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又复熊内阁

又复熊内阁

明代 释函是

目断云林朝复朝,名花珍重待多娇。从教院主眉须堕,为爱寒销把佛烧。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大雪开帘看牡丹台

明代 释函是

无赖病夫朝尚眠,不知风雪霁长天。千重珠网开丹壑,几树珊瑚种玉田。

看去已忘今日后,坐来殊笑数年前。孤怀却喜无人对,静抱寒襟花叶边。

示光半禅人

明代 释函是

寂照光明刚一半,乌啼月落夜如何。碧潭深夜无人处,努力翻身直捷过。

不饮酒二十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梅花寒更韵,霜气晓来清。山高常背日,暴药当午晴。

中食饱粗粝,隐几困以瞑。悄然入胜地,高阳徒有名。

倦起呼酪奴,习习清风生。抠衣下石门,远近观冬耕。

收种然春泽,千亩皆植粳。斜日沉西江,返照摇云根。

石壁挂松影,已见蟾蜍升。缓步谣归途,寒灯悬茅庭。

小僧接笠杖,大僧擎紫英。此中有真意,醉人安足聆。

流光过石火,真成抛青春。

十灰

明代 释函是

谁催千里集瑶台,朔气萧萧映玉杯。销尽岂如随雾转,有时飘坠碧崔嵬。

悼崔石师四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独坐山房意黯然,濛濛秋雨瘴南天。海门浪涌分淇水,水上人家空可怜。

摘茶八首 其五

明代 释函是

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

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

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

退院诗十四首 其七

明代 释函是

阅世几埋孤鹤影,含情时复向人前。钟期既死琴何用,黄石难留书已传。

云隐一峰星汉外,天摇双镜夕阳边。水声深处多岐路,莫逐樵夫入远烟。

澹归灵骨入塔

明代 释函是

投江料非诸子事,归岭宁违汝夙心。归订生还三峡寺,何妨死塔五溪岑。

孤衷岂植燃灯后,大愿还同楼至深。老眼泪涔挥不断,千生魂魄许相寻。

双镜楼

明代 释函是

一镜从空出,清光透檐隙。白白入双眸,并作琉璃国。

中有五色云,隐显镜中错。四窗常豁然,阳燄生虚室。

古称百尺楼,高广非其匹。高出九霄上,俯视犹蜗角。

横亘踰八荒,转足失广漠。远睇彭蠡滨,秋水连天白。

近枕紫霄高,松竹罗其侧。山晴天气朗,时花爱丽日。

百鸟翔且鸣,高低竟晨夕。星月绕榱楹,寒空彻几席。

风雨至无时,轰雷震山岳。瞬息复晴霁,万木光通泽。

时运无古今,观听有荣落。流览一镜中,双眸自开合。

观世

明代 释函是

按剑自伤投夜意,报琼转觉愿初违。千年桃核成溪锦,万里江津限夕晖。

柳倚东风随意拂,燕拖春沫认梁归。细观物理多宵旦,恩怨何妨两息机。

秋蝉四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无求不敢向人清,繁响徒萦十里行。曾学金人长杜口,忽逢玉露自成声。

高栖未必全关节,弃秽难辞是近名。翘首长空如独诉,岂堪了了托閒情。

甲子九日

明代 释函是

今年登眺昔年人,九日溪山气转新。病后岂教超有力,定中不信散无身。

风吹云散碧霄净,日照霜明万象真。无影树栖鸿雁尽,芦花寒水自粼粼。

勉袁调公居士

明代 释函是

儒门澹泊难收拾,此日撑持未有人。修道却从戒慎始,睹闻断处铁花新。

勉众

明代 释函是

一念依违百念生,谁能转处不留情。须知事梦心非梦,若待因成果已成。

明镜当台毫发现,空华翳目鬼神惊。劝君慎勿随生灭,覆水难收后日名。

舟次别严公

明代 释函是

君趋凤阙我还山,共载江流两月閒。戎马未酬臣子志,风烟已换道人颜。

拍天湖水春乘涨,鼓角官艘夜入湾。计日虎符重出镇,双旌遥指白云关。

许太守浣月入山

明代 释函是

使君为政讼应稀,乱后民生贵息机。饲鹤衙斋秋日永,寻僧山院晚风微。

意消坐对忘宾主,论发由中绝是非。我亦无心方外侣,閒云流水共依依。

送梁未央北上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日日承恩活计长,中丞福禄任商量。出门有句为君道,雪与梅花一样香。

送萧参戎柔以解职还里四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与君本是旧同条,缁素论交意气饶。莫惜江山分手处,灵光相对未应遥。

衰柳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山南溪北见花开,曾逐东风舞万回。幸自雪霜无著处,莫因憔悴忆章台。

妙峰禅人住静潭山乞诗示此

明代 释函是

一茅缚就放身眠,万事从他在目前。须信隔垣人有耳,莫教长啸白云边。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