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栖贤忆即觉

过栖贤忆即觉

明代 释函是

重踏溪桥万虑轻,今人丘壑昔人情。青山不改寒松色,白水犹留峡涧声。

种竹庄前看已老,携瓶石上忆随行。黄家兄弟皆沦落,叹息吾门百感生。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忆阿字

明代 释函是

长安东去一身孤,两度逢秋心事殊。极塞月圆寒已栗,不知曾入玉关无。

摘茶八首 其五

明代 释函是

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

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

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

莫厌贫十二首 其十二

明代 释函是

徬徨守先训,焉敢欺后昆。此世无是非,同异徒相因。

吾道流为名,久已丧厥真。性澹时愈乖,安得不长贫。

孤踪岂足尚,黔娄乃无邻。矫俗非夙志,维当尊所闻。

偃鼠澹易满,促弦无缓音。去去勿复道,终焉从予心。

病中书怀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老来病苦惟能忍,一念空知为后人。到底还他三昧力,此时谁问堕年身。

西风未堕井梧叶,沼水犹停菱荇春。天上人间何所有,青霄白石月轮新。

题观世音菩萨像

明代 释函是

道以无心得,相以有心现。无心割截平,有心庄严展。

无心无罪福,福罪有心见。割截与庄严,有无心转变。

一人成两心,两人圆一念。积精遂密藏,至诚忻佛面。

大士无缘慈,照临仝时遍。各以佛子根,真实通方便。

除夕瞎堂梅花再放

明代 释函是

岭表梅花不见腊,今年寒尽数枝开。谁怜海国僧归后,故遣庐山春信来。

就下似临三峡水,因高疑傍七贤台。暗香处处应无别,欲剥黄柑拟雪杯。

杨睹者居士引其子来参二首

明代 释函是

缁素从来一道存,异同黑白但名言。木樨香处吾无隐,大事何曾负孔门。

妙静主呈船子颂却示

明代 释函是

沧茫巨浸浪滔滔,只怕无风自著篙。多少弄潮人在岸,等閒馀韵落波涛。

莫厌贫十二首 其八

明代 释函是

昆崙不可窜,戾天有飞翰。岩穴不可藏,高冈犹追随。

巨渊不可入,浮沉将何之。不如共一处,动静相因依。

父母岂我欲,天地岂我私。柴门设不关,蒿床聊自支。

慎勿为楚相,楚相安足为。尽忠以至死,其子无立锥。

示旋庵

明代 释函是

众生久流转,迷于自心量。失所精了性,无觉觉所觉。

分别见有我,我立生有人。众生及寿命,一时同具足。

展转生死中,缚脱总迷闷。愚人随业缘,住于不觉地。

智者觉不觉,舍生而取灭。空华阳燄里,颠倒徒掜目。

晴空迥无有,观者莫劳累。汝与诸佛同,一切贪嗔痴。

即是戒定慧,直下无有二。亦无无二想,居然登祖位。

慎勿下劣心,流转不知止。一念自觉非,善哉旋庵子。

寒食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山中寒食觉春深,一样春山几样心。杜宇自啼花自落,白云终日覆层阴。

容瞻公见访

明代 释函是

忽传谷口贵公来,入座乡书次第开。同籍故人从帝阙,及门官舫过湘台。

山深江阔何年极,雁去云飞此日催。更嘱陶潜须纵酒,荒芜松菊易成哀。

书梁永祚扇头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十载三朝野衲身,随缘拓钵未嫌贫。犹馀閒日观云树,倚杖逍遥画里人。

七虞

明代 释函是

松根一夜拨红炉,浇尽秦灰入玉壶。万古江山只若此,琼楼歌暖漫呼卢。

四豪

明代 释函是

练丝千缕何劳泣,逵路茫茫真欲号。拚教寂寞山头望,不是扬雄谁载醪。

送刘莘叟别驾督漕北行

明代 释函是

山中送别限溪桥,万里王程向日遥。记得去秋松峤月,望穷长夏灞陵潮。

军输几岁功曹贵,戎马今年相国骄。回首征帆随雁影,北风吹雪下云霄。

寄黄山还生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此日为何日,鹪鹩巢深林。一枝岂不择,满腹何沉吟。

丹山亦有河,饮啄随天真。为君假羽翼,翱翔垂秋云。

怀袖宁三年,字字感予心。

顶湖栖壑律师六十一

明代 释函是

六十年来老道翁,顶湖山里信难通。暂随花鸟频斫额,目断云林万象中。

冬杪示诸子

明代 释函是

历尽秋冬又逼春,回风舞雪万峰新。自从多病方知老,久谢閒名懒见人。

厌乱忍闻当世务,早眠犹得住山身。去留但听诸来者,第一同居莫厌贫。

雷峰即事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谁说身穷道不穷,栖贤风味见雷峰。怪来一队书騃子,魂梦犹悬峡涧中。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