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金轮峰塔院四首

题金轮峰塔院四首

明代 释函是

吾犹昔人非昔人,欲话难酬旷劫春。叶落归根他日事,只今谁与续前因。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寄酬闽中诸护法

明代 释函是

笠瓢几度戒前程,老病人扶畏远征。尚冀裴休宽后命,弥惭慧远见虚名。

花香已见多生愿,尘刹难忘此日情。沟壑未填终不负,山头猿鹤听分明。

方楼冈自五羊之楚

明代 释函是

干戈满地竟南询,烟水迢遥隔岸尘。难向三生求父母,谁从五位定君臣。

因风荡桨楚云淼,借径还乡江月频。我亦永怀庐岳顶,何年同泛蠡湖春。

固穷吟三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修行到老空馀我,我是人间倔僵僧。水草东西随分过,不干名利日腾腾。

春佃六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新晴喜见日,微风荡青林。弱柳未成条,雏莺试好音。

和气彻上下,奇怀发良晨。挈象观初苗,终岁赖不贫。

所欲亦易足,俯仰无馀心。倦归茅檐下,读书思古人。

黄虞讵关世,安知不如今。出户望空远,高山临星辰。

醉梅

明代 释函是

暗香偏在野人家,鹤过寒空映晚霞。洁白却宜微著酒,不妨篱落自疏斜。

关中吟十首 其九

明代 释函是

千锤万鍊虚空碎,不似频呻呵欠时。若更醉酣三昧酒,几多生灭目前遗。

五月一日申刻睡起有感

明代 释函是

闭门睡足申初起,峰转斜阳到竹扉。万里干戈馀此日,五年江海待忘机。

黄叶不教流水去,白云终向故山归。独怜跋涉同行者,失我三人泪满衣。

邵武道中忆华首老人

明代 释函是

澄潭孤月自姗姗,永夜无人照影寒。亲忆吾师真面目,回头秖在刹那间。

中秋无月二首

明代 释函是

去年此夕海云开,此夕今年山雾来。若使月明照潭水,恐惊飞雁一徘徊。

四季雁四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黄云如雾旧生涯,回首南洲道路赊。饮啄已为忘客苦,飞鸣不觉夕阳斜。

除夕瞎堂梅花再放

明代 释函是

岭表梅花不见腊,今年寒尽数枝开。谁怜海国僧归后,故遣庐山春信来。

就下似临三峡水,因高疑傍七贤台。暗香处处应无别,欲剥黄柑拟雪杯。

摘茶八首 其六

明代 释函是

瑞草产高山,乃不受灌溉。鲜妍漭沆间,何曾别天地。

遇浊混不齐,清中煞有味。自洁涤人烦,于物匪无利。

寘之邦国上,难与邾莒比。时或逢高人,大瓢聊以试。

白云浮太虚,骤雨松声细。岂必登蓬莱,只在玉泉寺。

我也沾馀沥,释然薄兰芷。

牡丹台边桃花

明代 释函是

桃花先占牡丹春,开落台边不顾人。自是淡红深著雨,敢轻富贵惜风尘。

放言六首 其六

明代 释函是

饥饱寒温总听天,生来不乞半文钱。非关性僻偏甘淡,只是人前求受怜。

心里无求堪作佛,世间有欲岂能仙。从他瞋怪从他爱,我自堆堆白昼眠。

哭澹归释子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忆别山堂意黯然,相期隔岁返林泉。木兰花发诗频寄,山菊霜零梦已先。

僧史未酬当世业,道风空付后人传。普贤行愿谁如汝,长子于今永绝弦。

古诗十九首 其十三

明代 释函是

极寿鲜至百,城隍故复新。知见留世间,国土迁人民。

浩浩阴风吹,凛凛松柏身。已死勿复道,未死谁与陈。

未死笑已死,今人犹昔人。智者向我言,人生如浮云。

豪杰与圣贤,终焉成灰尘。丹液多所误,浮丘空有名。

有酒但须乐,安问毁且成。此语不知道,大道忘身形。

彭殇岂足计,玄妙匪其珍。荣枯还大化,所赖吾有心。

汎汎难为谋,抚弦鸣素琴。

送泽萌后堂住玉川门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谁道金轮胜紫霄,溪摇松竹晚萧萧。避人别有深云路,不许时流候牧樵。

舟次别严公

明代 释函是

君趋凤阙我还山,共载江流两月閒。戎马未酬臣子志,风烟已换道人颜。

拍天湖水春乘涨,鼓角官艘夜入湾。计日虎符重出镇,双旌遥指白云关。

退院诗十四首 其九

明代 释函是

寂寞湖山秋气清,欃枪日夜少人行。野僧不识川原事,父老新传郡县名。

丹岫人归无信息,白门书去稍关情。閒心亦有閒今古,历数兴衰感慨生。

将还庐山留别社中诸子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垂老生涯在石门,万峰积雪暗寒原。今心未易酬先德,古貌终难媚后昆。

海客已随春雁去,溪声应共陇花繁。流光冉冉干戈里,影息深云起自存。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