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巩道
点点沙鸥入望微,客心寥落共依依。每怜弱羽因风起,最惜同群杂雪飞。
渔父自应同订约,世人谁可学忘机。落花踪迹随流水,似得烟波去复归。
题杏花纱灯二首 其二
曲江春宴罢题诗,吟向斜阳半醉时。误染深红颜色老,只缘人世重胭脂。
送朱之蓉还浙二首 其二
岭梅花落白云秋,惆怅王孙久不留。石观远寻秦代隐,金装羞作影生游。
云藏雁影千回断,月照猿声一夜愁。蜡屐若追前度兴,墨痕犹在海边楼。
过赠二白堂主人
水篱残艳落秋蕖,瑟瑟孤烟竹屋疏。多难平原非旧业,太平宗伯有遗书。
药栏引蔓藏红鸟,钓舸吹箫跳白鱼。莫怪频来寻美酒,门前深柳可停车。
夏日湖上口占二首 其一
尽日阴阴湖水清,爱閒惟有看山情。晚来更踏无人径,静听新蝉雨后声。
舟泊石湖寄梁容若
一宿西山复放船,旧游曾记野塘边。燕雏学语将飞日,萱草忘忧未老年。
帘薄竹床朝见月,地寒松叶尽生烟。今来不得同杯酒,空隔梅花望远天。
丽人
积水明素云,馀霞吐红雨。散作巫山秋,梦中自来去。
广袖拂轻飙,香烟隔江树。
冬日寄家兄草堂同傅子元业师赋
闻道梅花雪欲晴,一帘灯影照平生。少依马况情偏苦,早事王通业未成。
角枕冷传风里叶,松窗光借水边萤。分明寂寞伤心夜,却有关河旅雁声。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五
身学孤云到处飞,杜鹃枝上枉催啼。自怜汉殿虚题扇,谁为秦王更捲衣。
月色苦临黄叶寺,潮痕寒尽白鸥矶。美人自昔矜词藻,莫笑相如作赋非。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四
不因秋色亦凄凄,天自高时海自低。无垂杨处红帘出,有落花中白马嘶。
暝树低枝临水合,阴云拖脚到江齐。一声岂是渔郎笛,王仲宣楼倚日西。
偶吟三首 其一
手扳杨柳望横波,目断横波奈若何。倚醉又寻沽酒店,罢吟空听打鱼歌。
桥头影对江心月,衣上香闻雨后荷。人寿百年驹过隙,可怜行乐尚蹉跎。
和常山爱玉诗二首 其二
斜阳疏柳忆明妆,落月悲笳路渺茫。渭水有情通故国,归心无计买沙棠。
元夕坐西山草堂旧感
雨晴荒院有春灯,照入西山路几层。屋暖渐低鸡树月,石寒犹响马蹄冰。
新愁绿酒酣千日,往事红灰化五陵。不用更歌金管曲,十年王谢半为僧。
人自故乡来凄然相对而作
偶闻乡语便成悲,穷海田园异昔时。栗里寂寥陶令菊,东山零落浅公棋。
野塘水浅空添獭,寒树条衰尚笑鸱。话到此情杯酒冷,对君惟有咏新诗。
宿伯玉庄寄梁芝五
落花村路暝生烟,客有羁愁夕未眠。树底壑深云不去,江心楼正月长悬。
青春得酒消残夜,白社无书隔一年。借问伯鸾今寂寞,五噫歌罢向谁传。
滩上送元子业师还端州旅舍
满山斜日海门开,送客寒滩水尽哀。残腊易生摇落思,旅途难把别离杯。
帆移雪月鸡声早,路绕梅花马首回。闻道彼都禾黍冷,不胜惆怅望崧台。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五
笑剔银灯再赋诗,物情相感已多时。几人肝胆同流水,一夜乾坤尽看棋。
杨柳绿齐当户叶,蔷薇红尽过墙枝。明朝依旧寻春好,不似閒宵似酒卮。
宿准提阁寄陈元孝
深秋高阁静中登,一榻山光宿上层。别梦暗迷红叶寺,病身閒对而头僧。
流萤入而能生火,冻瀑临风不化冰。莫怨离忧隔江水,此时吟尽佛前灯。
越滋宿小斋戏成
月出横斜树色空,石床人醉竹帘中。心同蚕茧千丝乱,泪共渔灯数点红。
荇叶近添鸂鵣水,藕花遥起鲤鱼风。松窗正有无穷梦,只恐阳乌在海中。
怀王羽左
啼罢荒鸡漠漠天,隔河高柳数枝烟。野多客梦云迷岸,抛乱乡心雁满田。
落叶染霜愁短鬓,冻帆含雨怨残年。滔滔渐觉江河下,今日交情忆汝贤。
红莲
水面微波绉碧澜,亭亭捧出赤瑛盆。色娇桃蕊霞千片,瓣惹榴花火数竿。
艳影每生菩萨座,浓香新上道人冠。更怜不染根原净,莫共秋江红蓼看。
何巩道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259篇诗文
秋日过马少府署中访吴门胡玉心留酌分赋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一
白鸥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四
客去
送谢鹾使
湖上白莲十首 其三
立春前一日集李东苑新第分赋
暮春归访西山呈华堂主人
寄陶昭辑粤西道中
蜡月游石湖
重过博城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九
春寒次罗尊城韵
秋亭晨起
自蒙园醉归
梦金陵王羽左
滞雨有怀李远及
滩上
送张穆之还鲸山旧居二首 其一
秋吟和李子将
寄陈金吾元孝二首 其二
虞美人花
将归香山旧隐留别刘汉臣 其一
寄怀李子将
席上刻韵与王楚臣赋送王羽左之惠州
湖上白莲十首 其六
寄陈金吾元孝二首 其一
重游小岭 其二
秋日集高氏园亭
和李子将秋吟二首 其二
夜集
过零丁洋怀宋文丞相
赠苗将军二首 其二
舟次故里山下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八
寄刘汉臣
送野直同王孙之任春州
送李子将兄弟之羊城
红亭
罗专城罢官东粤与余舍相依穷愁著书颇称同病余家在香山将浮海而归 ...
昼坐
前题自和
寄李子将
寄李东苑
易兼上人见访不值
寄梁容若姊丈
赠谢补阙
石龙道中怀黔南王楚臣
寄李湘水
寄高鼎仲
赠查韬荒
题杏花纱灯二首 其一
过西园赠张公子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一
次答汪鐏石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