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思二首 其二

秋思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山临海岸烟波近,不到霜深寒已知。燕畏高秋辞社早,雁疑残渚向南迟。

风吹白草终何处,日丽黄花曾几时。岂爱披云作长啸,石门风树正相思。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古诗十九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西猋捲黄云,白昼扬氛埃。天地一为变,登高望边陲。

羌独无良人,胡为久徘徊。念彼邻家妇,掩涕向予哀。

红粉怜青春,征衣手自裁。裁就寄沙场,常忧游冶猜。

猜则从他猜,中情谁与回。不学白头媪,年年守空帏。

陆太守孝山入山

明代 释函是

世荣讵不慕,所贵维物外。但识电火机,何辞金印大。

古者不贱目,偶与水云会。今贤有奇情,往返丹山旆。

丹山指二千,居食恒依赖。感激发微言,欲解东坡带。

万汇自乾坤,焉有函无盖。起唤陆大夫,庭株落寒濑。

摇摇空影中,相对岂梦事。纵使百千劫,春光今夕在。

示妙峰禅人

明代 释函是

五十年来亲复疏,于今特地忽逢渠。还家莫讶途中事,惊喜停时识旧庐。

延平舟中三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白蘋红蓼夹江流,鸟语泉声日未休。收拾不来春梦断,碧潭空界夜光浮。

六鱼

明代 释函是

高树花开尽,低枝蕊尚疏。近人情热处,留取暗香馀。

牙痛诸子入候时正大雪命西轩围炉分赋

明代 释函是

世逢多难厌馀生,买断青山尚畏名。老病日思先佛训,寒温时感后昆情。

新归共说关梁涩,旧住惟言菽水清。炉火初红风味别,现前佳句雪中成。

咏镜示诸子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见头狂走实堪怜,尽日东西影里旋。珍重颜容须自惜,莫教冷落在人前。

游凌云留赠主人

明代 释函是

沿溪万竹深深处,壁削凌云自一峰。贪月少栽当砌树,爱人常策北山筇。

长年一衲寒暄换,小榭临窗苔藓重。交臂忘怀成好友,更期借榻得从容。

纪梦诗成后再赋一章

明代 释函是

寄迹尘寰岂异尘,因随流布幻中真。痴心尚有无穷愿,业运徒迁有限身。

梦去总皆天上事,病来难恋眼前人。但知法界无由入,尽此馀生且莫陈。

诏复滨海迁民故业三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官府唯闻复故基,荒凉田舍欲何为。馀生便是承恩日,后死弥深设虑时。

已分辞根同败叶,却因回律惜残枝。夜塘寂寂春虫切,雨过疏篱带湿炊。

耕田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淹留四十年,宵旦为人谋。此道不可传,明珠徒暗投。

悟理贵力行,空闻岂真修。市井多佳士,所识非王侯。

追呼马队中,君子之所羞。营营竟何为,不肯归山丘。

所食不过饱,粗衣省多求。日出荷锄去,日入濯清流。

百虑不干怀,自春乃徂秋。精识与奇情,终古行当休。

峄阳产孤桐,爨下获其俦。宿雾隐高林,百里闻虎吼。

孰是圣人徒,而为吾道忧。

咏史十二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天子起稼穑,卖谷布兵弩。谨厚亦复为,子弟乃安堵。

美髯刘将军,大敌猛如虎。三千乘锐奔,百万成尘土。

雷雨溢滍川,溺死安足数。功成失伯兄,引过不敢语。

三辅千东迎,汉官今复睹。晨夜趣南辕,几为传吏虏。

兼行犯雪霜,惶惑不知所。冰合滹沱河,乃有白衣父。

邯郸拔其城,焚谤安行伍。萧王推赤心,铜马获真主。

短兵接高厈,突骑胡相距。南郭千秋亭,正位顺群伫。

大宝归仁人,万灵赖依怙。抚我谁当仇,元吉自天祐。

放言六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入山五日辞归省,尘异人疑岂有他。炮药莫贪银罐好,典衣休惜子钱多。

移将野果当窗种,灌取秋葵待客过。百事到来终做去,住山须是老头陀。

寄旋庵解虎并社中诸子

明代 释函是

退身卜得紫霄宽,准待诛茅度岁残。老景秖知黄独美,少年休讶白云寒。

非关苦节成孤往,每念酬恩亦大难。且学懒瓒聊自慰,还乡又在数年间。

乙卯人日酬樊月藏孝廉并寄大愿文学

明代 释函是

匡庐归棹逢人日,是处宗雷在眼中。莲漏久虚潮上月,蓬门重启雁回风。

四方戎马留村寺,十载家山倚竹筇。存没未应停笑语,喜君兄弟信能通。

余生平摘过颇切辄有面从之感赋以自责

明代 释函是

我亦年来厌此心,无人终日对高岑。尽云有石能攻玉,谁信真鍮不博金。

晚倚西风寒似昔,晓临秋水淡如今。一林霜气从空下,单复衣衫各自任。

十四寒

明代 释函是

千骑猎马出楼兰,不见飞禽落日寒。风起平沙天路白,角声吹入朔云团。

寿陈伯恭三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南华读罢恣高眠,山院閒来亦学禅。会当携策干时去,世上人疑葛稚川。

己未岁晏

明代 释函是

山中今又度残年,七十加三贫病连。同学已归黄土尽,及门多在白云边。

客来到处攒斋料,工去逢人借赏钱。旧事不堪更提起,生涯只有日高眠。

关中吟十首 其六

明代 释函是

无人负我笑曹瞒,做尽奸雄负子孙。秋水长天元一色,高文赢得至今存。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