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大云寺监院睹者五十一二首 其二

大云寺监院睹者五十一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尺蠖之屈以求信,闭户青山足净因。一句分明无量寿,莲华瓣瓣口中春。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四豪

明代 释函是

练丝千缕何劳泣,逵路茫茫真欲号。拚教寂寞山头望,不是扬雄谁载醪。

久雨弗止

明代 释函是

天泽岂厌多,春泥行深耕。九州沾易满,一暴新苗焚。

阳石不可鞭,草木倚玄冥。宁使白日烈,不愿天无云。

烈日枝可濯,土乾根难萌。犹忧榆筴后,田上无焦明。

二月使蔬足,三四稻粱生。稻粱终岁望,蔬蓏四时更。

讵直予中心,普天翳同情。盼盼祥风起,濛濛垤鹳鸣。

不以柴门掩,眷焉怀暂晴。

栖贤舍利塔

明代 释函是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

流被千百骸,结成五色珠。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

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

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

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

将建窣堵坡,作诗寄千里。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

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

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

青松篇

明代 释函是

我年已六十,黄花开未残。落木风初劲,澄江月正寒。

所与共千峰,青松当露漙。霜重百卉枯,葱郁犹可观。

桃李竞芳晨,敛容若盘桓。而非黜繁华,意在三春前。

而非乐枯槁,庭葩无久鲜。拳曲荫崇台,廓落宇宙宽。

挥杯就清影,颇觉形骸安。远近呼良朋,坐久生夕烟。

此乐不可说,说乐岂其天。岁月忽自知,俯仰良欣然。

我乐与他乐,不离松树边。各各起奇情,安得不忘年。

许太守浣月入山

明代 释函是

使君为政讼应稀,乱后民生贵息机。饲鹤衙斋秋日永,寻僧山院晚风微。

意消坐对忘宾主,论发由中绝是非。我亦无心方外侣,閒云流水共依依。

不饮酒二十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康狄肇作醪,大禹戒亡国。牛饮竟丧朝,虎酣乃败德。

中山过一斗,玄石葬千日。摄生且勿计,岁月良堪恤。

人生一百年,谁道更媮逸。一醉忘百忧,醒后岂不忆。

不知未醉时,身世齐得失。避影而处阴,重为君子惑。

咏镜示诸子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见头狂走实堪怜,尽日东西影里旋。珍重颜容须自惜,莫教冷落在人前。

金太史正希殉义

明代 释函是

头目髓脑君甘舍,山河日月泪难乾。可怜石上三生话,回首归宗梦里看。

净成口占

明代 释函是

五溪深处失樵踪,曲曲溪声烟雾重。石压高坪出新柳,一条堤指紫霄峰。

辛酉九日

明代 释函是

萧条人事逢佳节,云净天高景倍生。落帽几人羞短发,繁霜空自对寒英。

愁飘红叶减山色,爱耸青松听鹤声。岁岁茱萸看不尽,江帆溪月此时情。

次韵答杨伊水

明代 释函是

竹院逢君处,相看古道存。从来无剩法,惭愧独称尊。

新月窥人影,寒鸦代我言。更寻晴雪夜,移榻破云痕。

简残帙得悼旋庵作

明代 释函是

谊重难为继后尘,道衰聊与数前因。非关今日方知汝,却忆当时来有人。

海寺再来曾四夏,湖山归去又三春。凄凉偶捡残章句,旧恨随声双泪频。

赠童居士

明代 释函是

千里离家但一身,镆铘横按未全贫。空门能洗英雄恨,只为高堂尚有人。

十一月三十夜

明代 释函是

明朝又腊月,因病觉时过。祖意逢人少,青山去日多。

亮公曾有约,瓒老定如何。早岁深云志,而今鬓渐皤。

九青

明代 释函是

蜀郡名园昼掩扃,佳人笑语尚亭亭。风前玉立何生梦,犹自题诗醉未醒。

李郡丞子文同伦太守许明府祀匡庐伦许二公入寺李公独见白崖诗以寄 ...

明代 释函是

江州司马慕高踪,贪引山楼听夜钟。冒雨几人过僧舍,搴萝独自见云峰。

何妨不见戴安道,有兴还寻南院颙。莫厌东林不设酒,署斋长掩一重重。

秋杪夜坐

明代 释函是

滚滚江流无尽期,关关林鸟欲何为。馀生总是艰难日,胜事难追少壮时。

赖有黄花留岁月,无劳萱草解忧疑。遐心一往凭谁问,坐落寒更山月移。

题吕纪画

明代 释函是

黄皓贪无已,蜘蛛总不知。苦瓜一两颗,枯竹两三枝。

因峰顶侍者偶忆往事走笔寄晦林禅师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何年交臂频相失,忆别家山恼乱中。三峡桥头逢信使,不辞千里寄同风。

不饮酒二十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竹林阮步兵,纵酒落世事。母卒犹弹棋,二斗不足醉。

一号血数升,放达将安在。所以贵有我,此心终难昧。

哀乐循固然,岂以一醉窴。孔圣云汝安,乃以折狂蔽。

天性焉可诬,守此达礼义。出处吾自将,不醉亦何累。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