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俨
绿绮。绿绮。写得高山流水。海天烟雾漫漫。明月松风夜寒。寒夜。
寒夜。鹤舞银河初下。
村居即事十首 其三
日照园林草木新,眼前生意足怡神。竹根小笋留遮堑,墙角枯株寻作薪。
无事自寻颜子乐,有蔬莫笑庾郎贫。幽居好似王官谷,未必今人非古人。
忆昔四首寄士奇勉仁二少傅幼孜少保 其三
圣主崇儒冠古今,辟雍遥迓宠光临。百年礼乐昭文运,一代仪章旋德音。
释菜周旋华衮盛,授经敷畅讲筵深。銮舆一去神游远,乘石苔封杏树阴。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五
见说新来坐不眠,重屏围暖拥青毡。但闻子敬歌桃叶,岂有杨枝伴乐天。
村居即事十首 其一
天上归来葺敝庐,买松移竹事幽居。喜从邻里团新社,得教儿孙读旧书。
芳草池塘清涨溢,落花门巷绿阴初。莫言疏傅金都尽,颇似颜含乐有余。
昨承召命以末疾不能行感激追赋此
老病新看镜,形容太瘦生。昨孤前席召,只益负暄情。
白发千茎短,丹心一寸明。玉堂天上近,终日彩云横。
北京八咏 其三 太液晴波
画桥凫雁动春声,波散寒烟日正晴。游鲤暖依芳藻出,飞花时拂绿漪轻。
好同荣水浮龙马,不比昆明隐石鲸。几度天瓢分泻出,甘霖到处济苍生。
监中夜宿
秋风洒竹枝,凉气入疏衣。鹤背月中冷,荧光雨后微。
紫垣当讲席,玉漏隔彤闱。良夜清如许,思亲苦梦归。
题袁忠敏适耕卷
老亲昔典容台礼,令弟今为尚宝丞。父子一门真继美,田园百世亦相仍。
乌犍细雨春郊笠,粉蠹残编雪夜灯。长日桑榆鸡犬静,含哺鼓腹乐丰登。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八
路逐淮南去,人从蓟北回。青山看渐近,白鸟过还来。
候吏依沙立,征帆背月开。谁家烟雾里,风笛弄清哀。
白纻歌 其二
堂前花开艳春阳,锦屏围暖罗绮香。挝钟考鼓宴高张,美人起舞红袖扬。
满堂欣欣乐未央,但恐一夕秋风凉,空自徘徊明月光。
徐州十二咏 其二 戏马台
盖世英雄酒一杯,悲歌只使后人哀。平生废尽屠龙技,今日空留戏马台。
题兰二首 其二
幽兰兮谷中,芬独秀兮春风。援鸣琴兮搏拊,水泠泠兮山空。
寄士奇学士
同是侍经帷,三年语笑违。病来归梦数,老去故人稀。
目暗时揩眦,身癯日剪衣。相思意无限,都逐雁南飞。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二
远乘青雀舫,近俯碧云宫。宿雾依林薄,清霜映月空。
暖倾鹦鹉酒,寒怯舵楼风。心似长淮水,无时不向东。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 其一
当年捧檄佐湖湘,莲幕风清化日长。从此飞腾霄汉近,羽仪光采姓名香。
试问阶前菊五首 其三
试问阶前菊,何如陶令家。门无五株柳,坐对一庭花。
寂寂秋将尽,萧萧鬓已华。几时归故里,稚子引柴车。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五
芙蓉露白菊花黄,枸杞霜晴橘叶香。金线重楼人不见,景天海月夜茫茫。
端午东内击鞠射柳应制 其二 射柳
青丝为鞚锦为鞯,万骑腾骧过御筵。花映乌纱簪彩胜,箭飞金镝发鸣弦。
插青矗矗分行远,剪白欣欣得意先。宫锦赐来覃沛泽,嵩呼声彻九重天。
续十二辰诗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二
几树垂杨覆水亭,双双白鸟度云屏。飘然一棹来相访,正是山人午睡醒。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舟行晚咏
春兴四首 其二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四
拟游仙
折杨柳歌 其一
次韵答杨少傅勉仁二首 其二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八
题平林烟雨图二首 其一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二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八 竺台兰若
调笑词 其二
调笑词 其三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六
病中秋思八首 其二
晓过谷城黄石公庙
题胡学士长林书屋图
过仪真 其三
春兴四首 其一
过德州寄胡杨金三学士
调笑词 其四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九
采莲曲 其三
过卢沟
江上载书图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二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三
唐人羯鼓歌
续毁璧辞
上吕梁洪 其二
荅杨少傅四首 其一
题桑洲卷
病中秋思八首 其五
阅古作寄简子启八首 其六
春晴纵步
东里学士携酒肴就菊对酌赋此酬寄
草堂即事四首 其一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一 芳洲春草
二翁叹 其二
草堂即事四首 其四
阅古作寄简子启八首 其三
雨雪中独坐怀杨学士士奇二首 其二
积雪 其四
送刘子伟赴云南参议
寄答冯员外敏兼简尚书胡公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八
归田四时乐
有秋二首 其一
三台词 其三
闻砧短述
拟饮酒效陶渊明(三首)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八
代菊荅五首 其二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九
题金侍郎墨梅卷
谒河内公墓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 其九
题郭文通画二首 其一
试问阶前菊五首 其四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