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是
行业纯真我素知,因缘终有好相为。江山指顾无馀说,且待高秋雁过时。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九
尝因今夕欢,攒念昔人迂。鉴彼天禄阁,回车就溺沮。
相与挈壶觞,愿言忘居诸。居诸良易忘,荣瘁行须臾。
灵爽托营卫,岂遂同虚无。此生苟可达,后视今何殊。
缮性弗及时,空令年运徂。见闻从物化,安得复其初。
泽涸多异同,叹息园中蔬。
古诗十九首 其三
天高安可极,海深不足注。斗酒聊为欢,含情伤日暮。
人生如旅泊,倾盖皆亲故。晨起东西驰,行行不相顾。
人言五陵贵,驱车向官渡。巍巍望高门,衣冠盈道路。
李赵列前楹,珠履盛金赂。朝登廉颇堂,夕曳相如阼。
所见尽攀龙,转盼浥朝露。第宅何曾易,主宾非昔遇。
白云仍在天,波宕洪溟固。俛思胡为来,万里怆回步。
题拄杖二首 其一
年既迈而弗衰兮,壮力由伊。予亦因高下以相谐兮,岂旦暮之能离。
著地兮荆披,撑空兮云随。直趋兮不顾,运足兮自知。
追前烈兮,启后武兮,将舍是焉其谁。
寄雪悟禅师
忻逢空谷竟忘年,回首鸾溪在目前。阅世暂浮沧海远,避人终逐肉堂偏。
凋伤骨肉难为老,俯仰云山只是禅。千里肯同牛粪火,数行应为巨灵先。
初住归宗四首 其三
岭南獦獠自丹霞,楖栗横挑千里赊。多少儿孙怜老大,不知何地是吾家。
牡丹台下鸡冠花
幸托牡丹花下见,数株头上放红英。锦冠照日疑丹凤,只少东方报五更。
丁普益居士有住山意订之以诗
野人秪合居岩壑,正拟诛茅乐大年。闻子亦能同此意,却誇吾道有真传。
初秋怀出山诸衲
瑟瑟西风动竹扉,关心寒色转霏微。三间旧拟云中去,一钵新期海上归。
有时桥岸逢人立,何处江山无雁飞。白首更怜千里梦,寒花霜叶石门违。
寒食二首 其一
山中寒食觉春深,一样春山几样心。杜宇自啼花自落,白云终日覆层阴。
度大庾岭二首 其一
突兀庾关暗晓昕,人从鸟道入高雯。嵩林秋晚新忧隐,车马骈阗旧见闻。
行迈不随尘鞅后,凭高休作海江分。皇天后土知予意,半亩山田且自耘。
秋夜与诸衲坐月
管弦邀月醉,醉后月还山。何似千峰顶,年年共月閒。
微云元不碍,澄江影自澜。光摇万木动,静极鸟声寒。
目前多所陈,意短境乃悭。人爱秋月佳,智者独不言。
物理非有无,事会成寂喧。夜落群动息,心閒林壑宽。
因月得其真,无月亦恒然。万古犹若斯,人间徒厌忻。
空明山岳峙,敛目归虚玄。亦岂在象外,吾徒当冥观。
送澹归住丹霞二首 其一
三十年来想像中,亲临何必问渠侬。天然岩上无岐路,侧耳珠江听远风。
读仞千雁影诗
金风起肃杀,凋落先梧楸。知时贵哲人,不如鸿雁俦。
噭噭鸣青天,徬徨向南州。气序乃相逼,匪为稻粱谋。
伟哉求寂士,睹影发清讴。寒暑识代谢,物化冥显幽。
悟理捐形骸,色空生双眸。玄景靡所遗,江山亦不留。
俯仰彻上下,所见皆浮沤。万物同一雁,羽翼空绸缪。
象类常寂然,圣人行多忧。憬然知无从,岂羡乘云游。
颜回
之子不远复,复其见天心。三月能不违,力尽知疏亲。
一间竟勿逮,洙泗乃无人。箪瓢士之常,风雨岁时深。
所矢贵自信,岂直为安贫。道在物我忘,迢迢空古今。
