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青龙阁上任遨游,四面风光画里收。鱼艇往来喧晚市,雁声嘹亮水汀洲。
一湖秋水明如镜,两岸垂杨翠欲流。他日兰房归去后,也应魂梦恋清幽。
春日杂咏四首 其二
小园花木手亲栽,每到逢春树树开。还是东风知我意,频送花香入帘来。
送别阿姊
忍泪独含情,归舟一叶轻。送君还旧府,喜鹊近家迎。
秋夜不寐
鼍更几转夜漫漫,欲睡难眠倚画栏。月色凄清风色冷,砧声断续雁声寒。
霜凝重瓦连天白,叶落空庭满地丹。我怕深秋秋怕我,拈毫相对早心酸。
夏夜感时
漏滴铜壶近四更,月华冷淡夜凄清。当阶萤火低回乱,绕屋虫声断续鸣。
常叹神州多劫难,有怀时局似残枰。近来每问兴亡事,难任伤心念众生。
月下感怀(1)
萧萧寒气逗罗裳,挑尽银釭倚竹床。倦绣转嫌春昼永,无眠翻恨夜更长。
月移曲槛蔷薇动,风静疏帘豆蔻香。愧我年来忙里度,吟情大半已全荒。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落尽丹枫帘不卷,晚来伫立窗前。一别未见又经年。
金湖人远隔,雁字结遥天。
况是诗筒遥寄我,开缄情意殷然。三生难断此因缘。
阳春难续和,几度拂华笺。
和二姑《看花》原韵
为访名花上翠台,满园丹桂及时开。小姑得得吟怀好,引入天香句里来。
哭阿嫂
絮果难参欲问天,聪明底易损华年?琴书冷落人何在?针线萧疏事可怜。
昔日唱酬常入梦,今生聚会已无缘。几回恍惚犹寻觅,未解黄泉路几千。
咏水仙二首 其二
纷纷红紫总堪夸,我独潜身在水涯。霜比姿容冰比骨,羞随群卉斗繁华。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其二
遥天珠玉共秋霏,但见诗归人未归。无限相思无限恨,乘风直向冶湖西。
哭亡媳三首 其二
茫茫弱质竟何之,亲捧盘匜忆曩时。底事昙花才一现?徒留芳泽惹人思。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暑往寒来疾似梭,闲中岁月易蹉跎。兰生幽谷人知少,骥伏空槽情慨多。
佳句离情传纸笔,素怀英气壮山河。从来豪杰成名晚,归向芸窗再琢磨。
述怀三首 其三
幽怀潇洒恼纷争,尽日帘垂爱景清。书画堪依怡夙志,米盐无奈累浮生。
高人邀月金樽醉,逸士临风玉笛横。此福何年修得到,永抛今昔不平情!
秋日同大姊、阿嫂过绿轩看花(1)
抛却金针过石台,群花历乱桂花开。一年好景难辜负,几度踌躇去复来。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一
闲来无事倚庭柯,接读阳春逸兴多。欲和几番频搁笔,总嫌才短莫如何。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四 。
支离无奈度韶光,一日浑如一岁长。却恨黄泉音讯杳,空挥双泪断愁肠。
送大兄
十点钟残夜半时,炉香欲尽细如丝。阿兄莫话分离事,话到分离更惹悲。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六 。
物是人非可奈何,思君终日泪成河。不知镜破今胡早,翻恨前生罪孽多。
秋日漫题
年荒莫谓少馀资,蔬水家风乐自宜。破倦拂笺临晋帖,消闲倚枕诵唐诗。
向人羞说愁盐米,任命何须问筮龟。且喜一窗秋色好,橙香橘绿菊黄时。
赠别阿兄归里(1)
离情万缕与千丝,一一叮咛细记之。雁序算来惟汝长,门衰祚薄藉兄持。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一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四
深院月 寄怀阿嫂
送四弟归里
咏兰草二首 其二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三
饯别步大兄原韵
答大兄悼外子原韵三首(1) 其二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春日杂咏四首 其四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春日寄怀外子
夏夜感怀
送阿兄归里
重阳日见菊花未开嘲之
述怀三首 其一
寄儿鄂垣(1) 二首 其一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晓梦二首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五 。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二
读《钧天乐》传奇(1) 吊古
寄陈怡萱女史
春闺二首 其一
秋日遣怀
悼亡夫十五首 其五 。
闺中夜坐二首 其二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晓梦二首 其二
送别二首(1) 其二
秋日游过绿轩有感(1)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四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七 。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吊韦生秋痕
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 其二
送阿嫂归宁二首 其一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一
丑奴儿(1) 送春
赠小姑
雪夜偕侄女晏坐偶成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二
自悼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一
送别二首 其二
春日自感
即景和家君(1) 六言诗原韵(2)
咏兰草二首 其一
秋日书怀二首 其一
思乡二首
秋日病中二首 其二
赠小姑墨娟女史(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