共倚栏。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八 。
清宵枕畔泪盈巾,幸有灵魂间可亲。更添晓钟初动候,梦回不见玉楼人。
冬日遣怀
太息光阴付子虚,埋名兰室索然居。篱边菊傲风情冷,岭上梅开雪意舒。
除恨欲挥三尺剑,感时懒读五车书。尽删万种牢愁事,心似冰壶总澹如。
冬雨夜坐
钟残漏尽五更天,绮阁吟诗尚未眠。一阵暗香风送到,梅花窗外雨绵绵。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一
鱼沉雁杳两茫茫,怜我思君总断肠。福慧双修真个少,他年兰桂看联芳。
读《钧天乐》传奇(1) 吊古
珠联璧合总蹉跎,红袖青衫困网罗。欲问彩云何处散,那堪好事几回磨?
怀才不遇嗟埋没,有貌无缘叹坎坷。举首问天天不语,读书每叹苦人多。
春日自感
韶光荏苒又经过,顾我依然可奈何?一世盛衰原梦幻,此生意气已消磨。
啼残杜宇愁春去,落尽棠梨厌雨多。常叹深闺同调少,几回遣闷自吟哦。
春闺二首 其一
海棠庭院月轮含,枕簟轻寒晚梦酣。燕子不知人意绪,无端梁上语呢喃。
送别二首 其二
宝鸭香烧尽,寒风四面撞。思君眠不得,无语对银釭。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二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 。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四
送别阿姊
观剧
登天台山感赋
送别阿嫂(1) 二首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一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一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五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二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一
哭亡媳三首 其三
勉学二首(1) 其一
秋日同大姊、阿嫂过绿轩看花(1)
夏日即景
重阳叠韵(1) 二首 其一
丁酉(1) 冬饯别黄星臣夫子(2) 解馆二首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四 。
柳絮三首 其一
春日杂咏四首 其一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二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二
妆罢偶成
咏兰草二首 其一
看花(1)
咏白菊
夏夜与大兄话别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二
答大兄悼外子原韵三首(1) 其二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一
待月二首
中秋夜
秋日漫题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六 。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二
寄怀阿嫂二首 其二
夏夜感怀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三
晓梦二首 其一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四
深院月 寄怀阿嫂
思乡二首
病中口占三首 其三
和二姑《看花》原韵
思儿
月夜抒怀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二
昭君怨二首 其二
归宁客中有感(1)
薄暮独坐
病后得句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