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子昂书嵇康绝交书

题子昂书嵇康绝交书

明代 胡俨

飘飘绝俗嵇中散,咄咄逼人王右军。书罢潇然无一事,鸥波亭上看晴云。

诗人胡俨的古诗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八

明代 胡俨

先生何事最关情,人道如今太瘦生。故旧年来多老大,题诗不觉泪纵横。

草堂即事四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词垣兼秩日从容,扈从重来又涉冬。懒性喜逢人事少,不才虚负圣恩浓。

夜窗时听金门漏,晓枕频惊海印钟。谁谓元龙多意气,空将短鬓栉

雨中发彭泽驿

明代 胡俨

江平风不起,一棹溯中流。坐对桃花雨,行逢杜若洲。

老方知静乐,病岂为身谋。不见陶元亮,闲情付狎鸥。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五

明代 胡俨

见说新来坐不眠,重屏围暖拥青毡。但闻子敬歌桃叶,岂有杨枝伴乐天。

杨少傅士奇自京以诗惠酒肴随韵赋荅

明代 胡俨

衰疾事朝谒,迟留不忍离。恩深明主眷,义重故人思。

蚁酝分官瓮,羔肩侑客炊。金銮登宰辅,白首愧儒师。

闻杨学士士奇卧病赋诗寄简十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昔年我病公南去,公病今令我北思。怅望停云千里隔,竹窗樽酒负佳期。

寄汤得中二首 其一

明代 胡俨

故人居海上,花竹绕幽栖。水槛晨呼鸭,风檐晚祝鸡。

客来樽有酒,歌罢醉如泥。谩说书连屋,书签总懒题。

雷塘

明代 胡俨

吴公台下是雷塘,望断春山碧草长。却笑相逢追往事,樽前犹说舞腰伤。

万竹轩为胡员外赋

明代 胡俨

高轩亭亭荫修竹,万个琅玕翠如束。红尘一点不飞来,日暖晴烟散虚谷。

谷中风动四山鸣,耳边飒飒生秋声。绿阴满地收不起,秀色倚窗寒更清。

石床碧几净如洗,拂拭孤桐泛商羽。蛟龙舞落苍梧云,鹧鸪啼破潇湘雨。

自从作官登曲台,林间一一生锦苔。苔深落叶无人扫,白石清泉为谁好。

几回飞梦到家山,骑得青鸾月下还。觉来满眼失苍翠,空遗杂佩声珊珊。

阅古作寄简子启八首 其六

明代 胡俨

李杜诗篇今古豪,只缘体裁具风骚。昆仑万折归沧海,到底方知出处高。

徐州十二咏 其一 百步洪

明代 胡俨

九里山前百步洪,河流如箭石当空。黄头伐鼓穿洪去,宿雨初收日影红。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二 竹坞云林

明代 胡俨

修竹藏深坞,白云生远林。雨晴添暖翠,月澹度秋阴。

野老频携客,幽人独鼓琴。何时来扫石,相对一开襟。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四

明代 胡俨

千山万壑冻无声,一棹夷犹溪上行。兴尽归来卿莫笑,多情何似不留情。

题袁忠敏适耕卷

明代 胡俨

老亲昔典容台礼,令弟今为尚宝丞。父子一门真继美,田园百世亦相仍。

乌犍细雨春郊笠,粉蠹残编雪夜灯。长日桑榆鸡犬静,含哺鼓腹乐丰登。

阅文山集谩述二首 其二

明代 胡俨

二龙南去海茫茫,社屋寒来雁叫霜。万死搴旗还举义,千金脱险竟浮洋。

都城不泯忠臣祀,国论犹传政事堂。志士悲歌多感慨,后人谁识谢翱狂。

乌楼曲(二首)

明代 胡俨

阶前候虫鸣唧唧,机上美人不成织。
含情下阶望天河,鹊桥横练正无波。

松鹤图为师侍郎赋

明代 胡俨

玉雪森森被羽毛,一声清唳入云高。翛然独步长松下,曾载仙人醉碧桃。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七

明代 胡俨

苍耳丛边寻马勃,桂花香里取蟾酥。虎头蝎尾须知避,苦酒酸浆不用沽。

外江老人诗

明代 胡俨

外江有山人,幽居枕湖堧。青山日对门,山下有良田。

问其岁几何,屈指殆百年。老妻寿更过,方瞳神烱然。

草屋八九间,儿孙列曾玄。湖中种荷芰,园内收木绵。

桑麻绿野布,榆柳清阴连。取筱日缚帚,网鱼时得钱。

见客礼数简,鬖鬖雪垂肩。葛衣偶一披,旋复竹上悬。

须臾出新茗,洗盏向客传。呼儿具盘飧,粲粲锦鳞鲜。

劝客加飧饭,语俚意甚虔。问客居何处,客云渐岭边。

渐岭我尝到,岁月知几迁。城市多人事,山中常晏眠。

不识府与司,但愿邑令贤。前年赐束帛,稽首戴尧天。

欲效康衢歌,山野无诗篇。松间吠乳犬,草际卧乌犍。

鸡栖日将暮,暝色起苍烟。山头月华白,夕露凉涓涓。

颓然即衾枕,翛翛若蜕蝉。我闻客此语,泠然身欲翾。

乃知寂寞滨,有此长年仙。何必烟霞外,去问桃花源。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五

明代 胡俨

芙蓉露白菊花黄,枸杞霜晴橘叶香。金线重楼人不见,景天海月夜茫茫。

胡俨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