世间瓢其名,山林多隐沦。圣贤行何从,贵贱吾知音。
古诗十九首 其十三
极寿鲜至百,城隍故复新。知见留世间,国土迁人民。
浩浩阴风吹,凛凛松柏身。已死勿复道,未死谁与陈。
未死笑已死,今人犹昔人。智者向我言,人生如浮云。
豪杰与圣贤,终焉成灰尘。丹液多所误,浮丘空有名。
有酒但须乐,安问毁且成。此语不知道,大道忘身形。
彭殇岂足计,玄妙匪其珍。荣枯还大化,所赖吾有心。
汎汎难为谋,抚弦鸣素琴。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五
古今有高士,借酒以自适。不知醉翁意,相效竟成滑。
才滑适清狂,贫滑适放越。滑世抱牢骚,滑化仇形魄。
为乐乃得苦,百情徒役役。巽坎安其常,哑然见畴昔。
持此狎田畯,悲欢共晨夕。慎勿与人异,异处终变易。
远睇碧空尽,万载无广厏。
又酬南康太守伦宣明郡丞李子文
入岭时维六十七,当当七十尚盘桓。广南望雪头先白,湖上瞻风叶正丹。
云间招手劳宗炳,火里煨牛愧懒残。千里珠光摇海岳,益增归思倚栏干。
悼旋庵湛都寺
颓龄叹逝苦低垂,至性从今更有谁。伏腊定先同列觉,艰难犹畏老僧知。
尝因高谊添身累,秖恐劳人却病迟。回首西风成隔世,不堪挥涕忆当时。
赠严殿生三首 其一
秦和医国早归山,独上丹峰云半间。欲傍海螺依窣堵,有时寻月共僧閒。
又酬社中诸子
因乱离山托海濒,朔风初动水粼粼。三千路阻干戈日,七十年催老病身。
慧远几时归净社,宗雷随地识前因。莫辞秉烛烧残夜,鹤唳猿啼梦里频。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许太守浣月入山
四季雁四首 其四
舟抵南安二首 其二
莫厌贫十二首 其七
病起谢冯介臣居士施药
示李幻生
退院诗十四首 其六
十四盐
与诸衲赴大石李村荔枝之约
寿陈伯恭三首 其一
五月一日申刻睡起有感
春日送许逸林明府行取入京
悼崔石师四首 其四
古诗十九首 其八
将还庐山留别社中诸子二首 其一
远游二首 其二
送刘别驾莘叟赍捧入京兼寄少司农刘默庵
樊长文生日
摘茶八首 其二
妙静主呈船子颂却示
不忧死四首 其三
栖贤退院留别各刹二首 其一
寄示沈南宫税课二首 其二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一
莫厌贫十二首 其二
尚都统宜芾入山时将搆梵殿叨承净檀赋赠并谢
中秋无月二首
悼崔石师四首 其二
春佃六首 其一
莫厌贫十二首 其三
舟次万安寄刘五文学
喜枯吟还山
古诗十九首 其十
寄尘异但侍元
示旋庵
莫厌贫十二首 其一
示妙峰禅人
秋日移榻上双镜楼
马铁印严鼎臣二参戎入山
放言六首 其三
放言六首 其六
摘茶八首 其七
题观世音菩萨像
示广慈侍者
寄旋庵都寺
题竹鹤图
青松篇
不忧死四首 其一
示破尘
劝耕二首 其二
秋日怀悟石陆太守
大云寺监院睹者五十一二首 其二
示翁子郑居士二首 其二
还岭南汀州道中忆老父
用韵酬阿字时阿字以结茅留江州
九日同尘异登双镜楼
耕田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