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光阴虚度几重阳,历历回思付故乡。霜逼枫林千树赤,风催菊蕊一篱黄。
诗情不管人情乱,游兴聊同酒兴狂。此日登高临绝顶,尘寰俗虑已全忘。
月夜抒怀
荷钱初放乱浮萍,香雾空蒙月满庭。百尺朱楼闲倚遍,我心非醉亦非醒。
怀阿嫂二首 其二
西风瑟瑟雨丝丝,一度登临一度思。欲写家书何处寄?迷离山色路参差。
思乡二首 其二
罗衣消瘦怯春寒,案上楞严已不看。想得故园今夜月,更无人倚玉栏杆。
秋日漫题
年荒莫谓少馀资,蔬水家风乐自宜。破倦拂笺临晋帖,消闲倚枕诵唐诗。
向人羞说愁盐米,任命何须问筮龟。且喜一窗秋色好,橙香橘绿菊黄时。
即事 云墨联句(1)
一天霜下万林红,松柏青青小苑东。不是岁寒征劲节,人间哪个识英雄?
秋夜不寐二首 其一
惆怅光阴指一弹,卷帘枫叶又飘丹。香消猊鼎烟犹袅,酒热银铛漏已残。
几阵雁声惊短梦,一庭花影上朱栏。披衣起步荒园里,风静枝头露未干。
送国瑞侄女
床联风雨喜同心,数载相依直到今。绣凤窗前陪昼永,吟诗灯下伴更深。
黯然折柳情难尽,行矣临歧泪满襟。从此知音人远隔,高山流水冷瑶琴。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二
满腹牢骚感莫消,相思无奈路迢迢。同生此世原同调,命不如君隔壤霄。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一
闲来无事倚庭柯,接读阳春逸兴多。欲和几番频搁笔,总嫌才短莫如何。
悼亡词 自度(1)
花有泪,日无光,可怜膏沐为谁妆?醒也凄凉,梦也凄凉。
月照帘波人不见,空留蛩语咽空房。
代外子和胡茂才(1) 二首 其一
几番自问愧才疏,青眼多蒙惠启予。一夕床联樽倒后,半窗风定月来初。
琴书啸傲襟怀阔,诗酒缠绵意趣舒。况复阳春难续和,吟情大抵已无馀。
待月二首
笛管新篁拔玉青,檐前树木映窗棂。梦回深夜不成寐,倚柱无言立小亭。
读《钧天乐》传奇(1) 吊古
珠联璧合总蹉跎,红袖青衫困网罗。欲问彩云何处散,那堪好事几回磨?
怀才不遇嗟埋没,有貌无缘叹坎坷。举首问天天不语,读书每叹苦人多。
送阿兄
无计留兄住,深宵不忍眠。离情难尽诉,别泪洒襟前。
秋日同大姊、阿嫂过绿轩看花(1)
抛却金针过石台,群花历乱桂花开。一年好景难辜负,几度踌躇去复来。
冬雨夜坐
钟残漏尽五更天,绮阁吟诗尚未眠。一阵暗香风送到,梅花窗外雨绵绵。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齑盐零杂万头丝,愧我难将井臼持。最幸高堂双白发,加餐犹是昔年时。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一
淡烟漠漠雨飘飘,湘馆依然事寂寥。今日芳魂何处觅?空留窗外竹萧萧。
登天台山感赋
久闻福地最清幽,何幸登临此处游。四面湖山来眼底,一天风月会心头。
茫茫尘世浑如梦,渺渺江流总似浮。更有消愁驱俗处,数声清磬入帘钩。
送别二首(1) 其一
一曲阳关忍泪挥,功名无奈两暌违。临歧执手无他嘱,衰老高堂要早归。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四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即事赠二姑墨娟
鹧鸪天 暮春
叠《山居》原韵
送别阿嫂(1) 二首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一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二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二
春日寄怀外子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一
落花有感
和游士曹君原韵(1)
昭君怨二首 其二
哭阿嫂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三 。
送四弟归里
奉和弼卿夫子(1)
春暮有怀国瑞侄
赠小姑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三
晏夜(1)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二
妆罢偶成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哭阿嫂三首 其三
思儿
丁酉(1) 冬饯别黄星臣夫子(2) 解馆二首 其一
寄怀阿嫂
春日自感
悼亡夫十五首 其九 。
重阳叠韵(1) 其二
寄怀阿嫂二首 其二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八 。
咏白梅
哭亡媳三首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五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咏种菜(1)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病中口占三首 其三
重阳有感二首 其一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一
咏白菊
留别四弟
小楼夜雨
读绮怀诗(1) 步原韵二首 其一
饯别步大兄原韵
送别阿姊
重阳日和韵
咏水仙二首 其二
哭亡媳三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