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是
谁向峰头数劫灰,河清海竭两徘徊。新亭泪尽江山在,故国歌残禾黍哀。
落落燕泥秋社没,亭亭雁字西风催。渊明不解长林意,烂醉东篱任菊开。
与诸子赏牡丹用尘异韵
山寺何来富贵花,汝曹应是厌繁华。无端乘驿从京邸,误杀含香醉晚霞。
天外落红春日早,人间绣被夕阳斜。上方更有琉璃国,试数峰头第几家。
示程雪池居士
六月雪花飞满地,蘸人肌骨透罗帷。金鳞未遇江湖阔,好趁秋风理钓丝。
秋思二首 其二
山临海岸烟波近,不到霜深寒已知。燕畏高秋辞社早,雁疑残渚向南迟。
风吹白草终何处,日丽黄花曾几时。岂爱披云作长啸,石门风树正相思。
米顾二使者入山二首 其一
天使光临满院春,入门便是个中人。三生石上藤萝月,万劫难忘此日因。
初春避客归龙三首 其三
一个閒身处处家,错将云影作梅花。数声山色回春梦,坐对松窗爱晚霞。
过赣州关
衰病支离过赣城,巍然雄据拱神京。僧衣不税水云贵,国法无私官吏平。
我守先宗违世谛,谁贻后学惜身名。乡关渐近仍为客,且以优游老此生。
莫厌贫十二首 其八
昆崙不可窜,戾天有飞翰。岩穴不可藏,高冈犹追随。
巨渊不可入,浮沉将何之。不如共一处,动静相因依。
父母岂我欲,天地岂我私。柴门设不关,蒿床聊自支。
慎勿为楚相,楚相安足为。尽忠以至死,其子无立锥。
退院诗十四首 其三
厌事久思云外室,爱身仍托寺边身。鼓钟梦里惊如昨,眠食时来城任真。
闻道郡城多斥堠,焉知溪上有閒人。投閒若更受閒累,到老何年是了因。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二
屈支有明王,崇道事黄发。游览历遐方,爰用访奇迹。
监国属懿弟,谊重将安适。割势封金函,丐俟驾旋发。
厥后成搆祸,因兹竟获白。亲爱日以隆,出入排庭阙。
路逢五百牛,刑腐在旦夕。自念形体亏,宿业不可谪。
竭赀解牛厄,愿藉慈善格。形体乃复具,始以辞宫掖。
王闻叹奇哉,厚宠旌其阀。仁智良不诬,设心当在昔。
乙卯人日酬樊月藏孝廉并寄大愿文学
匡庐归棹逢人日,是处宗雷在眼中。莲漏久虚潮上月,蓬门重启雁回风。
四方戎马留村寺,十载家山倚竹筇。存没未应停笑语,喜君兄弟信能通。
眼昏
去年齿痛疑生尽,今日偷生眼又昏。牡丹蕾小花同叶,山径云摇石作豚。
世故无闻真法界,目前不见别乾坤。解嘲未必全因老,亦有微言过漆园。
初春与诸衲游黄沙坑
春游老觉步行难,弟子肩舆过远山。石壁旧坡须数转,野田新屋只三间。
犊窥僧背常偷菜,犬逐人行先到关。自是大家新岁聚,一年唯有此时閒。
退院诗十四首 其六
古今浩浩足商量,谁转西飙山叶黄。万里干戈江色动,一林松竹鸟声凉。
山头野鹿如无事,树里人家似著忙。探幽戴日忘劳捍,浃汗如珠归路长。
度大庾岭二首 其一
突兀庾关暗晓昕,人从鸟道入高雯。嵩林秋晚新忧隐,车马骈阗旧见闻。
行迈不随尘鞅后,凭高休作海江分。皇天后土知予意,半亩山田且自耘。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一
隔溪有路通幽处,望见松门别一天。因展先容归故隐,独登煖榻叶深禅。
寒林扫叶煨牛火,乱砌寻源引竹泉。雪久地炉生事拙,焚香重理杂华篇。
摘茶八首 其八
酌水贵知源,须是石头城。缥色入磁盌,水蔎难为名。
善饮不得味,谁闻月涧声。冷煖何关舌,云外获其真。
能仁当自别,祇有蔡先生。
岁晏怀姜山
东风吹雨下长干,又见梅花带雪残。夏杪一传庐岳信,秋来几听路声寒。
艰难客路谁能久,冷煖人情我已安。闻道开年定入越,轻舟应过子陵滩。
题观世音菩萨像
道以无心得,相以有心现。无心割截平,有心庄严展。
无心无罪福,福罪有心见。割截与庄严,有无心转变。
一人成两心,两人圆一念。积精遂密藏,至诚忻佛面。
大士无缘慈,照临仝时遍。各以佛子根,真实通方便。
示妙峰禅人
五十年来亲复疏,于今特地忽逢渠。还家莫讶途中事,惊喜停时识旧庐。
胆瓶玉簪花
山辉本是因藏玉,幸不簪冠到石门。素色岂嫌风味薄,一枝斜傍自黄昏。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樵山答冼文学二首
关中吟十首 其四
因峰顶侍者偶忆往事走笔寄晦林禅师二首 其一
悼崔石师四首 其一
勉乐说还丹霞
栖贤退院留别各刹二首 其一
摘茶八首 其二
十三元
牡丹台下鸡冠花
岳监寺出世未及亲辞乃翁今相寻入山年适七十父子乐甚赋诗为寿二首 ...
送许太守浣月归养
寄酬闽中诸护法
示光半禅人
雪木归自博山见予海云闻其母谢世辞还省墓因示以诗
来机禅人五十一
伦公备述去志未免有怀再赋二章 其一
纪梦诗成后再赋一章
摘茶八首 其四
净成处泉
寄澹归二首 其二
示海雷两山都寺旋庵
哭开先山鸣禅师
寄河源陈大受居士
古诗十九首 其七
偶感二首 其二
劝耕二首 其二
远游二首 其二
九佳
舟次万安寄刘五文学
赠严殿生三首 其二
寄海幢监院解虎
巢云看牡丹酬广慈静主
秋兴八首 其五
题卫其自小像
放言六首 其二
净成邀看牡丹是晓风折一枝行僧送来口号一律示之
耕田二首 其一
初春怀石鉴栖贤
十四寒
早春周赞皇郡丞携二子并吕胡两文学见访
莫厌贫十二首 其一
赠童居士
示聆玄上座
大云寺监院睹者五十一二首 其二
答张文学二首 其二
送澹归住丹霞二首 其二
送尘异但子归省二首 其一
百合花用足两韵二首 其二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七
樵山新篁吟寄若云道者
勉众
不饮酒二十首 其七
采兰
示禅人
九日与诸子晚眺
中秋病起与诸子玩月二首 其一
二箫
哭法纬济同学
关中吟十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