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燕杏图

题燕杏图

明代 释函是

燕子春归花正开,一团红雪锁青苔。披图忽动河山恨,何况亲从北地来。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会三遣化入辞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年年多费草鞋钱,一钵沿门为众添。于今又向他山去,有话聊将白纸传。

游玉川门留赠主人

明代 释函是

何人筑室邻三叠,千尺飞泉冷布袍。径凿巉岩依石壁,门开空阔俯林皋。

月来自照一龛静,云散长看五老高。最爱秋山留晚景,行人寒夜秖成劳。

不饮酒二十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竹林阮步兵,纵酒落世事。母卒犹弹棋,二斗不足醉。

一号血数升,放达将安在。所以贵有我,此心终难昧。

哀乐循固然,岂以一醉窴。孔圣云汝安,乃以折狂蔽。

天性焉可诬,守此达礼义。出处吾自将,不醉亦何累。

示旋庵

明代 释函是

众生久流转,迷于自心量。失所精了性,无觉觉所觉。

分别见有我,我立生有人。众生及寿命,一时同具足。

展转生死中,缚脱总迷闷。愚人随业缘,住于不觉地。

智者觉不觉,舍生而取灭。空华阳燄里,颠倒徒掜目。

晴空迥无有,观者莫劳累。汝与诸佛同,一切贪嗔痴。

即是戒定慧,直下无有二。亦无无二想,居然登祖位。

慎勿下劣心,流转不知止。一念自觉非,善哉旋庵子。

春兰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纫佩无端入楚词,为怜清绝寄相思。幽根自有同心调,万壑千峰臭味知。

寒食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水流乱石杂溪声,鸟啄残红照月明。春色自来无去住,垂杨何故动人情。

示海雷两山都寺旋庵

明代 释函是

撑持门户怜今日,此道谁当逊昔贤。冉冉流光吾已老,归山迟尔再三年。

莫厌贫十二首 其十

明代 释函是

山泽罕人事,与世颇无干。启户朝云攒,及午始见山。

暄风爽林际,景落絺衣寒。田圃各西东,荷锄当暮还。

树里课勤惰,杂言忘辛酸。岂守固穷节,吾分应如然。

四海无亲疏,去住各有缘。草木春夏繁,天气秋冬妍。

日夕省营虑,丰约随目前。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鹿迹难寻木叶乾,紫泥何事到云端。一人显晦千秋系,百代楼台几日欢。

青松自荫讲堂静,画栋高临流水漫。不堪回忆读书处,鹤唳猿啼白昼寒。

七阳

明代 释函是

谩道生来欲傲霜,相投应亦惜名香。多情共索巡檐笑,争较高眠怪石旁。

寿陈伯恭三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青山一望瑞烟收,松自苍苍水自流。人在暖堂进春酒,不知何处觅浮丘。

玉泉呈雁字诗

明代 释函是

不分气序却知寒,但到西风便入关。长幼后先谙物性,纵横点画落人间。

观穷玄象踪应没,影印空潭榻亦难。斜抹太虚惊绝笔,如虫偶尔莫成顽。

樵山答冼文学二首

明代 释函是

不是桃源不是秦,东西南北尽斯人。一条楖栗閒来往,绿水青山云外分。

示光彻

明代 释函是

莫作等閒想,人身亦最难。灵台犹未雪,前路尚漫漫。

舟师何耀吾七十一

明代 释函是

共日生来不共年,多时相见未生前。今欲期君再七十,渡吾渡汝海潮边。

莫厌贫十二首 其五

明代 释函是

崇基临荒泽,松柏生其间。讵以霜露零,孤根移岁寒。

晚穫收良田,幽香迟秋兰。时物良有然,吾将乐考槃。

汉祚久已易,此世无彭韩。隆替还乘除,运去身名閒。

原始物厥终,吾生岂漫漫。见闻如逝波,心知不可还。

昏觉当为谁,悠悠须自观。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一

明代 释函是

我有一枝藤,尝拄海蠃巅。东南抗巨灵,北与楚云连。

目不接千里,江山常现前。青嶂皆崒嵂,排叠成蜿蜒。

桐椅昼森森,灵鷟翔翩翩。幽谷产奇葩,临厓喷飞泉。

中有凌霄台,登高望神仙。驾鸿乘空来,上下生紫烟。

此岂梦中事,亦非意云然。太白醉一斗,酒中无百篇。

我无太白才,宁当醉时诠。愿听予一曲,长谣叹无缘。

衰柳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早知寒至傲秋风,月落山堂影已空。赤体每怜松柏苦,春来依旧拂墙东。

杨睹者居士引其子来参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父子同参事亦奇,欣逢恰在睹星时。一堂冷澹僧和俗,面面相看知未知。

挽真佛

明代 释函是

有子传灯心已安,莲华台上足盘桓。玉渊步月溪声旧,锦石登山屐齿乾。

放老岂虞调众拙,避人宁计买山难。讣音正值移茅日,忆昔嗟今眉欲攒。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