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哭石鉴覞子

哭石鉴覞子

明代 释函是

八旬万里望寒原,倚杖山堂笑语温。欲启蒋生当日径,俄招宋玉百年魂。

孤松日暮怜归鹤,断壑春深泣夜猿。从此掩关忘岁月,不知谁是我儿孙。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秋兴八首 其五

明代 释函是

一天星宿话应难,露滴秋原泪未乾。七轴莲花毫素尽,十重帝网寂光寒。

生前有梦随蝴蝶,死后无人托臂肝。月落澄潭看不彻,夜深携策绕阑干。

题观音大士像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一泓水树横秋色,半枕松风归鹤声。个里未能忘宿习,因人幻出百千情。

退院诗十四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厌事久思云外室,爱身仍托寺边身。鼓钟梦里惊如昨,眠食时来城任真。

闻道郡城多斥堠,焉知溪上有閒人。投閒若更受閒累,到老何年是了因。

陆太守孝山入山

明代 释函是

世荣讵不慕,所贵维物外。但识电火机,何辞金印大。

古者不贱目,偶与水云会。今贤有奇情,往返丹山旆。

丹山指二千,居食恒依赖。感激发微言,欲解东坡带。

万汇自乾坤,焉有函无盖。起唤陆大夫,庭株落寒濑。

摇摇空影中,相对岂梦事。纵使百千劫,春光今夕在。

山家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曲水寻源山径赊,路逢绝处有桑麻。野人住在最高顶,树里孤烟便是家。

因峰顶侍者偶忆往事走笔寄晦林禅师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博峤经营三十年,儿孙无力愧前贤。当时只道山头在,回首斜阳草漫芊。

寄尘异但侍元

明代 释函是

买断青山长白云,閒栽桃李两溪分。别来樵径新松竹,忆去篱笆旧见闻。

伫立不堪人境异,遥看空见水天文。谁能千里谋晨夕,归掩柴扉寄与君。

雷峰雨后

明代 释函是

秋林濯濯野烟浮,万古江山色共幽。且对暮云閒不散,不知世上有人愁。

不饮酒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释函是

天道不可知,可知惟寸心。荣落归自然,不动如昆崙。

委化成丧志,灾沴乃见侵。忠信自有道,生死自有伦。

抱柱不是愚,汨罗无知音。守一谁与明,情极难为任。

骨肉信所爱,报称宁一身。九原如有知,哀怆何异今。

沧海变桑田,古今多陆沉。弦筈不停晷,念念空相寻。

悟此复何为,渊然返吾真。朗鉴犹昔时,何必为醉人。

纪梦诗成后再赋一章

明代 释函是

寄迹尘寰岂异尘,因随流布幻中真。痴心尚有无穷愿,业运徒迁有限身。

梦去总皆天上事,病来难恋眼前人。但知法界无由入,尽此馀生且莫陈。

种蔓菁

明代 释函是

东畴秋已获,西岭锄荒芜。将以植蔓菁,来春调苦蔬。

有粟不畏饥,肥羹胜薄酤。可以乐晨夕,岂更求有馀。

运促虑欲远,景迁情易徂。万事毕目前,毋为事踟蹰。

堪笑东陵瓜,后世名其庐。

五歌

明代 释函是

眼前浩洁凌晨早,倾耳希声清夜多。渐入春郊花气暖,寒庭谁解泣铜驼。

九日同尘异登双镜楼

明代 释函是

瑟瑟西风万窍号,危楼盼望意如何。百年担荷归吾党,一日承欢喜尔曹。

发白不妨人共弃,眼青未许岳争高。萧条草木秋将晚,珍重鸣阴出九皋。

古诗十九首 其八

明代 释函是

乔木不可息,汉女不可思。灼灼桃花夭,家室交相宜。

忡忡谓之何,岂不惮愆期。鸿雁鸣雍雍,冰泮良有时。

江汜且终悔,白茅慎毋移。芣苢何足采,兔罝吾所知。

愿言勖君子,素丝其纰之。

答居士

明代 释函是

至理便为渗,大道落蹄筌。西来无旨意,何处有单传。

生心已非性,离人谁是天。不立立自昧,动必伤自然。

饥餐知饥餐,倦眠为倦眠。只此一念差,过乃踰大千。

特地自知非,金销石匪坚。举头天外看,所见皆先贤。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世无转轮王,赡部有四主。人主南面尊,上下中规矩。

象主清心累,声教流东土。刑名所勿逮,可以翼周鲁。

贞淫通三世,功高于伯禹。生当仁义邦,复饮五天乳。

一苇名西航,儿孙安足数。努力同斯人,毋宁负前古。

妙峰禅人住静潭山乞诗示此

明代 释函是

一茅缚就放身眠,万事从他在目前。须信隔垣人有耳,莫教长啸白云边。

正月二十一日

明代 释函是

心閒性僻多幽趣,几许天真总著忙。退院七年成后座,归人三月滞南方。

更买邻山樵径断,多培修竹引泉长。若无愁病虚廊下,古木森森春草芳。

退院诗十四首 其九

明代 释函是

寂寞湖山秋气清,欃枪日夜少人行。野僧不识川原事,父老新传郡县名。

丹岫人归无信息,白门书去稍关情。閒心亦有閒今古,历数兴衰感慨生。

摘茶八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先春秖有一,托根乃见异。荒瘠本从天,沃土非所寄。

生长千峰上,饱饮烟霞气。石花首剑南,紫笋湖州次。

不关物性纷,禀受亦足累。天宇固自真,见闻岂容易。

甘露花在手,安得子尚味。双林傅大士,结庵颛所事。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