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离情万缕与千丝,一一叮咛细记之。雁序算来惟汝长,门衰祚薄藉兄持。
即事赠二姑墨娟
浓阴满院夏初时,欲解闲情且弈棋。局罢昼长无个事,笑拈蕉叶写新诗。
思乡二首
尽日吟诗愁肺肝,故园东望路漫漫。鱼书欲寄何由达?万叠山围六六滩。
夏日即景
桐影松阴拂簟凉,逍遥随分度时光。一庭修竹生清籁,半亩新荷吐暗香。
剖瓮自斟新酿酒,呼僮且扫旧吟床。安居一世贫无虑,何用仙人辟谷方。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二
轻烟漠漠雨如麻,楚水吴山别路奢。香透梅花春又到,天涯有客未还家。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一
风来翠竹影摇金,隐约疏帘漾绿阴。睡起昼长无个事,曲栏斜倚听蝉吟。
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 其二
青龙阁上任遨游,四面风光画里收。鱼艇往来喧晚市,雁声嘹亮水汀洲。
一湖秋水明如镜,两岸垂杨翠欲流。他日兰房归去后,也应魂梦恋清幽。
小楼夜雨
珠帘不卷上银钩,独拥残釭坐小楼。窗外蕉声阶下雨,听来点滴在心头。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一日犹如一岁长,金湖雉水两茫茫。多时吟就相思句,怕惹相思懒寄将。
重阳日见菊花未开嘲之
东篱久盼菊花黄,节到而今不吐芳。莫谓风尘无赏识,故含幽质骗重阳。
送别二首 其二
宝鸭香烧尽,寒风四面撞。思君眠不得,无语对银釭。
秋日书怀二首 其一
俗情累我一生忙,磨琢身同百炼钢。何处可将幽思遣?东篱喜对菊花黄。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七 。
无计寻君再唱随,暌违两地莫齐眉。寸心记得临终语,嘱我殷勤抚幼儿。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其二
遥天珠玉共秋霏,但见诗归人未归。无限相思无限恨,乘风直向冶湖西。
春日杂咏四首 其四
深闭柴门掩绛纱,只缘惜静避喧哗。耽疏不入时流辈,一味长吟度岁华。
乡愁
雨雨风风添暮寒,故园望去路漫漫。众人哪解思亲渴?有泪多从暗里弹。
丑奴儿(1) 送春
无情春色难留住,雨又终宵,风又连朝,怕见飞花过板桥。
重门深掩人憔悴,冷了诗瓢,瘦了吟腰,鹦鹉帘前说寂寥。
登天台山感赋
久闻福地最清幽,何幸登临此处游。四面湖山来眼底,一天风月会心头。
茫茫尘世浑如梦,渺渺江流总似浮。更有消愁驱俗处,数声清磬入帘钩。
怀阿嫂二首 其二
西风瑟瑟雨丝丝,一度登临一度思。欲写家书何处寄?迷离山色路参差。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二
千林落叶舞婆娑,冬景无聊可奈何?几处冰花摧草木,数声腊鼓动星河。
避寒今我常垂幕,为国谁人肯执戈?天子无愁终有福,承平转瞬播讴歌。
重九和韵
登高纵览蹑龙岗,到此开怀万虑忘。胜地清游嫌日短,芳辰雅会寄情长。
千林红叶堪描画,三径黄花可泛觞。愧我才疏如袜线,强承佳韵报诗囊。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秋日遣怀
晏坐不寐(1)
妆罢偶成
春雨初霁(1)
吊韦生秋痕
次韵书怀(1)
和纪姑公五首 其一
春闺二首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六 。
即事 云墨联句(1)
临江仙 寄怀阿嫂
夏夜感时
咏兰草二首 其二
春日杂咏四首 其二
夏夜与大兄话别
追祭阿嫂墓
晓梦二首 其一
冬日遣怀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二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己酉冬赴鄂城舟中即景(1)
寄怀阿嫂二首 其一
伴梅
送阿兄归里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春暮有怀国瑞侄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薄春即事(1)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一
送国瑞侄女
中秋夜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五 。
登天台山
冬雨夜坐
咏白梅
春日遣兴
病中口占三首 其二
哭亡媳三首 其二
即景和家君(1) 六言诗原韵(2)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二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和二姑《看花》原韵
月夜抒怀
悼亡夫十五首 其二 。
读绮怀诗(1) 步原韵二首 其一
重阳有感二首 其二
重阳叠韵(1) 二首 其一
观剧
答大兄悼外子原韵三首(1) 其二
夏夜感怀
哭阿嫂三首 其二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五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一
秋日游过绿轩有感(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